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一百六十一回 名枪名斧名酒渊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一回 名枪名斧名酒渊源 (第2/2页)

狄鄋(sou)瞒国大臣司马轧氏家传宝器,柄长九尺,重一百零八斤。

    十大名斧钺之十:单(shan)氏钺,就是传说中神斧小臣单,当年武庚叛乱,周公旦采用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之法,小臣单(shan)单骑勇战武庚,将武庚斩于马下,周公旦树单氏为英雄楷模,大赏小将军单氏,单氏将周公旦所赏二十盆金,铸造成一鼎和一把钺。钺重三十八斤,柄长一丈。

    庆典祭祀离不开酒,周朝设立酒正一职,位居正部级。周礼酒正:“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酒正不但负有根据政府规定的酿酒方法,并按标准发放酿酒原料,并监督酒人,此外还有许多关于当时酿酒及礼乐制度方面必备的职责。诸侯国也是亦然。因此表明酒业在这个时代的地位非凡。

    十大名酒已经评选揭晓,大周十大名酒由十五位大臣选定之后,然后请酒正作为专家复核审定其酿造过程是否遵守按照传统酿造"六必"的cao作规程和严格的九十天以上酿酒时间进行审定。酒正最终给出裁决,获得桂冠的有:

    周王朝十大名酒之第一:秬酒(ju),一百二十年酒母酿造,比周王朝的年龄还大。朝廷王家御酒坊。

    周王朝十大名酒之第二:醽醁(linglu)酒,五十年陈酿,朝廷王家御酒坊。

    周王朝十大名酒之第三:鬯(chang)香酒,十二年陈酿,朝廷王家御酒坊。

    周王朝十大名酒之第四:太姬五谷台陈国酒,三十年陈酿,陈国特酿。

    周王朝十大名酒之第五:彭坛御酒,十五年陈酿。

    周王朝十大名酒之第七:大月夜光杯十二年脚踩葡萄酒。

    周王朝十大名酒之第八:酴醾tumi酒,秫米高粱酒,加不知道的秘方酿制而成,属重酿酒,十年陈酿。这是过国掖邑地区的贡酒。

    周王朝十大名酒之第九:桑葚酒,十五年陈酿,周穆王小公主季姬所酿,她嫁于桑地之后,开始酿酒,这是她的地方特色酒,独一无二。

    西周十大名酒之第十:青稞酒,这是西北地区的特酿,独居特色。

    清醨(li)酒,隗氏马奶酒,椒酒,及戴楼贡酒获入围奖。而入围的戴楼贡酒,采用非传统酿酒法,作为新工艺酿酒法的代表,因口味单一而落榜。其代表的是酒业的新生代。而陈国酒说来话长,还有一段轰动一时的故事。

    公元前1045年,陈国国君陈满,与周武王之女元姬结婚之后,三年一直没有怀孕,缺嗣而郁闷,太姬(周武王长女)也求子心切,向神祈祷,着急,整天祭神拜鬼,一天,有位道行高深的法师对太姬说:“以名贵的新酿祭天,然后喝赐酒,配以药方,方得贵子。”于是,国君陈满让当时陈国祖传老酿酒名师陈九公,嘱其酿造好酒,并掌管陈国酒正,九公从神农井取甘霖,以神农五谷台的黄土下取油泥造酿酒泥窖,(陈国国都宛丘,神农炎帝时代国都在宛丘,所以神农井,神农五谷台都在陈国)。用祖传秘制配方,精酿九九八十一天发酵,即今天的90天酿酒法,终于酿造出通透醇香的“陈氏美酒”。陈满饮后,三月后太姬果然怀孕得子,陈酒一下子美名远播。于是将“陈酒”定为陈国国酒和宫中宴酒,陈满并亲手在甲骨上刻下:“天下佳肴何足爱,独有陈酒最宜人”的刻辞。二代国君陈犀长大后听说这个故事后对陈酒也特别喜爱,也刻下:“母祈上天赐陈宗,父喝陈酒得子犀”的刻辞。三代陈国君陈皋,听了这个故事说:“吾乃上天所赐,酒神庇佑之人。”这样一来民间便有“喝陈酒得贵子”之说。因此陈国酿酒业得到陈国几代国君的大力推动,让酿酒业在陈国繁荣昌盛起来,有多家酿酒作坊,陈国人又擅长经商(其民多贾,通鱼盐之货。)

    陈国酒酒好,那是不必说,是否如传说中常饮此酒可得贵子,还待考证,不过,当时道士的处方,可见一斑。其处方为雄蛾飞天丹和蜻蜓展翅丹,内容大概是:“雄蚕蛾,雪莲花,韭菜,鲜虾,虫草,千里光,车前子,海马,羊睾,yin羊藿,乌龟首,当归,山药,知母,兔丝子,天门冬,枸杞子,党参,大蜻蜓,丁香,桂rou。分成三当药方,用白酒佳酿送服,白酒作药引。”这白酒药引,只是起到催化剂作用,激活基因,不能把所有功劳都归功于陈国白酒,也许药方没有对外透露,大家只知道陈满酿酒得子之事,所以,陈国白酒被大家当成神话般传说,有后人研究太姬当年不孕,是因为其年龄太小,刚十五岁就嫁给陈满,到十八岁怀孕也是情理之中。当然,陈国酒绝不会差,有陈风诗云:“宛丘之风兮,周礼教化。待客之道兮,陈酒最宜。乐舞歌坊兮,弦歌不缀”。又有诗云“小桥流水观桃花,蝉鸣溪唱诗中画。手揽细腰饮陈酒,年华柳色杯中留。”由此可见陈国陈酒之美名和社会地位,其它酒不可同日而语,排名第四,名不虚传,实至名归。排在前面的前三名名酒,秬酒、醽醁和鬯香酒都是老牌的前朝大商时代的酒,资格更老,无可比拟。

    周王朝百年庆典筹备工作还在紧张的进行中,各国献宝也在进行中,齐国乙候献上姜太公姜尚的兵法《阴符经》。兵法的开篇第一句话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意思是姜太公所到之处,没有什么禁忌的事,该杀就杀,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来就是打仗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做的,由此反应姜太公的为人,兵家不讲理,姜太公也不讲战场道义,胜者为王,这是真理,否则齐国也不可能在短短的百年之内成为一千多诸侯中的佼佼者,诸侯国中的强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