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一百三十回 太子选马六计暗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回 太子选马六计暗巡 (第2/2页)

看到你的马,她夸你两句,送给礼物给你,你好意思不把赤燕给她?”太子说。

    “那还是不去的好,我的赤燕,我们这是夫妻马,还有个孩子,叫赤骥。”太子妃说道。

    “看来确实是宝马,日行八百里,一点问题没有,早上从华山出来,现在已经到镐京了,痛快之快。”太子说道。

    “骑了一天的马,太累,回去休息。”太子妃说道。他们回府休息。

    第二天,邵王得知太子已经回来,知道得到宝马,否则没那么快,于是传令嬴造,选送五十匹宝马到天闲厩,这是为六计监察司的人配备的。

    五十匹优良马已到镐京,邵王通知六计监察司司正刘布前去领马。这就意味着六计监察的使命和责任就重大了。监察是耳目之官,督查监察机构,信息采集传递的部门,这个年代不叫信息,叫消息,消息来得及不及时,消息传递的快慢,这对王者来说很重要,不是一班的重要,是非常之重要。邵王决定改变信息传输线。

    刘布,康王年间进士,在基层干了三年,做了乡大夫,后调入镐京担任司正,还领过兵,就是没打过仗,邵王当政,调入六计监察司担任司正。这个官,目前职位不高,排在正部级行列,但权力大,成康盛世时期,六计监察司,没有体现出他的重要性,司寇法律都没有用上,何况监察部门,到了邵王时期,天下微有不安,王权争斗和诸侯嫌隙开始出现,这对监察司来说,就要登上历史舞台了。上台演戏,得有行头,马就是最要紧的行头。马到了,行头有了,无话可说了,不得偷懒了,该出点成果了。

    刘布也憋了很久,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虽然年龄有点大了,但,老当益壮,宝刀不老。六十多岁的人也正是政治经验丰富之际,手段老辣。刘布得到五十匹宝马之后,第一个就是对二十个明面上的监察部门,分配二十匹宝马,暗线分配二十匹宝马,还有十匹宝马备用。为标示这些马匹归六计监察司所有,刘布申请了五十个玉佩,玉是珂玉,将珂玉戴在宝马的头上,名曰六计珂玉马。

    宝马的到来,让刘布忙得不得了,他每天都要从各地快报的消息中,筛选有用的消息,必须上报王上的消息加以归属分类,后上报邵王,邵王每天都可得到刘布上报的各地重要信息,对天下的情况,算是及时了解。邵王大悦,满意,这才是六计监察司该做的。

    每日快报,是刘布必做之事,时间一长,就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几个月过后,邵王看每日快报,形成了习惯,一日不到,必问,甚至派人前去六计司去取,邵王要及时知道天下诸侯,每天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以便及时处理。这样一来,这五十匹马就太辛苦了,于是,刘布又申请宝马一百匹。邵王批准。这养马本意就是要改变消息的来源速度问题,和传递消息快慢问题,他们的需要是正常的,必要的。

    为便于传递信息,刘布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在每个地方设立马厩,便于六计司的马匹休息和喂养,以及换马,一匹好马再好,一天跑上几百里,这马也吃不肖,于是刘布就采用半途换马的办法,来保证消息传递的及时性,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驿站,驿站之驿本意就是驿马,换马,歇马之意。驿站的形成,让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消息,就源源不断的汇总到镐京六计司,然后再由六计司择录采集汇编成晚报,上报王上。

    这个制度化就无形中就形成了,可事情就多出来了,马太多,驿站太多,人员太多,马厩太多,马泛人困之时,人也就倒在驿站睡觉了,就是换人再跑,也是如此,时间长了,这驿站就不再纯是六计司换马养马的地方了,而是政府外派机构了,这超出六计司的职权范围了。刘布上报王上,希望朝廷接手驿站管理工作。

    邵王同意,驿站转外府办去管理和资源配置。这也是快递和物流的最早前生。外府白璠接手驿站之后,对资源进行整合再配置,形成王畿驿站和畿外驿站,将马匹也分了类,形成畿内马,和畿外马。很多人认为,畿内马必定比畿外马好,其实恰恰相反,快马用在了畿外,因为畿外路途遥远,道路不好,需要真正的宝马,而畿内道路基本平坦,有驿道,良马即可。

    刘布发明了驿站和驿道之后,重心放在信息采集和整理汇总和刻辞上,事情又来了,内容太多,也都是各地大事,虽然不是急事,但这么汇总之后,不成档案史料了吗。刘布又上报邵王,要求内史参与选编刻辞和档案管理。

    邵王应允批准。

    六计司改革一年不到,拉了两个部门进来为其服务,有人开始说闲话,传言很难听。刘布笑笑说:“这是六计监察司打通渠道和关节的一步而已,重心还在监察上。”

    刘布作为监察司的头,是个权力很大的人物,除王上之外,他谁都敢查。刘布对流言蜚语者大司徒姚铮和仆正两人着手暗地调查,这两人都是邵王的近臣。刘布说:“为官这么多年,我就不相信你一点问题没有,但,一旦着手查办,即使查不出问题来,可以肯定,你后辈子的前途就没有希望了,这查处期间的过程,也是够你受的。你还有心思生存啊。当然,六计监察司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事实求实。”

    为官就怕事实求实,这是为官的致命弱点。因对朝廷内的监察不是邵王时期的重点工作,重点是诸侯君。所以刘布把监察司分成对内和对外监察室。再到后面,更为细化,一一对应的监察部门。这对邵王的信息来源,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暗查是六计司的职能之一,这是王上耳目之官,是王上的眼线,这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忠诚,忠诚,还是忠诚。暗查人员无正职,饷粮发放到家里,以便隐蔽。

    暗查要经王上特许之后,然后通过层层暗查口令,方可进行,也不是随便就可任意欲为,是有一定权限的,不然就乱了套了。明察暗访,明察秋毫之下,六计监察司人员代替了一部分监国子的位置和职能,节约了人力物力代价,还比那些高官忠诚的多,而且暗线的出现,让邵王的消息来源更是可靠,迅速,及时,从原来的消息闭塞,到现在的消息灵通,为王上的决策机构,构建了迅速反应机制,即应急机要司。这应急机要司的司正是刘布兼任。刘布的权力又大了。刘布不想揽权,他已经将很多大权可以独揽的肥缺都让了出去,他觉得,这人不能太贪,如果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做不了六计监察司司正和应急司司正。

    一日,六计司暗线上报,吕伯病重,可能最多一个月就要病危,其周围诸侯可能对其不利,刘布得到这个消息,赶紧上报邵王,并建议邵王前往吕国振旅扬威。此时,已经是要过年之际。

    “希望吕伯能过完这个春节。”邵王说道。邵王下令:“羊年之首,朕准备前往吕国,百尹桥醴随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