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五回 穆王赏封越国称臣 (第2/2页)
因为自己快升天了,人死,一了百了,这个怨恨也就减轻点了。 穆王这次没有打算征鄂,因为他觉得事情不能太过,太过就必反,穆王仅仅想把徐国之反画上圆满的句号。灭掉徐王,让天下人不敢再称王。 穆王已经到了江边,桥国君花了三个月的功夫,就在长江上架起一座竹子架起的桥梁,桥梁虽然难看,但确实牢靠坚固,据说是采用龟背原理,这是什么原理,这是祖传秘籍,后人无法知道。 穆王过了长江,到了鄱阳湖的鄱国,这是周王朝的领地,然后就是meimei上侯国,再南边就是百越小邦,这些小邦都是归属越国的。穆王到了,这些小邦意味着要归顺周王朝。 长江东南的吴国,鄱国西侧的艾监国,龙虎山铜都鹰国,婺(wu)源的婺国,越国,越国的三个大的附庸国瓯越国、东瓯国、苍吾国,吴国南边的区(ou)吴国,也都来朝见,长江东南的于越,扬越,吴越,三个地域的婺wu水国君都到了。荆越、闽越、南越(粤)、西瓯(桂国)穆王不要见,他传令这些诸侯下次待诏朝见。 穆王对越国侯和鹰国最感兴趣,越国要称臣,交出徐延,这仗就不用打了。鹰国是铜都,号称龙虎山,是当今天下排在第一名的铜矿,穆王要把他封给可靠的大臣作为他的供给诸侯国,至于瓯越国等,等封爵后还是让他成为越国的附庸国,等待下次来时再另做打算,不能让越国侯压力太大,物极必反。 穆王接见越国侯。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越国侯自觉的称臣。其先祖在成王巡守时,也称过臣,成王还救济过越国,现在自己再次称臣,也没有违背祖训,最主要的还是过了这一关,以后等世道变了再说,越国侯这么想。 “姒爱卿平身,朕已经查实,叛国罪人徐延逃到越国的境内,爱卿准备如何处置?”穆王问。 “回陛下,徐延确实在越国,臣去抓捕时,他已经自行了断,臣是否将他的尸体运来让陛下验尸过目。”越国侯回道。 “他有自知之明,也算一代枭雄,朕就不必过目了,朕派赵国君前去核实即可。”穆王说道。 穆王又说道:“姒爱卿从大局考虑,识大体,顾大局,不愧为大禹之后人,朕很满意,对于越国,朕决定让爱卿为荒服之侯,路途遥远啊,但天下大一统事在必行,都是炎黄、华夏子孙,你头上顶着可是正宗的夏族之名哦,一家人,怎好骨rou分离。” “臣惭愧之极,作为夏一族的代表,奉祀大禹陵祭,怎好独善其身于世外桃源,一定为陛下效力,一定为朝廷分忧,为王朝的团结安定,一统天下,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越侯表示。穆王没有把他头上的爵位去掉,而是让他荒服为诸侯,这已经是特例了。 穆王又接见鹰国君,穆王让鹰国公子到镐京任要职,改封其为姑篾国国君,子爵。封地在鹰地的东边衢州,以面积比鹰地大多了,西到信江,怀玉山,东含金华兰江,武义江一半,北到千岛湖,南到仙霞岭之南的松阴溪。这个地域虽然名义上是子爵,实际上是公爵的地域,和meimei上侯国临边,穆王又承诺,将封其公子为下一代侯爵,是在他下一次南巡之时。穆王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用当地本土人来融化后来的奄民姑篾人,姑篾人自成王时期,被打败之后,作为奄民南迁的一支,到了扬越之地,七十年的发展,还建立其一个小国家,叫姑篾国,穆王要遏制奄民的政体体制的壮大,决定用土著居民鹰人来统治这个国家,让鹰和篾两家融合为一体,来防范后患。其二是鹰地是铜矿主产区,也是金银的主要地区,穆王要在此大力发展冶金业,他要加封传令官青萍为这个地域的诸侯。 传令官青萍为鹰铜侯,侯爵,统管扬越,以主产铜矿开采和冶炼,以及同时对黄金白银的开采和冶炼。龙虎山从此出了名,因为青萍的到来,也因为青萍剑的问世。 吴国侯周繇这次计划没有得逞,因为没有发生战争。不过,穆王已经明确将区吴作为吴国的附庸国,这也是收获。朝见后,吴侯周繇回吴国去了。 婺wu源得封为子爵,瓯越国、东瓯国、苍吾国,得封男爵,为越国附庸。 话说赵国君赵造(嬴造)来到越国都城绍兴,见到了自裁的徐延,他验证了一下尸体后,下跪,给这位一千一百年前同一个祖先伯益后人的徐延磕四个响头,心里念叨:“大哥,你在九泉之下,不能怪我,我一来不知你反周,二来我身为臣子,别无选择,你要创造奇迹,可无意间被小弟所创造的奇迹给破了,望大哥理解,我爷爷飞廉和你的爷爷是同宗铁杆兄弟,我父亲嬴胜也是你父亲徐驹王的铁杆兄弟,我叔叔恶来与你父亲徐驹王徐行可谓生死之交,一起扛过枪。我们两家三代人都反过周,不但同祖还都是至交,命运一体,可你要反周,怎么就一家干了呢,我好歹是你的兄弟,是你的同宗,你说一声,我最起码不会坏你的好事,尽管我不会参与同谋反周,因为我觉得周人执政,到目前为止不坏,他们几代人不是坏人,成康盛世,刑法四十年没有用过,天下绝无仅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这辈子看来不会反周,已经注定不能为你报仇,人不能忘记过去,但一定要放下过去,你在九泉之下,还是放下仇恨,安息吧。仇恨会带来无故的伤害,不单是自己,还会祸及别人。小弟只能如此,小弟以你为荣,以你为骄傲。我会保全你后继有人,我会在穆王面前为你说情,为侄子美言,让侄子宝宗继位徐国。”赵侯嬴造行最后的注目礼,离开。 五日后,赵国君回来向穆王禀报:“禀报陛下,臣验尸查看,徐延确实自裁了断。” 穆王叹息说:“不愧为一代枭雄,就地后葬。”后葬一个谋反的臣子,也是要有莫大胸怀之人的胸襟。 公元前963年,穆王十四年,五月,徐国王徐延因反周战败,自裁身亡,安葬于越国绍兴。徐偃王的随从大臣人员就地安家,为徐偃王守陵,并自铸祭祀宝彝,作鼎铭文以记之:“徐王之墓,徐肴尹者,奉旨刑,择其吉金,自作汤鼎。” 徐延王,一代枭雄,千古他乡。 民间有流传一句经典台词,徐偃王反周,兵锋直指成周,打过华山,逼近镐京,差一点反周成功。哎,就差一点,就差这么一点点,可现在这个徐延因差这么一点点,就已经送了命,亡了国。若差两点点,结果会怎样,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不过,自古只有牺牲多壮志,胜败乃兵家常事,天下没有常胜将军,更没有万代诸侯,人生和社稷也无万岁,只有这江山水土万岁,万岁,万万岁。 穆王解决了徐延之后,回胡国,他要处理徐淮诸侯的善后工作。穆王准备召见徐淮三十六国诸侯君训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