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九回 民兵建制都县井牧 (第2/2页)
两日,差的年份,欠年每人每年征用一日徒役,如果遇到灾荒、瘟疫流行年份,不但免于征用公共徒役,还免于一切田税,山林税赋等等。这些劳役,有专人负责,这个人叫均人,中士,基层干部,均人属下每个乡有十人。 都县农场制度,就是以平均耕地贡赋的法规,甴专门部门专家上士裁师对五种土地,九种土质进行等级分类。司徒部门规定出耕地税赋的法则,形成均平统一公平公正的天下土地税赋法规。这就是厉王四郊试点耕地税赋改革的最终目的。 厉王为了鼓励耕种者,对每一百亩耕种的一名耕者称为正夫,受宅田一份,郊区正夫宅田三亩,乡正夫宅田四亩,遂正夫宅田五亩,以此来鼓励耕者。 那些农场耕者的家属,怎么归属管理? 仍然归大司徒下属行政部门管理,他们人家居住在井邑,九方里设立一邑,九方里的人共同居住在这里,八井即两丘为一邑,井邑八家为一巷,一方里九巷共居住八井之人共计七十二家(七十二家房客的出处),也称井邑,其田称为井邑田。(邻)里有里正,邑相当于街道办,有学校(公塾,后来变为私塾),养老院,街市,女人纺织车间。 又如五家为比(邻),五比为榈,四榈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这些是社会行政管理,都属大司徒管辖范围。 劳动最光荣,所以,厉王决定把劳动者单独管理。 厉王十一年,厉王签署公布第一百零五号王令,王令公布均平划一的王都郊区的土地税赋法规,税法法规具体说: 第一条:朝廷分配给官吏的住宅的宅基地,免收土地税,朝廷分配给官府办公场所土地免收土地税。简称两免。 第二条:一般住宅和房前屋后种瓜果草木宅园地,税率为5%。 第三条:近郊田地税率为10%。 第四条:远郊田地为15%。 第五条:王都五十里以内为近郊,五十里以外至一百里为远郊。 第六条:凡房前屋后不种桑麻者,按照5%税率缴纳25倍的惩罚金。 第七条:凡农田荒废不耕钟者,按照所在区域税率的3倍缴纳罚金。 第八条:凡没有正当的职业,又不从事生产者,按照所在区域百亩田地的税赋缴纳罚金,同时服徭役。 此条法规人人平等,具体法规详情,征询区域各地载师(地方农业税管理员)。 此条王令一公布,近郊的土地,主要是郊区宅田,士田,贾田为主的田地主人,官吏后代者开始想不通了,这是祖传的宅田,以前先祖当官作老爷,封得的宅田,现在后辈不在为官,那么这个宅基地是属于官吏宅还是一般宅呢? 载师解释说:“官吏,是指当朝在职官吏,如果你的先祖是个官吏,而你们不努力,不能为吏,你们要努力呀?”载师的意思是,你们要想保住免税宅基地,就得世代努力为官。 王都远郊之地,实行井牧制,郊区的田地资源有限,王都五十至一百里范围内,这里主要是王家牛田,宫田,赏田,乘下的就是以徒役的形式进行井牧田,说白了,这是王家之田,你要种植,就按照徒役井牧制来耕种,税收固定税率为10%,比百里之外的六乡之地税率还少5%。这就是说,改革需要优惠政策来推动,按道理,王都郊区的土地要比乡下的土地贵才对,而厉王恰恰相反。 王后申不干了,说道:“这王家私田归王后管,陛下,不能用我后宫之田做人情,做土地改革的牺牲品,你这是什么逻辑?王都王家直属郊区之地的税率尽然比百里以外的六乡的土地税率低?你让利给人民,却损害我王后的利益,我是王后也是人民,我也要吃饭,我也要养活后宫这么多人,我不干了,我就做你的人民,不做你的王后,也不许别人做王后,取消王后这个名词,还我公平税率,我也不要多,就要和六乡田地税率一样的20%即可,陛下说我这个人民要求不过过分,公平吧!” 厉王说道:“王后你要理解,王家不作表率作用,你让jianian臣做表率,那不是闹翻天,王家都不愿意让利人民,其他官吏还会让利吗?母仪天下,就是表率天下,你要想得开,不然朕的田地改革就是水泡音而已,响都不响,上次不是说过,先王共王,不是用千里王幾之地与共官共享吗?不然的话,共王的改革能这么顺利吗?就算共王推行法制严明,到了利益面前,还是不管用的。你看,朕的井牧制下发,远郊之地,瞬间实施。” “当然了,如果陛下不要税收,可能报名响应的更多。王家仅有的这么一点田地,好了,现在税收又减少了四分之一,我看陛下以后喝西北风吧。”王后申埋怨道。 “哪陛下说,为何近郊的田地税收为何更少?只有10%,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近郊的土地没有远郊的贵?真是让人费解?”王后申又嘀咕道。 “这还真的不能告诉你,这是朕的秘密,也是朕的睿智,不是天下所有人都懂得舍得二字的真正含义,也不懂得集聚和繁华的背后的重要性。”厉王故作高深神秘的说。 “难怪陛下叫【舍夫hui】,舍己为人,舍己为公,舍己为仁,和先王考的仁德没什么两样,可我不管如何高深的道理,反正税收少了一半以上。”王后申说道。 “你要勒紧裤带,支持朕的改革。”厉王劝说道。 “难道陛下不知道手下人员,只给升官,不给发财,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有想法,勇夫也是要重奖之下才有的。不管怎么说,反正后宫的开支又要相应的减少四分之一。”王后申说道。 “到底是王后,就会紧跟形势,银根紧缩节流之道。”厉王夸奖道。 王后无声,沉默表示反抗。 这一年井牧制试点顺利开展,自此,厉王在自己的地盘,王都远郊之地实行井牧制。结果表明,可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