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鲁肃论策(下) (第2/2页)
时上演的荒诞闹剧。 “长史大人,南宫将军,不用浪费唇舌了,”不再恭谨低着头,鲁肃抬头直视着孙翊的眼睛,我仿佛又看见了与我共同守备皖县那时的鲁肃。“你说的没错,但根据现状为主公提出建议,也是谋士的职责,至于要不要采用,则是你的事。道不同不相为谋,不需要劳烦你亲口下逐客令了,我自己会走。” 说完,鲁肃挥一挥衣袖,然后潇洒地转过身,昂首阔步直接走出大厅,慢慢消失在阳光里。 只剩下满脸尴尬和惊愕的我们,还有脸色铁青的孙翊。 这……算什么?我有点反应不过来。 “主公?”也许是年老成精,最先回过神的到底还是张昭,他的低声询问把我们的灵魂全都召了回来,同时他也是在暗示孙翊说些什么来缓冲大家的情绪,至少,告诉我们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是啊,接下来要做什么?继续议事吗?现在的孙翊会有这样的心情吗? “先散了吧!过几天再继续!” 孙翊怒气冲冲说完也匆匆离开了,他龙行虎步的姿态已经近乎于跑,比较令我意外的一点是他竟然没有把眼前的案几踹翻。 孙翊的指令一下,我立刻就冲出了议政厅,然而耀眼的阳光下,鲁肃早已走得完全看不到身影,只看见门口站着两个我认识的人。 一个是如同热锅蚂蚁般在原地转来转去的步骘,另一个则是刚刚才认识的、一脸遗憾的张承。 “将军,”步骘迎上来披头就问。,连招呼和礼节都忘了。“刚才在大厅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鲁大人怎么突然说要走?!” “看样子,子敬先生到底还是忍住。”张承先是见过自家父亲,然后才过来解释。 “我明明就已经劝过他了。”张昭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这两句话出现得有够没头没脑,不只是步骘,就连我也听得一头雾水,于是张承只好简单解释了一下,这件我们不知道的事。 原来鲁肃在今天跟孙翊论策,曾经找过张昭谈过他的想法,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毕竟他张子布是伯符钦点的托孤大臣,无论是孙家内部还是整个江东,他的地位都举足轻重,说的话也极具分量,就算是孙翊或者是吴夫人,都不敢完全忽视。 但却被张昭拒绝了。 “我不是说子敬说的不对,只是叔季这么敬爱伯符,性子也太过刚强,不若仲谋那么柔韧、具备包容性,改变伯符的决策对叔季来说,无异于是一种背叛。所以我的意思是,让子敬徐而图之,如果要让叔季听得进去,最好是在私底下说,言语上也要尽量选用一些委婉的词汇,尽量避免叔季的反感。可谁曾想到……” “谁曾想到鲁子敬也是牛脾气一副,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就这么跟主公硬碰硬辩了起来,这下就算子敬他说的再有道理,也别指望主公能够听得进去了。”我听了也是大摇其头。 这种事任谁听了都会很无奈,但是当事人双方都是无法强行摁下头来喝水的倔牛脾气,除了他们自己,谁都没有办法办法从中斡旋调节。也难怪今天张昭一直想压着鲁肃不让他说话,他一直都在避免局势发展到现在这样不可挽回的地步。 “对了,子山你怎么会在这里?”我突然想起来,转头看向步骘。 “这件事要说起来,还是南宫将军你的功劳。”步骘还没有从低落的情绪中舒缓过来,张承只好代他开口。“昨天山越人突袭吴县,城中文武又大半陷于城外,城内的百姓们都乱成了一锅粥,子敬先生再有本事也分身乏术,恰巧碰上了将军,将军又正好推荐了子山。大概是子山的表现不错吧,当日子敬先生就为他安排了一个符节丞的职位……其实子山是很有才能的,只是因为家道中落,所以不受重视。本来我还想找个机会,向爹推荐一下子山,看看有没有机会为他谋个职位,如今倒是不用我多此一举了。” 原来如此,子敬对他有知遇之恩,所以现在他的反应才那么大。不过…… “你们……本来就认识?” 我的脸大概扭曲了。其实仔细想想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世家子弟不管再怎么没有架子、忽视地位的差别,环境使然,他的交际范围总是脱不出世族这个大圈子,他的朋友圈里,同样是世家子弟的,无论如何都注定了要比一般平民百姓多上好几倍。比起孙家更像是吴县第一世族的张家,不只是已经没落的步家,只怕他跟全吴县的家族都……咦? 一个想法在我脑海中灵光一现,让我有点振奋。但现在并不是说这种话的场合,我还是等会再跟张承商量一下好了。 “真的……没办法挽回了吗?”步骘抬头看着我,也看着张昭。 “事已至此,已成了定局,我是回天乏术了。”张昭惆怅摇摇头,我也只能叹息沉默。“还是去看看子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