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回 废后立宠废嫡立庶 (第1/2页)
话说大司徒郑桓公上任一年,朝廷与民众之间的尖锐矛盾得到缓和,湦王八年,司徒郑桓公建议湦王举行田耕祭祀典礼,湦王欣然应诺。< 春播季节,湦王第三次来到南山之田,这里有公田,也有大夫的私田,称为甫田、南田、大田,在这里祈田祭谷神,可以公私兼顾。< 祭祀的场景就不必说了,和前面所说的祭祀流程相差无几,关键是大夫、贵族、百姓的心里得到平衡和慰藉,这才是祭祀的本质和用心,这也是大司徒郑桓公搞得心里疗法,医民医心,效果很是显著。< 受到司徒郑桓公的启迪,宠妃褒姒建议说:“陛下,你看那帮大臣,你让他们前来述职朝见,他们就是抵制不来,你看一搞祭祀,他们争着要来,还很想和陛下亲近,这是为何?自古国人崇拜权力,崇拜王权,只要王上不是找他们讲政事,他们都乐于前来,既然诸侯都想和当朝王上接触亲近,那么,只要陛下放下身段,搞个王宴招待他们,并出席和他们亲近亲近,他们就会很有荣耀感,就会和陛下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也有利于朝廷和诸侯邦国的矛盾的加剧,要缓解和邦国之间的紧张局势,看来不得不靠旨酒和龠(yue)舞了。”< 湦王大喜道:“爱妃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只要不谈政事,只要朕接见他们,王宴招待他们,王乐让他们同享,这些邦国国君,个个都会前来参加王上的招待会,他们认为很有面子,也会说朕亲和九族,这是好事,这是拉近朕和诸侯之间的关系纽带,朕只要每年举行一次这样的酒宴音乐会,他们就很开心了,妙妙。”< 湦王大加赞赏褒姒的谏言,令群臣立即筹备举行王宴招待酒会,演奏流行的王乐龠舞《桑扈》,诸侯和乐《鸳鸯》。< 酒会上,王乐乐起,《桑扈》和乐,唱和大意是说:“诸侯群臣喜洋洋,王上是万国的坚实屏障,是屏障,是栋梁,诸侯立他做榜样,又随和,又谨慎,受到的福气真不浅。牛角杯真是好看啊,旨酒真是柔和啊,与他交往一点也不傲慢,亲和感染力传遍万邦,万般幸福会聚一堂。”< 《桑扈》,桑者,衣服之源,弓箭之材,士者见到桑树要行礼,表示对桑树的谢恩。所以王乐取名《桑扈》。< 湦王亲自出席王宴,亲和九族邦君,群臣得到礼遇,都很开心,湦王八年,湦王和诸侯君之间的尖锐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 这个功劳记在褒姒的头上,湦王更加宠幸褒姒了,湦王认为,褒姒不但漂亮美丽动人,还很有大智慧,不是个花瓶。< 这也是后世之人指责褒姒败国的一大罪责,说湦王好酒行乐歌舞的根源。< 褒姒开始显露自己学了四年本科毕业的儒教文化专业,时不时的谏言朝政,每每谏言,收到的效果都很显著。< 一日,褒姒在鱼水之欢之后,于床头又进言说:“陛下,你看,天下百姓,包括士子大夫的老婆小女的衣服,都是一个规格颜色,这太单调了,虽然儒人讲究礼制,可是臣妾怎么觉得太无趣了呢,天下各个阶级都是各个阶层一个颜色,何苦这么统治呢,难道放开天下人民的穿戴,就会不好吗?就会翻天?”< 湦王想了想说道:“长者衣服不二,表明他的身份的严肃性,从容有长,表明贵贱,则是民德归一,如果全面放开,人们会说衣服无常,世道无常,哪些保守派的大夫士子,脑子里不知怎么想的,见到美女走不动路,可是还要讲常服,里外不一也。”< “陛下,那就在王城新建之后,衣服首饰就和新都一起开放吧,做一下试点,也能衬托出王城的新气象。”褒姒说道。< 湦王默许王城衣着不再是个单调的几个老土颜色。< 顿时间,王城时装盛行,五颜六色的华丽衣服,让人眼花潦乱,尤其是太师尹和吉家的公主公子家奴们个个光彩夺目,回头率达到百分百,天下闻名。这也让天下各地追求新兴事物的激进分子,个个都想着京城的美女,人靠衣装,一点不假,有诗为证:《都人士》。< 正坤说,描写都市人的大意是:< 那些京都的人,< 裘皮的袍子黑黝黑。< 他们的容貌依然俊美没有变,< 说出来的话,< 句句出口成章像文章。< 往归于周都镐京,< 这是万民们的希望。< p< 那些京都人< 戴着礼帽和青布冠。< 那些大户人家的女郎,< 头发密密直直。< 我见不到啊,< 我的心里就会梦想得发痒。< p< 那些京都人,< 耳坠都是宝石。< 哪些大户人家的女郎,< 说她们姓尹姓吉。< 我见不到啊,< 我心里就会闷得慌。< p< 那些京都人,< 垂下的带子好像飘绸。< 哪些大夫人家的女郎,< 卷起来的头发好像马尾巴,< 我见不到啊,< 我就急着走一趟。< p< 不是她要垂下它,< 带子本来就是飘逸的彩绸。< 不是她们要卷起它,< 而是头发自己在飞扬。< 我见不到啊,< 我的心怎会不惆怅?< p< 又如运国大夫在《大东》诗中描写说:< 东方邻邦的子弟,劳苦无人慰问。< 西方的子弟,衣服鲜亮可照人。< 船民的子弟,身穿熊皮又穿裘。< 私人的子弟,百劳无人问津。< p< 这充分说明新建的都城镐京的繁荣昌盛的同时,也有褒姒衣服穿戴的革典,褒姒从儒人的保守恋旧派中脱离出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褒姒虽然学习儒教的儒学,但没有完全遵守儒教的周礼礼制,就如妲己当年一样,对女人人性的解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湦王八年,湦王从向邑迁回镐京。< 镐京终南山尹氏家族和吉姓家族,以及各大大户人家开始拥护褒姒的变革,让人民爱美,追求美的原动力释放出来,褒姒得到中产阶级,贵族阶级的年轻一代子弟的拥护和追捧。< 这也成为后世保守派人士对褒姒的指责的另一个祸害西周王朝的一个衣着礼制的革典。< 王后申哭了,她失去了未来世界的主导未来地位的生力军,仅仅乘下以毛公为代表的老一辈保守阶级的拥护。< 两个派别已经形成,一个是新生力量,一个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旧势力。< 褒姒通过这个新新人类的新潮衣着革典,彻底成功的打败王后申的王后地位。< 王后申感到遗憾和痛苦,可是无能为力,因为她已经被湦王彻底冷淡,这是王后被废的前兆。< 王后申病了,病的很重,在病中,作诗一首《白华》以表心迹。< p< 草开百花呀,< 白茅绳捆着它,< 之子去远方,< 叫人多么的孤单啊。< p< 天上白云悠悠飘,< 地上管茅受露润,< 老天降下了灾祸,< 之子不爱我。< p< 浇池水呀向北流,< 浇灌稻田增收成,< 含泪高歌我伤心,< 想念我的心上人。< p< 那些桑树枝丫是好柴,< 我烧行灶来烘烤,< 唯独我的心上人,< 让我心里真烦恼。< 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