西周王朝_第一百一十五回 录国立功晋升伯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回 录国立功晋升伯爵 (第1/2页)

    周军中军大营。

    白璠坐于帐中,监军岛焦坐于左侧,录苳坐于右侧,将军列于两排,参军立于右前侧。随军主簿史官在案几边。

    白璠咳嗽一声,说道:“各位将军,你们打算怎么打?本将想听听你们的意见。一个一个来,从一师开始。”

    一师师氏张无邪开口道:“本将军率领本部人马,计划从最东边,直截了当,拿下巢境三个城邑,断掉正东边外邦诸侯支援的可能性,保证不出差错,只需一战,即可取得胜利。”

    二师师氏郝世接着说道:“本将率本部人马绕道东南,从江边向西攻打,也拿下东南三邑,并确保东南侧江面安全,也只需一战,不需二次进攻。”

    三师师氏辛棣大声叫道:“大家这么拼命,本将军只好奉陪到底了,不需一战,就半战就可拿下巢境西南沿江五邑,也确保西南江面无他方战船出现,封江。”

    水师师氏邛玙接住话音,说道:“我没有选择,水师是我的责任,邵王也说了,水师要单独行动,邵王在考验我们水师的战斗力,大家都只需一战,本将军也只好速战速决,兵分两路,从大江水面由西向东,向两岸巢军水师攻打。希望二路和三路将军沿大江两侧支援,扫清沿岸巢军。”

    “放心兄弟,我们确保拿下两侧沿江巢军,保证你在水面上的攻势,协同作战,放心。到时你的功劳分一点给我们啊。”二师和三师笑着说。

    “功劳全归你们,我另外去邀功请赏。”四师邛玙大笑说。

    四师师氏列为说道:“我刚调来四师,不能跟大家争功,本将打外围反击战,防守反击,负责防御还击所有外援巢国的外方诸侯军,如果没有外援反击,本将就没有功劳了。”

    大家哄堂大笑。

    “我们五师也没得选,总不能和老将军邓山抢活,我们就攻打南面的五座城邑,确保和各位将军一样,一锤定音,没有第二锤。”五师师氏金簸说。

    六师邓山望望大家,笑道:“好事都留给我了,我只好听中军的调遣,保护好中军大人了。”

    “不,还是我来作为中军主战吧,邓将军从背面两侧协同中军作战,这次我在王上面前夸下海口,豪言壮语说了一番,这主战还是由我们录军来担当吧。”录苳站起来说道。

    “录国君,你抢我的功劳,他们都不和我争,你怎么就争了呢?”邓山问道。

    “不是我争,他们之所以让着你,是因为你是老将军,他们的资格没有你老,可你的资格也没有我老啊,承不承认,邓将军?”录苳笑着问道。

    邓将军还想说话,中军白璠开口道:“录苳君的资格确实比邓将军老的多,不要再争了,既然大家自觉按资排辈,那就由录国君担任中军主力吧。大家既然决定一战成名,那就定格时间,一起上吧,总攻时间两天,在两天内,拿下所有城邑和江面,不得有误。时间定在十天后的卯时初刻,天刚亮,开始各自总攻,也不需对阵,你们都是将军,都有决定权,只管打就是了。监军,你看如何,有什么不同看法。”

    监军岛屿笑笑说道:“这是理想打法,能否胜利,不敢确保,大家别忘了,巢国是前朝商邑,在此有长达六百年历史,根深蒂固,人心所向,百姓不可小瞧,我担心这仗打嬴了,这百姓如果不依,百姓参与打起仗来,也不可小瞧,所以你们要各备一批人马,负责安置防范百姓起义反周。”

    “监军说的是,大家各备一路人马,安顿百姓。这百姓如何会暴乱?就是过度杀戮,不分青红皂白,乱杀无故,所以,本将命你们在闪电战之时,不要为立功心切,违反战场道义,大家切记,巢人也是周人,平乱后他们还是周人一部分。”中军白璠强调。

    “遵命。”众将齐声应道。

    “你们把地形图和作战地图拿出来,让监军检查一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白璠说。

    众将将随身带的地形图和作战地图拿了出来。七人中,邓山将军和录国君拿出的还是甲骨刻图,其他人都是竹片刻图,大家望着,相视一笑,监军也笑了说:“都什么年代了,你们俩还用甲骨刻图,康王已经推广竹简刻辞多年了,你们还是舍不得甲骨刻辞的传统工艺,下次要改。”

    “这老习惯,一定改。”邓山将军和录苳君连声应道。

    中众将领命而去,各自率本部人马到既定位置,等待总攻的开始。

    再说巢国君夏后氏,备战已经多时,早就安奈不住内心的怒火,当他得知录国君为中军之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嘀咕道:“这个家伙,其父录圣当年反周,被召公打得家都不认识了,现在到帮起周人来打我巢人,岂有此理,讨好卖乖,不是好东西。”

    周军二十万大军,巢国君根本不怕,他知道输了,就输了,败了,也不会为寇,按照惯例,再向周王称臣,多贡点赋税就无事了,周王朝要的是称臣朝贡。而录国参战,就意味着,如果败了,王上有可能把巢地改封给录国,这家伙太阴险,事态变了。

    巢国君之前只想到了周边邻国,忘了第二外围圈的联络和疏通以及提前输入利益。他只对巢国周边邻国在战前给予支付了利益,所以周边四国找借口保持中立,舒国和庐国以及夷虎国,因地缘关系和周王朝的压力,不得不让周军屯兵驻扎,但三国答应不参战。巢国还承诺,如果朝廷因此怪罪下来,一切损失,巢国三倍补偿。

    战争也是为了利益,败方支付所有款项。强国之所以要发动战争,其中的道理也许就在其中,战争对胜利国没有一点经济损失,还会获得更多的利益。除会战死一些将士之外。但这也正常,人们总结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两天后,巢国君又得报,周军有六支兵力向不同方向移动,每支人马大约两万之众。巢国君听了,赶紧改变战法,改变战斗兵力部署。

    第三天,巢国君又得报,大江之西,上游发现大量周军船只,船只总数不少于数百艘。巢国君知道长江两岸也要开战,如果东吴这时也发兵攻打的话,巢国江东之地不保。巢国君下令:“长江沿线,严防死守,周军水师阵势虽大,但不善水战,水军准备好与周军水师一较高下。”

    第十天卯时,九路大军一齐开战,这场面太乱,全面开花,一日间巢军全线败退,死守都邑。这都邑是计划中的中军录国军主力攻打,可巢军集结所有防线,退回都邑防守,死战不降。录国军将都城死死围住,等待第二天的再次攻城。

    除都城之外,其他地方的小城邑,也是太小,就是横竖撇捺折几条街道,谓之城邑,有的连城墙也没有,就几条街道,周军打退巢军各路人马之后,几千甲士将几条街道一围,就算控制小城邑,周军围城将士按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