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回 富农子弟晋升士绅 (第2/2页)
一的世袭子弟,一万农民子弟的绅士,总归有出头之人,总归有名副其实的绅士,农民之子不怕别人歧视,不怕别人渺视。强大来自内心。 这个社会不但是财富的竞争,还有教育资源,仕途资源,文化资源,生存环境资源,地理位置资源,等等等的竞争,竞争的目的为的是均平资源,和土地均田一个性质。 不管怎么说,厉王执政二十年了,社会变了,自从厉王成为恶人霸王之后,先后平定东夷之战,平定齐国之乱,淮夷之战,打败淮夷七国叛乱,灭了角国、偪国,噩候之战,忽遗寿幼,屠城灭了噩国,荆楚三王自取王号,朝贡称臣,动乱二十年的天下开始恢复秩序,自此,诸侯安定了,不贡相伐的事情没有了,现在的诸侯国一改故辙,安定而平静,天下享受和平安定的环境。 厉王相继改革革典耕田正夫制度,实行都县井牧制度,实行甸邑井牧制度,实行统一的均平划一的耕田税赋制度,让一大批富农阶级的出现。新的阶级的出现,这直接影响大宗世族的利益,现在就要解决这个大宗宗亲利益矛盾。 还有面临继续深化改革的问题,要想达到天下耕者有其田,就要解决诸侯国中的地多人少,民众地寡的两个重大问题。实现均平富的根本问题,在于土地的均平问题。 厉王接下来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还是大宗世族问题。这个问题不改革,可能后面的问题无法解决,矛盾就会越来越严重。 大宗世宗还得从礼制说起。 同宗的人,都同俸一个始祖,都是这个始祖的后人。 始祖的嫡长子为这个始祖名下的大宗宗子,从此以后,世代嫡长子代代相传,都为大宗宗子,嫡长子世袭制度。 始祖的后裔,都要俸这个宗子为领袖,受到他的治理统治,也叫族权,百世不迁,不变。 一个宗子如果能做到不论亲疏远近,公平对待每个族人,这个宗子算是好的族长。 一家四世同堂之后,就出了五服,五代人之后,如果继续在一起,人数就太多了,周穆王时期,就实行六代必迁异地制度,但到后来,依然不能延续实施,为何?还是利益问题。 用数字说话,一个始祖,封了爵位,成了一国之君,他便是这个国的国君,也是这个家族的宗子,一个国君多为九个老婆,每个老婆最少生一个儿子,就是九个儿子,他的长子为继承宗子,其他八位为世子。 第二代,九个儿子,每人又娶了九个老婆,又各生九个儿子。这就是八十一个孙子。 第三代,八十一个孙子,又娶了九位老婆,又各生了九个儿子,这就是七百二十九个玄孙。 从这一代者开始爷爷照顾不了这么多庶子王孙,虽然还是王孙,但,庶子家境开始平民化,娶老婆开始少了,混的好的,还是娶九个老婆,混得不好的,只好取三个老婆,这样平均一下,最少每人还是要娶五个老婆,再后面平均四个老婆,再后面平均三个老婆,不能在少了,贵族显耀的就是娶多少老婆。 第四代,729个玄孙,又娶了五位老婆,又生了五个儿子,这就是3645个曾孙。 第五代,3645个曾孙,又娶了五位老婆,又生了五个儿子,这就是18225个重重孙。 第六代,18225个重重孙,又娶了四位老婆,又生了四个儿子,这就是72900个六世孙。 第七代,72900个重重孙,又娶了四位老婆,又生了四个儿子,这就是291600个第七世孙。 第八代,291600个重重孙,又娶了四位老婆,又生了四个儿子,这就是1166400个第八代世孙。 第九代,1166400个重重孙,又娶了三位老婆,又生了三个儿子,这就是3499200个第九代世孙。 第十代,3499200个重重孙,又娶了三位老婆,又生了三个儿子,这就是10497600个第十代世孙。 这里面也有一人生十几个儿子的,也有少的,就算平均数。 周厉王是周武王姬发九世孙,姬姓后代最少有一千万男子人口,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女子不含在内。 他们头顶上都顶着一个贵族二字。 这么多贵族世子,周厉王如何照顾安置,一百个姬姓诸侯国,一千个食邑,要安置姬姓贵子子弟工作,生活,还真是个难题。因为宗子有这么个责任,凡是需要救济照顾的宗族后人,作为宗子,他必需照顾。难怪大宗伯凡伯苦恼,诸侯各国宫伯都在叫苦不迭,原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姬姓人丁的兴旺,不出三代,必然出现姬姓人自己间的矛盾。 人的亲情出了五代,就会淡化,这是事实性,当然也有例外。周王朝的长子长宗制度,已近延续两百年,大约延续了十代血脉,一个长房族宗,要管制十代人的后代,可谓家族大矣,为何不让他们分开,当然是利益问题。 同宗异居而同财,小宗余财归大宗。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发展,这种族权制度已经确实无法继续下去了。单单姬姓人口两百年间,由一个周文王姬昌一人,就繁衍发展成了一千万男子后代,其他大族姓氏呢?这已经是个社会问题,不改革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周王朝从一亿多的人口王朝,两百年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两亿多的人口王朝。 厉王决定宗亲改革,实行大宗分析,六代必迁制度。 有人建议实行计划生育? 不,实行计划娶老婆,限制娶老婆才是关键。 厉王到底采取怎样的族权改革?请看后面解说。 最后要说一个意外而又正常的事情,鲁国鲁献公突然薨毙,篡位执政已经三十二年。其子姬谋继位。 太宰荣夷公派太宰第二秘书处处长宰夫下大夫前去吊唁。这是四位宰夫的事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