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文武长官 (第1/2页)
工作,其实是一件很枯燥的东西,因为那意味着你每天都要做同样的事情。 但工作,其实也不是那么枯燥的东西,不管是在担当怎样的职位,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改变这个世界——只是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有一件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当每次看到师父和伯符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帅气模样时,其实我,是很羡慕的。我一直认真觉得,手握一句话便能决定千万人生死的权力,是一个男人最帅气的模样,也是我的梦想。 但。 可以决定多少人的生存,反过来,就意味着,必须得背负多少人的存亡。这,就是身为主公的业。 有多大的权力,相应的,就得承担多重的责任。 说白了,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不过是重复去做孙策做过的事,决定替补李术驻守皖县的人选,弥补他没有做好的错误。 文事的方面好办,张昭早已决定好了接替的人选,人我也带了来,只待会议完成便可以开始正式交接。问题是,这皖县以后,要由谁来驻军。 从吴县出发之前,我和张昭曾在吴夫人面前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一致认为,这次之所以在孙策骤逝之后,吴地会发生那么多叛乱,除了在挑选注定人员的方面有问题之外,太守可以这种军政一把抓的体制同样存在漏洞。 “当一个人的权力过大时,很容易就会滋生出不必要的野心。李术如是,十常侍亦然。”我记得张昭这么说的时候,似乎还若有似无地看了我一眼。“军政分离,虽说并不一定就能完全就能杜绝反叛,但如有另外一个相同权力的人在旁牵制,纵然野心再大,也得安分守己一点才是,再说两个人一起叛逆,总比一个人叛逆更难不是?”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哼,老匹夫,我还没来得及巩固这刚到手的权力,你就开始盘算怎么压制我了么。但别说我至少现在还没打算举起叛旗,就算我反了,你又能奈我何? “当然了,军政不可能完全分离,让两个人各自分管军政也并非没有弊端。当面临着各种态势时,两个人要做出共同决定的速度总比一个人独断专行慢,但子步依然认为,就目前的局势而言,军政分离,利大于弊。” “张大人言之有理,南宫亮附议。”我拱手附和,我当然会附和。 这个世界永远都是拳头大的人说了算,只有声音大是完全没有用的。我倒是很想看看,当未来图穷匕见时,你张昭子步,有什么办法可以制衡我? 攻破皖县的时候,我原本属意让实际上功劳最大的甘宁来担当驻守以及重组皖县驻军的重任,但当刚才我知道这个家伙以前也是水上一霸的时候,我就改变主意了。 正如当初孙策打算死都要把我拉到他的阵营里时所说,我最擅长的兵种是骑兵,唯一弱点是水战。无论是孙翊还是我,解决了李术以后,下一个要攻略的目标就是徐州,为偷袭许昌做准备。正所谓居安思危,虽然我曾在一旁观看过伯符打过一次水战,但我的水战经验仍然很浅,即使在徐州打不了水战,我也必须多收集一些可以打水战的人才。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 听完关于伤亡以及俘虏情况的报告,我环视端正跪坐在两旁的文臣武将们,说。“张大人所挑选的太守,是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人,我还需要一个人,来替我驻守皖县,镇守我的第二故乡。有谁愿意留守这里吗?” 然后,我看到了一幅很精彩的画面。 没有一个人应声。 你看着他,他看着他,他又看着那个他,全场大小将领二十多号人,竟没有一个人理我! 这下就尴尬了。 “没人愿意吗?”我皱眉。 摇头、摇头。 “为什么?”我难以置信。“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下一步是打算直接找曹cao算账的,你们这是都打算跟我去干曹cao吗?” 点头、点头。 “为什么?”我不懂:“你们跟曹cao有深仇大恨?” 摇头、摇头。 “所以那是为什么啊?”我快崩溃了:“说话!别老是给我在那里摇头又点头!” “因为将军不是兑现了诺言,在三天之内成功破皖了么?”太史慈举手。 哈?所以咧?这是什么理由? “所以,如果是老大你的话,说不定,真的可以攻破许昌。”周泰点点头。 “就当我们是想抢功吧。”吕蒙咬着牙冷笑。“老大,带我们去许昌吧!” 我呆呆看着底下这群战意高昂的弟兄,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虽然有点感动,但我还是想说:你们,都是白痴吗? 没错,我是兑现了战前三天破皖的豪言没有错,但这并不代表我就能必胜袁绍和曹cao啊!而且这次能够那么顺利完全是在各种因素的相辅相成下,我因势利导推动的结果,而不是靠我一人之力就能够完成得了的啊! 不过是打了一场胜仗,这些家伙就把我当成神了吗? “既如此,子敬倒是有一个办法,”坐在一旁的鲁肃快要笑死了。“那不如,就抓阄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