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王朝_第二百八十六回 谢城称王联军败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六回 谢城称王联军败周 (第2/2页)

带动外戚邦侯造反,看来这个账要算在二王后褒姒身上了。褒姒是在替天受过,这本是老天爷的罪过,却要让一个女人来承担,说白了,民怨,还是老天爷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不能怪任何人。”战场上,太宰虢石父如同身在事外之人,谈论时局,也许这是他憋在内心的话,不说出来,没有时间和机会说了,算是他的最后的遗言。好在身为朝廷太宰,面对死亡,还能如此淡定,可嘉可叹。<

    “二王后的罪名不会小,因为她而发起这场战争,所有的账都要算在她的身上了,这也不能全怪褒姒的美丽,褒姒还是很有大智慧的,能够打败后宫佳丽,包括王后申,不能说褒姒没有本事,后宫中比褒姒漂亮的王妃大有人在,可是她们都是漂亮而已,是个花瓶,而褒姒不但颜值髙,而且学识也高,她能逆转她的爷爷儒教的束缚,逆向思维,建立新说,搞个新潮运动,让贵族中的未来主人拥护她,看似非主流,实际未来才是主人,你我老一辈都是沙滩之人,不是未来的弄潮儿,弄潮者,推动社会前进的脚步,褒姒的功劳不可灭,比起王后申的影响力,那要大得多了。”司马寿说道。<

    前方还在突围,他们俩聊得起劲,他们内心知道,突围的可能性实在渺茫,就在这时,周军已经还乘下一万人,坚守护卫中军。<

    五百步的地方,南申侯指着周军中军大旗说:“养世子,你看见周军大旗吗,只要射断周军大旗,大旗一倒,也就表明战斗终止。”<

    神箭手养世子说道:“太远,我的这把十石弓,可能射不到那么远,即使射到了,也是箭头无力,射不断旗杆,还是派人前去拿我的十五石的宝弓吧。”<

    “世子了得,可以拉开一千五百斤张力的神弓,真是神人在世啊。”申候吹捧说。<

    半个时辰之后,宝弓已经到了养世子的手里,养世子搭箭拉弓,弓弯曲的声音咯咯响,放箭,离弦之箭,正中周军中军大旗,周军中军大旗倒下,众人惊慌,只有太宰虢石父冷静的望着远方射手,感叹道:“足足五百歩之遥,还能射断旗杆,这等开弓力量何等神人,能够死在此人箭下,也是不枉此生。”虢石父拿起断了的中军大旗,站在中军战车上,屹立得就像旗杆。<

    申候看看周军大旗树了起来,对养世子说道:“世子,再射一箭,让他们看看世上的神箭手的威力,这次你用百步穿针之法射过去,看看能不能射中针眼。”<

    养世子会意,顿大眼睛,看了半天,之后,搭箭开弓,一支疾箭,向针眼射去。<

    太宰虢石父的眼睛正中疾箭,倒下,再也没有起来,他知道,全军覆灭的时刻到了,自己不能独善其身,只有同归于尽,阵亡,才能对得起十万将士,才能对得起湦王的使命,尽管马革裹尸,但是尽了自己毕生的责任和能力。<

    中军虢石父倒下,周军大旗随之倒下,司马寿拿起倒下的大旗,站在虢石父的尸体边,再一次的举起中军大旗。<

    申候说道:“难道周军的大旗就是不会倒下?再射一箭,看看周军的大旗到底能不能倒下。”<

    养世子应诺,再射一箭,这一箭正中司马寿的心窝,司马寿倒下,周军大旗还在他的手中死死的攥着,意思很明白,不要再做无味的牺牲。<

    周军中军大旗倒了,战场上还有三千周军还在奋战,一看中军大旗倒了,钲人的擂鼓声也停止了,周军三千人坐在地上,算是投降。<

    世上最残忍的时刻到了,申国联军的杀戮还没停止,因为申国联军没有听到鸣锣收兵的号令,战鼓传令前进的鼓声还在擂动,坐在地上的三千周军,一个不乘的被屠杀,这是违反战场道义的屠杀,这是灭绝人性的杀戮,这是仇恨的发泄。<

    后人问南申侯为何不下命令终止残杀俘虏,南申侯忽悠回道:“当时忘了下命令。”<

    太宰虢石父和他的十万将士阵亡,哀号传到朝廷,朝野震惊,湦王火帽三丈,决定再次发兵南征。<

    大司徒郑桓公建议说:“申国联军,兵达四十万,如果抽调朝廷各地驻军之师,数量要超过五十万,那么,一旦各地驻军抽调完了之后,可能地域性混战也可能烽火再起,还是占时不要调遣王师,各地驻军还是镇守一方,镇压南申之乱还是从诸侯中调集五十万为好,赶赴前线。”<

    湦王说道:“这样还得再次放下身段会盟诸侯了!”<

    郑桓公应答:“是的,陛下。”<

    湦王问道:“那让谁来带头前来会盟呢?”<

    郑桓公说道:“西虢公虢石父阵亡,东虢公也不能坐视不管,从东虢公开始,东虢公喜小利,只要陛下使点恩惠,东虢公必然应允,率先前来会盟,只要东虢公前来,他的临边两个联姻邦国郐国和历国一定会来,还有霍国和应国,必然不会落后,他们害怕在中州地区的话语权丢失。”<

    湦王说道:“王叔说的很有道理,这个事情就有王叔去办吧,至于恩惠,王叔看着办吧,全凭你做主。”<

    郑桓公应道:“哪好,这事王叔来办,陛下放心。”<

    有功受禄,为赏赐,无功受禄,为受贿。郑桓公向东虢公和郐国行贿,拉拢东虢公和郐国带头到洛邑会盟,商谈武事。<

    如郑桓公所料,东虢公和郐国君收到巨额贿赂之后,游说周边二十五个诸侯参加这次武事会商,会商武事在洛邑成周整师宫举行,奏王乐,观龠舞,喝旨酒,酒足饭饱之后,订约出师方略。<

    会商订盟各家出兵两万,合计五十万兵力,由郑桓公统帅,讨伐南申、缯国、噩国、养国四国。出兵的代价,湦王没有吝啬,大赏三十里土地给每一位会约诸侯。<

    湦王还将王家百里敖山狩猎场封赏给功劳最大的郑桓公。郑桓公连同东虢公和郐国君给予的回扣,共计二十城,成立新郑国。<

    聪明的郑桓公害怕日后穿帮出事,于是将骊山之郑国之地献给了二王子姬余。实现他的郑国东迁的美梦。<

    这一年,郑国从华山之地迁徙到中原新郑之地,开始叫郑国新郑都城。<

    拿回扣的事情,迟早会被发现,除非当事人全都不在世上,这是劫,当事人的隐患,后面将要发生。<

    虢石父效命沙场,阵亡,其子姬翰登基为西虢公。<

    虢国公姬翰,决定为父报仇,征兵十万,让西虢司马袁伯率军加盟郑桓公的征伐大军,讨伐南申,报杀父之仇。<

    周军六十万大军,已经集结待命,这次,中军郑桓公得到的王命是:“灭掉四国。”<

    事态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复杂。战火升级,四路先锋先行,中军也已经出动,后果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