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梦_第五十三章 农业先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三章 农业先行 (第2/2页)

完之后,周泽端带着南宁大学部分农业和经济方面的教授学生一同下到农村考察,要想发展农业,首先需要对农业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不然任何的发展计划都只会成为纸上谈兵。

      将近两个月的走访调查,周泽端可以说收获颇丰。这个收获可不是说他走了两个月的山路人晒黑了,身体更强壮了。

      在这两个月当中,周泽端从南宁一路向西,先到龙州壮民聚集的山村,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地方特色,然后就是沿着广西边境,走白色,思恩然后东去桂林,到达桂林之后再一路南下,走梧州,玉林再到钦州,完成这次考察。这一路走来,无论是壮族还是苗族,周泽端都亲自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和对政府的需求。

      两个月的时间或许不够全面了解广西所有农村的生存环境,但是对于想要大致构建一个广西农村形象的周泽端来说也已经足够了。经过这次的走访,周泽端了解到广西的民族情况比较复杂,境内汉人差不多只有一半多点,而剩下的人口当中又以壮族为多,只不过作为广西开化最早的少数民族,壮族除了在某些节日习惯之外,跟汉人已经没有多少区别了。

      除了壮族之外,广西还有很多其他的少数民族,比如苗族,瑶族等。跟后世的少数民族不同,现在的少数民族大多在山上结寨而居,他们一面向往山下的汉民富足的生活,一面却惧怕汉人官员的欺压和剥削,这种矛盾的心理在广西尤为突出。

      总的来看,整个广西的农业还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桂北汉人聚集的地方,那边因为紧靠鱼米之乡的湖南,同时开发时间也比较久,所以拥有不错的农业基础。另外就是南宁钦州以及周边沿江地区了,这些地方因为地势平坦,且灌溉方便,年均热量大,多数能够一年两收,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收成。

      在考察完毕回到南宁之后,周泽端召集国社党高层召开了一个农业发展促进会。通过这个会议,国社党制定了近期广西的农业发展计划。

      这个计划分为几个部分,首先就是在每个县农业局下面都成立一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因地制宜的向辖区内所有乡村推广更高产的农业种养殖技术。其次就是在南部水热充沛的地势平坦区域全面推广两季稻种植,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实验三季稻的种植和推广。

      而在更为广阔的山区,除了政府出面组织人力物力修建一些小规模的水利设施之外,就是因地制宜推广特色农业生产。比如在适宜种植粮食的地方开垦出梯田,运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生产更多粮食。但是在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山区,进行水果香料等特色农业产业的推广,尤其是香料产业,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被周泽端视为为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

      只不过农业生产想要见到效果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这些计划都按照轻重缓急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的实行时间。比如最为紧要的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就被放到了第一位去实行,因为这项举措最为基础,同时也最能给更多数的农民带来切实的利益。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稳步前进,迎来丰收的果实。

      除了这些之外,传统的养殖业也在周泽端的计划里面。以前养殖业在乡村不发达主要还是因为农民自己都只能勉强养活,根本没有多余的物资去饲养多少家畜,而今年开始农民的口粮不再那么紧缺,对于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饲养来说颇为有利。

      只不过依靠这种小规模家庭饲养的话,想要达到为市面上大规模供应rou类的目标还非常遥远,所以周泽端在计划过之后,挑选了三个地方,跟原有的钦州养殖场一起,构成四个大规模的养殖基地,一边供应rou类,一边供科研人员们探索家禽养殖的技术,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有了优良的品种,加上广西优异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勤劳的劳动人民,周泽端心里坚信整个广西的农业一定会在未来几年迎来一个较大的发展,为自己国社党的发展壮大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相信再过几年,整个广西就能从目前的勉强满足自身粮食需求的局面发展到能够为外省提供粮食支援的农业强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