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回 嫁女围猎大战荆水 (第2/3页)
土,守伺山谷,至于上侯,漹川上,启从征幕平譱(shan善),作且丁宝旅尊彝,用作鲁福,用夙夜事,辛囶(guo国)。” 两段铭文中的“至于上侯”,就是“王女上侯”之地。王女,指的是邵王的女儿之国,上侯之国,邵王女儿的封国确实在南方,邵王嫁女之事,可以确定是个事实。也由此可见,邵王对南方的贡献,也尤为真实。 第二十五天,邵王一行回到桃花源行宫。 第二十八天,各路人马围猎结束,他们带着战利品上交中军,等待领赏。第三十天,邵王于九龙山中军大营,对各路人马的围猎给予大奖。围猎过程和猎物不是重点,重点是疆土地域,邵王下令制作彝盘纪念,记载围猎经过。 彝盘:“邵王十六年,夏,洞庭湖,狩猎于炎地,有得。” 邵王这次巡狩,使周王朝的疆土南方疆域到了南至沅陵,善溪,白溪,韶山,西接巴国巴土,蜀国,册封到长沙湘江湘潭,再接艾监国,鄱(番)国,鹰潭,上侯国。这是历史性的边境线。邵王为周王朝的南方统一,迈出了第一步。 狩猎之后,邵王没有及时回师之意,常伯和益伯及汨国君知道,邵王关心的事是砂金之事,常伯和益伯与汨国君已经早就安排好此事,那个老妈的两个儿子,分别成为常国和益国的砂金司司正,负责打捞砂金,然后洗沙析金。 又两个月过去了,析金存量已经达到相当可观的份量了,邵王看了金闪闪,黄亮亮的黄金,开心不已,命作彝盘,铸器铭功:“孚金”盘。并奖赏给重臣诸侯,白国君,过伯,启伯,中城,南宫,州国君,缯国君,糜国君,鄢国君,鄀国君,轸国君等诸侯都得到奖赏。 麏国君和酆慈君,一看砂金之事看来瞒不过了,于是朝贡大量黄金于邵王。 安排好黄金之事之后,邵王决定回师,顺道巴国巴土之地。下令:“传巴国君前来巴东虁(kui)城邵王行宫朝见王上。” 白夫人已经在桃花源怀了孕,担心花粉对胎儿不好,于是没等桃子熟,就离开桃花源,随军到巴东夔城去了。 话说邵王离开桃花源,来到清江流域长阳五锋之地,这是巴东巴人土著居民之地,巴人当年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现在还很贫穷,邵王计划南下之时,顺道慰问巴土人民,感谢他们当年立下的不朽功勋。 巴子已经到达巴东,恭候邵王陛下。邵王到达五锋长阳,慰问清江流域的当地居民,发放大量粮食,每家得粮足够生活一年之用。 土著人他们用纯朴民风,感谢邵王的到来。 巴土人民淳朴厚道的个性,让邵王感动。 南方土著濮人殳(shu)国君得知邵王就在临边巴土之地,也前来朝见邵王。邵王也是给予慰问。 先锋中先,已经传呼归国君,归国君得知邵王已经到了长阳,急忙赶去朝见邵王,恭请邵王前往归国,游览长江三峡风光。 归国,前王朝遗国,归国先君与周王王季交好,前商武丁大帝曾经对归国人进行肆意屠杀,并掠夺了土地和人民,置其后人曼姓于归国故地,建立权国。归国与权国是世仇之敌,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在这个原理下,归国当年与王季交情深厚,周王朝接替商朝的天下之后,归国得以延续,没有被灭,作为对抗权国殷商残余势力,被保留封分下来。 邵王没有到秭归归国去,而是过三峡,过巫山,到了夔城邵王行宫,白夫人已经在那里等他。邵王令归国君同往夔城。 夔城乃濮方之地,是巴国君,庸国君争夺附庸之地。夔城归巴东管辖,夔(kui)是一足龙的意思,是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第一峡,是前朝商帝武乙征巴蜀时屯军的地方,也是当年金蝉在此守节的地方,别名奉节城,位于长江之北岸。上有云阳,下有巫山,便有巫山云雨之说。巴人信仰一足龙,其实一足龙就是长江,巴人之地的长江段,带龙字的地名很多,龙坪,抱龙,青龙,龙溪,龙桥,龙角,龙射,回龙,龙潭,九龙坡,龙形,玉龙等等地方,这表明巴人崇拜龙。邵王是真龙天子,当然得到当地的人民的欢迎,把邵王行宫边上的小山,叫夔真山。以此表明一足龙的真实性。 邵王来到夔城行宫,白夫人身体刚刚怀孕,也不想多留,计划二十日后动身回朝,邵王令侍女女传令官前去周矶和成陵矶传令,让白贾和土驭的两支大军前往夔真山,一同从百濮到庸国,再过白贾食邑之地回朝。 白贾得令,从潜江周矶拔军向西荆方向前行。土驭得令后也拔军沿长江向西荆方向行军。要到夔城,必过西荆,西荆是必经之地,可西荆君没有得到王的消息和命令,见两支大军从不同方向向西荆而来,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大臣们都说周军一定是前来攻打西荆,据说土著东荆人,虽被赶到西荆之地,可东荆余民已经集合准备迎战周军周矶之师。 西荆君听了大臣的怂恿,一时下不了决心。第二日,快马传报,东荆土著人已经和周军打起来了,而且打得非常激烈,君主如不反击,另一支周军可能就要打到江陵邑了,那里可是西荆辎重之重城,不得丢失,一旦丢了,西荆就什么也没了。 西荆君一听,也害怕,还是派重兵前往江陵把守为妙,如果周军不是前来攻城略地,也无大碍,调兵遣将,是正常的,西荆君调集一万大军前往江陵城邑守卫。 周军领军土驭将军,不知道西荆君的意思,认为是不让过境,出兵阻扰周军,看阵势,还是万人大军,来势汹汹,不可小瞧,号令全军准备战斗。 白贾将军与土著东荆人已经拼得是你死我活,我死你活,没有办法,大家都为了活命,只好死拼,只不过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拼命的。既然已经开打,双方就这么打吧。东荆人还真吃得住打,已经打了三天了,还在坚持,看来是要誓死捍卫家园了,这是东荆人被赶出东荆河流域的新家,现在认为又遭周军追赶,看来周军要赶尽杀绝了。他们误会了周军,周军要借道西行到夔城去,不得不走此地过。 东荆人本也要报仇,现在就一军之师,一万军士,也不足畏惧,东荆男人全上了,就连十五岁以上男人,和女人,都上了,这下周军麻烦了。按照战场道义,不杀俘虏,不杀小孩妇女,一旦违反战场道义,就失道寡助,就有可能被道义反攻,这主张道义之人,有可能就是敌对之人的借口理由,为正义而战,为道义而战,这战争不打,已经输了一半。可白贾将军,面对着这帮小孩妇女参战,是打还是不打,不打就要被打,白贾考虑了一下,决定打,打得前提是要快,不能长久这么打下去,让敌对之人有借口的时间。白贾下令:“实施三光政策,时间为一天,如不战胜,你们全体自杀。” 周军一听将军下达这个死亡命令,要不杀光他们,要不自杀。这是没有选择的命令,战场极是如此。 第三天早晨,周军也没有清点人数,也没有打扫战场,还乘八千将士,过了湿地,到了蛟尾。 西荆君得报,周军已经屠杀东荆土人,现在已经到了蛟尾,还在继续向西荆城来,看来是来攻城的。西荆君不敢再迟疑不决,于是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