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梦_第三十五章 应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应对 (第2/2页)

从南宁回来之后,周泽端召集了国社党的高层又开了一次会,通报了帝位的更迭以及可能带来的改变,然后稍微调整了一下整个国社党接下来的行动。现在的国社党主要还是依靠着四处办学的时机来拓展自己的势力,但是现在办学主要还是局限于教师数量的缺乏,所以如何扩大合格的教师人才成为一个限制着国社党发展的难题。

      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周泽端决定提前成立计划中的师范学校,并放宽师范学校的招生条件,尽快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小学教师出来,至于中学老师嘛,还可以暂时的拖延一下,不是那么紧急。在国社党的计划里面,桂林这座此时的省会只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学校就够了,一方面巡抚本人在桂林也开办了一些学校,另一方面想要在本任巡抚眼皮子地下做些事的话始终不方便,有暴露的可能。

      周泽端可是记得后世影响了一代热血青年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是被这个巡抚所杀害的,所以为了避免自己的同志无谓的牺牲,周泽端力排众议,让整个国社党在桂林低调发展,以搜集情报为主,以发展革命人员为辅。

      当然,除了桂林之外的其他地方就统统被国社党划到了自己的地盘里面,按照周泽端的计划,整个广西所有聚集人口超过三万以上的城镇都要有自己的学校存在,这个目标至少要在三年之内完成。而此时的广西所有人口也不过八百来万,再加上那些没有录入户籍的山民估计也不过一千万左右,所以整个广西此时超过三万人口的城镇并不会很多。

      除了提前成立师范学校之外,周泽端还准备把大学的筹建工作提上日程。筹建大学的话,硬件工程还比较好解决,毕竟去年周家的年收入就达到了三百多万两白银了,快赶上一个省的财政收入了。这笔收入除了拿出一百万左右供养军队,留下一百万左右继续发展实业,剩下的都可以投入到发展教育上面去。

      不过大学之所以为大,必须得有大师坐镇。现在开办大学可不是建好学校,随便请几个老师来就被人认可的,你还得有足够名气的专业教授。毕竟大学要培养高端人才,如果老师本身的水平都不够的话,那就成一个大大的笑话了。虽然周泽端身上有着教育系统,可以花费贡献值来给别人灌输大学教学所需要的知识,但是那个代价也是非常高昂的,就算以现在的大学知识水平来看的话,周泽端一年所获得的贡献值也只够给四五个人灌输。

      但是一个大学不可能只有四五个老师,而且周泽端还需要从系统里面兑换一些工业方面的技术,来增加自家工厂的技术积累。要不是周泽端时不时的从系统里面兑换一些技术出来的话,钢铁厂的精炼炉根本没法建立,军工车间的重火力仿制也根本无从谈起。

      但是大学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的最高水平,是不可或缺的。虽然说现在有外国留学这么条道路,但是现在出国留学所需要的花费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承受的。现在国内主要的留学方向还是日本,但是在周泽端看来,后世的日本高等教育固然在世界都算是一流,但是现在的日本高等教育比起欧洲来差远了,就连美国的高等教育在欧洲面前也只能算是小弟。

      日本高等教育看不上,欧洲高等教育又太贵,再加上高等教育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周泽端并不主张继续走外出留学的老路,而是准备把自己的大学建设好。但是现在整个国家都没有几所像样的大学,仅有的算得上大学的也就京师大学堂和天津的北洋大学以及上海的南洋公学,就连后世著名的复旦这些名校在现在也只是刚刚创立。

      现在要想从国内的大学挖到合适的老师的话,颇为困难,毕竟周泽端不打算把自己的大学办到广州那样的大城市,而不管是在钦州还是在南宁创办大学的话,对于那些大师来说吸引力都比不上那些大城市。而如果完全依靠自己的系统灌输来培养大学老师的话,一年只有两三个,就算后面每年获得的贡献值水涨船高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进渴。

      不过大学还是得办,毕竟以后的国家建设不管是工业方面,经济方面还是国防方面管理方面都需要足够的经历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考虑到现实情况,周泽端准备一手从外面聘任合格教授,一手准备好自己培养教授,双管齐下,筹建自己的大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