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二百零三回 太宰征眉赵非献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回 太宰征眉赵非献马 (第1/2页)

    话说辟方得了镐京,控制了丰都以及驻地六师,基本可以篡位登基,可事态对辟方不利,由于连续天灾,懿王各方救助,人民得到及时救济,人心所归,拥戴懿王,赞美懿王,扬懿王之美,胜过前君,患难见真情,关键时刻,懿王挺得住,出手不凡,赈灾及时,就连太后也得到最高的赞誉,有得有失,懿王得到了天下人心,无价之宝。

    在这种情况下,辟方要想篡位,人民不答应,天下诸侯不答应,辟方衡量再三,觉得时机没到,还需等待天机。

    等待的时间也不能太久,因为辟方已经七十二岁,再不登基,生命的时日不多了。辟方心里着急,天下灾难,大祝申的神话,让他得了镐京,也因天下灾难又让懿王得了人心,祸福所依,各不相同,镐京和人心相比,还相距很远,辟方不管怎么着急,也不敢造次,等待时机。

    懿王继续号召仁德天下,让太宰益继续推行携德为君为臣口号,前面的大灾难就是最好的善德修为的具体体现。

    有个家伙拎不清,眉国君眉敖,其实这是人送外号,傲慢的意思,敖通傲。

    此人先祖微,前商时期,因微子被封在微地,于是眉敖的先祖微,从微山湖地区迁到眉地,武王伐商,打败帝辛,成了天下共主,眉地就成了王幾之地,武王将这支微人迁徙到汉水流域锡麋之地,留下眉邑小城让其一支作为食邑,这一支,就是现在的眉敖食邑父。

    眉敖,距离周王朝新都槐里,很近,同在渭水平原,这里自槐里王都建成之后,眉邑就成了六乡六遂之地,懿王令其搬迁,眉敖就是拖延,迟迟不迁,懿王火了,这个傲慢无礼不听话的家伙,据说还很横,骄纵荒yin,朝廷王上的话都敢不听,作为城邑主在地方跋扈程度可想而知,失德之人,按照六典制度,可以废置食邑,此事归太宰益管。

    懿王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甲寅,槐里新都早朝。

    太宰益,接到王令,对懿王说:“废置眉邑,可以,对付一个不听话的人,不是臣去说一句话的问题,望陛下调拨一师,随臣前往眉邑。”

    懿王说道:“准,备仲将军,你率本部一万人马,随同太宰一同前往,听从太宰调遣。”

    “诺。”备仲出列应道。

    按照朝廷规矩,太宰是没有领兵权力的,只有太师、太保,司马,师尹,可以领兵打仗。太宰领兵,这是例外,也许不需要打仗,就是吓唬吓唬而已,以防不测。

    懿王九年九月,太宰益率兵出征眉邑,讨伐眉邑主眉敖的无德行为,撤除废止眉邑,收为朝廷六乡六遂之地,或者另封,是对无德之人的最好教训,这也是朝廷第一个对无德之人废止食邑的第一次行动,也是更好的推行携德为君的警示广告效应。不来点真格的,不知道疼痛,不疼不痒口头宣教,他们还不当回事。

    太宰益率兵到了眉邑,下令备仲将军将眉邑围了起来,然后派使者乖国君归夆(pang)乖伯前去告知眉敖前来中军大帐,下令在两个时辰之内到达太宰面前述职,说明情况,否则将眉邑夷为平地。

    眉敖就是傲慢,大军压境,也不听太宰号令,拒绝前来述职和约谈,太宰毫不客气,下令备仲将军,令四周围城将士射箭,然后令井国,同国,十万民工同时掘墙,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上面放箭,下面掘墙,原来太宰益有备而来,他向眉邑邻国井国和同国各借五万民工,还为民工掘墙打造了两丈高的木制隧道,靠在城墙墙面上,民工在木制隧道里挖墙脚,不到一天功夫,眉邑城墙倒塌,眉敖连还手的功夫都没有,他已经知道,不还手,还有回旋余地,如果还手,可能就地塌土平了,约谈,只是说约谈,没有说灭族,城墙倒了,太宰益看眉敖没有还手,于是原地不动,没有进城,他要给眉敖一个改过的机会,于是在城外等待眉敖前来接受约谈。

    第三天,眉敖不敖了,出城来到中军大帐,下跪叩首,认错,献上绵帛,表示归顺诚服,并表示愿意成为王朝遂人,不再成为城邑主,城内所有财物归朝廷所有。

    太宰益说:“既然这样,你自己去朝见王上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也跑不了,本宰先回朝去了,在槐里王都等你朝见王上。”

    “谢,太宰恩德,在下年后一定上京朝见。”眉敖说道。

    备仲将军说道:“本将军在此接管眉地,等待王上旨意,你不要有所想法,槐里王都之西有六军驻守,灵台驻军距离这里也就百里,你有多大能力翻天,你自己考虑清楚,这是王幾之地,不会让你乱来。”

    “在下不敢多想,在下知道错了。”眉敖叩头说道。

    三天后,太宰益回朝复命,言眉敖明年前来朝见王上。

    懿王冷冷清清的说了句:“什么时候朝见朕不要紧,关键太宰先直接接管所献清单,然后入库,让眉敖迁到锡麋之地,画地二十里,自食其力吧。”

    懿王又说道:“眉邑废置,成为遂,派槐芽乖国君乖伯归逄前往接管眉地。”

    “诺。”太宰益应道。

    眉邑废置,传遍天下,让天下诸侯对全面贯彻道经德经旨意的践行,有了更加透彻的认识和参照修行。也就是法制内法制,法制外德治,法制加道德并轨治理天下。

    懿王十年二月,眉敖前来镐京,在乖伯的引导下,朝见共王,手捧锦帛献给王上。献帛表示归顺服从的意思。

    在懿王的全力推行修德为政之下,在太宰益的有效管控下,社会富人宦官诸侯贵人阶级觉悟,德行修为内敛形态,嚣张跋扈的社会风气有了好转。

    懿王十一年,七十五岁的懿王,身体出现异样,高烧不退,太子姬燮(xie)开始紧张起来,下令医师总管兼疾医疾父,会诊王疾。

    医师总管疾父率领副医师,副疾医,疡医,食医,兽医五医会诊。人们不知道兽医为何参加会诊,因为害怕跟食品有关,如动物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等。

    会诊结果,神经性皮疹,出现红斑,有时出现白斑,属于过于长期精神紧张导致的疾病,也可治愈,一旦精神再度极度紧张,还会复发。

    能够医好,太子姬燮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

    三月后,懿王康复情况良好,懿王开始早朝。

    太子姬燮,亲自来到太医院,礼貌周全的感谢太医疾父医好他父王之疾。

    太子姬燮也是个追求携德做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