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圣旨玉玺 (第1/2页)
“你这样挟迫他真的没有关系么?”鲁肃看着我们的身后。 “如果刘子扬没有一展抱负之心,我南宫觉明不可能真的能威胁得了他。”我笑笑。 不用回头看我也知道,骑着马跟在我们身后的刘晔,面色肯定还是臭臭的,但我才不管那么多。“他实在是太过于文雅了,需要别人帮他下定决心。” 不但是他骑着马,我和鲁肃也骑着马,所有有马的人都有在骑马,因为我们已经踏上了班师回程的归途。 之所以这么着急回去,原因有几个。 其一,袁曹大战已经在黄河江边如火如荼地展开,正是适合我浑水摸鱼、火中取粟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虚耗在这里,不然错过了这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千载难逢的时机就糟了。 其二,是为了一点私心。除开黄月英不谈,我当初之所以会选择攻打皖县的原因之一,就是尽快解救华佗和步氏一族:解救步老夫人和步练师是为了让桃芝安心,解救华佗是为了至少让贾诩有替公瑾解毒的借口。 救人救到底,总不能把人从牢里放出来就丢在一旁不管,况且当孙策逝世以后江东局势不稳,外有山越侵吴,内有李术叛皖,我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 既然是护送,速度可就没有之前奔袭皖县的时候来得那么快了,只怕要走半个月才能回到吴县。 但慢,也有慢的好处。 “子义兄,”我转头看向太史慈。“弟兄们都出发了吗?” 除了是我手下的五名三千人将之一,太史慈同时还兼任着“飞将骑”的副将,正常的军事行动不用我cao心,所以我找他,通常是为了说“飞将骑”的事。 这次袭皖,我只带了一百“飞将骑”,目的也不是为了攻坚,而是在城破之后以最快速度攻占大牢,解救人质而已。听说他们根本就没费什么事,因为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刘晔就坐在衙门大牢仔喝茶,好整以暇地等待着他们。 至于其余的“飞将骑”,因为反叛的郡县并不只是李术一家,号称“江东四铁柱”的四位老将军的驻地竟也在同一时间高举叛旗。由于我订立的策略是按属分兵、同时出击,所以我把其余的两百名“飞将骑”平分成四队,助四位老将军一臂之力。 现在我已经击破了皖县,因此我把这最后的一百个“飞将骑”也打发出去打探那四位看将军的战况了,一旦他们平叛不力,我还可以分兵过去帮忙,也省得又绕了一大圈。 “大帅放心,”太史慈笑笑,只有他是称呼我为大帅的。“你的命令,他们哪敢不从,天一亮他们就出发了。” “觉明,”刘晔策马跟了上来,扔给我一块黄色布卷。“看看。” “这是啥?” 我展开手中的布卷,还没看两行,眼珠就突了出来。 “上面写什么啊?脸色那么难看。”鲁肃也凑了过来。 “这是真的么?”我转头看着刘晔,问。 “虽然我很想说,管他是真是假,只要有利用价值就行,”刘晔看了看鲁肃,又看了看我,耸耸肩。“但很遗憾,我并没有那种以假乱真的本事,这东西,真的是真的。” 这份布卷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东西,就是一份单纯的任命敕令,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重点是,下面盖上了皇帝专用的玉玺印章。 而这个印章鲜红的印刻上,缺了一个角。 “听说,孙老将军曾经洛阳的皇宫里得到过汉室的传国玉玺,”刘晔点了点玉玺印章的缺角,暗示这玩意是真的,之所以没有明说,是因为忌讳。他口中的孙老将军,说的就是这偌大江东基业的奠基人孙坚,而当江东人提起孙策的时候,则一般会说孙策主公。“后来孙策主公为了复兴江东向袁术借兵,所献祭的,也正是这个玉玺。”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袁术拿着这个玉玺在三年前称帝,在一年前被刘备剿灭,这玉玺自然落在了刘备手里。这家伙一向以汉室宗亲自居,表面上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保皇派,当然会把这玉玺上交皇室。 只是如今这个世道,交给皇室,跟交给曹cao,又有什么区别了? “曹cao啊,竟敢给我来这一套。”我紧紧攥着手中的黄色卷帛。 是个人都知道曾经高高在上的天之子,现在只不过是个连说话都不能任由自己的傀儡,特别是当圣旨上加盖了玉玺时,其实真真正正在圣旨上写字的,是隐藏在皇帝背后的那个家伙。对我,对江东来说,这个玩意,完全就是废布一匹。 但总有别的白痴当真,或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