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孙策祭礼 (第1/2页)
建安五年,四月七日。 白色,是今天整个吴县的主色调。 天是白的,地也是白的。 天上的白,是云。白白的厚重云团在湛蓝的天空中缓缓飘过,一团连着一团,奇异地联手遮蔽住了闪亮的乾坤朗日,像是一片不断膨胀的海,滚滚压制着大地。 地下的白,却也不是冬日里寒冷的雪。那是一张张从未停止落下的冥纸,犹如白色的雨,随风飘落在哀伤的白色幔帐上。 以往只有在皇帝驾崩的时候才能见到的死气沉沉,如今却化作了怪兽的胃袋,侵吞包裹住整座城池。 城池没有死,只是时间凝滞在了这片土地上。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职,今天都没有足以压垮身体的繁忙公务要办,大家都只有同一件必须要做的私事。 “伯符,一路走好。” 我从烟雾缭绕的供桌上拈起三枝香在蜡烛上点着,然后向那个刻在灵位木牌上的名字鞠躬。我身后的两位美人当然也没有落后,她们一个是孙策的义妹,一个是孙家的世交,即使不是算上我娘子的身份,她们也有足够的资格站在这里。 孙策的祭礼,在迟来了两天后,终于得以悲伤地举行。 黑色的奠,白色的幔,稀薄袅袅的细烟,还有看不见的愁云惨雾,这个房间早已失落了往日爽朗的快乐,只剩下细细低泣的呜咽。 在孙策的灵位前插好香烛以后,我低垂着眼帘,视线从非黑即白的世界中脱离开来,带到一旁跪坐在房间右侧的披麻戴孝。他们都是孙策的家属,理所当然都是些我叫得出名字、却又不是很熟悉的面孔:孙翊、孙匡、孙朗、孙尚香,还有孙策的一干妻妾。 没出现在这个一片白衣的惨淡哭灵阵仗里的,至少有两个人。一个是孙老夫人。听桃芝回来后说,当报丧的骑士赶上她们的车队时,她们也才走了没多远,只是老夫人一听到这个噩耗当场就昏了过去,一天一夜之后才悠悠醒转,这也就是为什么,她们昨天刚刚才能赶回来吴县的原因。 只是老夫人醒是醒过来了,身体状态却变差了很多,昨天一回家见到两个儿子的遗体后就更是一病不起,到现在还在床上躺着。 说实话,她们回来的时机确实也有够微妙,昨天贾诩前脚刚走,通知我出城迎接她们的人后脚就到了。也幸好她们回来的时候晚了那么一点,不然我还真的不好解释我跟他之间的关系。虽然说贾诩在孙策之死中的作用没有几个人知道,但他毕竟是在孙策底下露过一阵面的,任由他在我府里晃荡还是有可能会引起别人怀疑的,因此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好。 另外一个人,就是貂蝉了。 早在出发之前,貂蝉就已经跟我亲口道过别,又托贾诩转交了绝笔信给我,所以她连吴县也没有再次踏足就失踪,当然也不会跪坐在这里提孙策守灵。这些我早就有所预料,只是当确认了她真的没有随队回来的那一刻,我还是有失落的感觉。 听桃芝说,貂蝉是被孙老夫人赶走的。我知道她一向就不喜欢貂蝉,觉得她的过去太过龌龊肮脏,不配做孙家的人,只是以前还有孙策在护着她,孙老夫人也就没有什么过激的行为。但现在不仅孙策走了,孙权也成了身败名裂的叛徒,孙老夫人受到的刺激太大,醒来之后整个精神状态就似乎已经有点不正常了,然后貂蝉这时又不小心犯了一个小差错触怒了她,这一给她逮到了把柄,当下就暴怒这着借题发挥,直接将貂蝉赶出车队,赶出孙家。 桃芝说得尴尬,我却听得叹息。我当然知道貂蝉“不小心”犯的那个小差错十有八九是故意的,为的就是找个借口离开孙家。她被贾诩安排进孙家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引诱孙权刺杀孙策,为我夺得兵权铺路。所以从报信的骑士告诉她孙策已与孙权同归于尽的那一刻起,她的任务就已经完成,那时她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悄悄离开。但到了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这么激烈的方式告别,说到底还是为了我。 孙老夫人不喜欢貂蝉,却没有因此迁怒到我,是因为我的身份,其实已经相当于半个孙家人。但南宫亮毕竟还是吕布唯一的亲传弟子,貂蝉则是吕布的遗孀,单从这样的连结上看,就可以认定我们俩关系匪浅。现在孙策辞世,最大的受益者是掌握了江东剩余三万人马的我,以阴谋论的角度上看,我可以说是有杀害孙策的嫌疑。就算并没有任何证据或线索显示我有参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