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一回 裴元偷袭虢公惨归 (第2/2页)
“妙计,妙计,事不宜迟,现在就办,号令一千人,开始滚雪球。”陶将军说道。 第二天早上,裴元将军和陶利将军及父余将军得到虢公命令,全军修正三日,待命。 下午时分,中军虢公率领一万人马赶到北门与二路军父余将军汇合,第三天待三路军到达之后,五路大军会合,总计两万两千人马,虢公采用裴元将军的滚雪球架梯搭桥方案,第四天对沙嘴城发起总攻。 总攻开始,一百路雪球梯,如走平地,平地楼台,高低有致平整,弓弩齐射,守城须弥军士哪里敢抬头,三个时辰之后,周军打出一个缺口,涌进城墙,大开杀戮,两个时辰过后,战斗到了尾声,混战中,须弥酋长国酋长被斩杀,沙嘴城全部沦陷,周军控制了整个局面。 战争算是结束,可问题来了,谁能长期管控须弥羌人,这个时代的羌人的个性,天下人都知道,羌笛一吹,哀怨声就连杨柳都碍他们事。 虢公令陶利将军留下八千人马,管控羌人,连天雪还在下,风雪夜归人,虢公自己率一万大军回槐里朝都复命去了。 五万大军出征,现在还乘一万八千人马,加上伤员七千,总共还乘两万五千人马。这仗算是失败,还算是胜利,谁也说不清,反正须弥酋长被杀,西部动乱平息,战争死人,这是正常的,只有牺牲多壮志,这是号称兵家的必由之路。 回去如何交差,说辞得准备好,也叫战争总结报告。 战争结果和大祝申想的有点差距,大祝申认为一个文人的统帅带兵打仗,一定很糟糕,尽管糟糕,但总算不辱使命,评定了西北动乱的局面,虽然战绩不太好听,算是频频失利,烈士太多,园林中又多出两万五千幽魂,这对王朝来说,付出的代价也算不小,比想象的距离太远,按照懿王阅兵时的冲动,周军横刀勒马,兵到乱止,七十五大军,何惧小邦之乱。如果派出二十万大军,也许就没这么惨痛了,比例参数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另一个原因,也是虢公太轻敌了,兵力太分散了,总结战后经验,是司马单的事情。 司马单并不这么认为,惨痛的教训,带来的后果,就是节节胜利,没有失败经验的积累,没有痛定思痛的教训,如何成得了兵家,哪些说话不腰疼的人,都在想当然,冬季吹凉风,有本事到前线溜达一圈,看看你的嘴巴行,还是敌人的枪刀行,说这话的一定是个大嘴喇叭,事不关己,说错了也没关系的小民(小人)。 司马单大赏裴元将军手下五百将士,按照功勋,个个称得上英雄,提拔为将军也不为过,而虢公尽力表彰父余将军。 裴元将军说道:“仗打到这个地步,没有光彩的事情,受奖有愧,本将军告老还乡。” “裴元将军前期虽然失利,后来以少胜多,妙计横生,频频立功,为将豪气冲天,不失军人本色,当作为三军表率,彰显将军本色,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已经完成使命,平定动乱,当重奖。”懿王发话。 “陶利将军,朕封他为陶邑父,留守陶利城驻地,镇守边防。”懿王册封。 “其他人等按功行赏,不得有误。”懿王交代的很清楚,战争不管胜负,奖罚分明,这是为王之道。 大祝申原本之意,用文人做武将,专家不做专家的事情,胡乱搅和一番,让失利失败来打击懿王的内心世界,借机谗言,鬼神上阵,没想到懿王内心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于是到嘴的神话也不敢乱说,只好等待机会。 大祝申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胡乱推荐尽然培养了一名军事家,太保虢公将成为太师。 懿王七年元月,因为虢公亲眼目睹诸侯贵族的嚣张跋扈,不讲王法,残害小民,懿王决定将道德并轨,王具道学,君臣具德,携德为君为臣,作为对诸侯述职考核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负责这项工作的太宰雁,已经老态龙钟,不堪大用,懿王决定让其退位养老,另选贤臣。 懿王全衡再三,谁敢动真格的执行王令?不怕得罪人,也敢得罪人,这人是谁?诸侯怕谁?诸侯怕王上,谁能代表王上?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只有王后的弟弟,姜益公,九州之牧,主管九州诸侯君,西部雍州牧姜益公,王上的小舅子,确实是最佳人选。 益公牧为人大胆心细,口才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强辩,雄辩,戏说,实说,可谓当今一流,法典倒背如流,典章顺手拈来,怀揣天下诸侯,如数家珍,是个理想人选。 懿王找来内藏史德学研究室主任趞(que)曹,小宰道学大成蔡宫侯,理学继承者太史史淢(yu),三学并论治世之道。 道学王道,不用说,已经从穆王、共王时代推行,现在关键是德学体系,如何让诸侯大臣有一套规范的德学标准,标准化的程度可以直观到量化考核的程度,这个事情落实到趞曹的肩上,具体考核有太宰负责,两名小宰协助。 趞曹认为:“王上倡导携德为君,这是诸侯执政的标准这一,无德之君,可以废止,另任,至于如何携德,何为道和德,臣与蔡宫侯联手汇编一部道经和德经,也许不太完善,但作为试行本推行,也算一个标准化考核文本框架。” “好,两位爱卿,早日拟出道经和德经文本框架,早日兑现携德为君的理论范本。”懿王说道。 “太史爱卿,你没有什么要说的吗?你的理学,可是真理的根源,自然之理,即万物之理,一物之理,通万物之理,格物寻理,是你的绝学,听说司空扬跟你学了不少物理学,力学,结构学。”懿王说道。 “恕臣无罪,臣方敢直言,物理往往不通人情,只讲规律,得罪人的道理太多,得罪那帮人,还要得罪这帮人,陛下赦免臣无罪,臣就敢说。”太史史淢说道。 “朕恕你无罪,你讲得是规律,不是针对性的对付谁,直言不讳,直言贾祸,免罪。”懿王说道。 史淢到底会如何表述他的治世之道,王德和臣德,是否可以并轨同用,理学将充当成为治世的什么角色,请看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