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方天画戟_第一百零四章 钱币两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四章 钱币两面 (第2/2页)

主公你比将军唯一强的,是你的眼界和心胸,你会结合他人的意见,去通盘考虑大局态势。”高顺毫不忌讳看着我的眼睛。“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时候想得太多,反而会让自己堕入迷障,就像后来被迫困守在下邳内的将军。”

    我不禁点点头。没错,的确那个时候的师父没什么作为,但并不代表他什么都没有想。相反那段时间他考虑了很多突围的路线还有计策,但正因为各有其弊端,所以师父才拿捏不定,也丧失了,最后的反击时机。

    不过这不是废话吗?要是我能预知未来,知道哪一边会赢的话,我早就将所有的筹码全部压下了。

    “无论是陆逊还是顾邵,末将都不认识,也无法建议主公选哪边更好,但末将认真觉得,孙权有一句话说的很对——王之道,是非人之道。你要坐的是天下第一人的位置,你不能再以棋子的眼光来下棋,”像是听见了我的内心话,高顺低沉的声音犹如轰雷的战鼓,震荡着我的耳朵。“你得把自己独立于棋盘之外,将自己视作唯一可以cao纵棋局的棋手。”

    高顺从腰间掏出一枚铜币。是四出五铢钱。

    五铢钱,是大汉王朝建立以来,据说从吕后时期就开始改造,最后由武帝亲自颁布法令发行的一直沿袭至今的通用钱币,经济是国家运转的命脉,一旦国家的命运出现了问题,势必也会影响到经济的稳定,直接具象反映出来的,就是钱币的价值。当初王莽篡汉时五铢钱的发行就一度废止了十六年,然而一百七十五年后的今天也没见得好到哪里去,说起来,还是先帝惹出来的祸事。

    先帝贪财,贪得厉害,只是皇帝并没有贿赂可以收,于是就将官当做货物来卖。只是靠买官当上官的官又哪里啃吃下这哑巴亏,于是他们就把自身的损失层层过档,转移给下面的老百姓,等到最后终于没有更加贫穷的人可以转移的时候,黄巾之乱也就爆发了。

    至于后来董卓入京以后就更加霸道,他毁金人铸无文小钱,凭空制造数以亿万计的五铢钱,大大抬高了市价,连一石谷都能卖到一担钱。但百姓们最后拿到的钱,却并没有因此变多。

    那时候受到小钱波及连累的长安和洛阳,每天都有人饿死,都有人吃人或被吃,失去记忆刚刚醒过来的我,也曾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如果那一天,我没有在王司徒的府上被师父捡回去,即使我没有被当场打死,恐怕此刻我早已成为滋养别人胃部的食粮。

    所以现在都很少能够看见人们用钱买东西了,钱币失去了信用价值,取而代之,是更加落后古老的以物易物。

    董卓乱搞出来的无文钱,是连“五铢”两个字都模糊不清的小钱,重量几乎比羽毛还轻,所以现在高顺拿出来的,是先帝最后铸造发行的四出五铢钱。虽然质量同样是被打了折扣,但总算是曾经能够顺畅流通的钱币。只是没想到高顺居然还保留着这种古董。

    “这是什么意思?”我皱眉。

    “如果主公还是拿捏不定的话,顺倒是有一个办法。”

    高顺忽然将四出五铢往上一抛,我看见铜币在阳光中不断翻滚着圈圈,在半空中折射出黄铜色的光线。

    光芒最后又隐没于高顺的手掌内。

    “四出五铢跟太师曾经粗制滥造的小钱不同,它只在一面铸有五钱两个字。”高顺冷静地说出非理性的话。“让上天做决定吧。如果顺手里的五铢钱,在稍后摊开以后,是铸有五铢的那一面朝上的话,那主公就去收服陆逊;反之,那么主公就继续在吴县本地的世族内寻找可以合作的对象,顾邵还是别的哪个谁,都没有关系。”

    我怔怔看着高顺的手掌,他的思维有点跳太快,我还没反应过来。

    “那么,主公希望是哪一边呢?”高顺并没有及时打开手掌。

    我的眼睛紧紧盯着高顺的手,但一个念头却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忽然冲开了脑海里重重迷雾,一瞬之间我豁然开朗,也顿时明悟了高顺的用意。

    “不用了。”我伸手抓住高顺始终没有打开的手掌,嘴角扬起。“谢谢!”

    其实当人们需要用钱币或者命运来替自己拿主意的时候,心中多半早就已经做好了决定,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及时看清。所以正确的答案,并不在于最后真正在上的是钱币的哪一面,而是你所希望出现的结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