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梦_第七十四章 狂揽两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四章 狂揽两省 (第2/2页)

金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一些同时拥有铝材的轻便和钢材的强度的金属开始出现,只不过性能方面跟周泽端要求的还要差上一点,暂时还没有被运用到飞机制造上面。

      除此之外就是最为振奋人心的青鸟式飞机的成功试飞和改进型号青鸟一型的正式服役,让国社党军队有了空军的编制。泰山牌卡车的上市也是重中之重,这表明两广地盘上有了完善的汽车制造技术,同时对周泽端来说也意味着南方工业集团已经可以不再需要他输血而是自己生存了。

      文教方面,今年南宁大学毕业了第二批学生共计四百多人,照样跟去年一样被政府部门和各大企业瓜分一空。经过一年的时间,这些有着丰富理论知识的人才开始在各自的岗位之上迸发出多彩的光芒。

      除了这所最高学府,钦州师范也正式更名为钦州师范大学,在继续培养初级教师的同时也开始了高级教师的培养。为了让这座师范大学更名正言顺一点,周泽端更是从自己那有限的贡献值当中扣出一部分,来为师范大学培养出了几名教育学方面的教授。

      除此之外,钦州的海事学堂也被正式更名为钦州海洋学校,除了原本的船舶设计与制造方向和航海方向之外,还新增了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开发等与海洋和航海息息相关的专业,旨在为国社党培养更多的海洋方面人才。

      除此之外,国社党还新成立了两所高等学堂,一所是位于南宁的南宁卫生学校,主要培养医生和护理人员,暂时由南宁公立医院的院长担任校长,同时医院里的医生也在学校当中担任着教授的职务。同时在广州,合并几所西式学堂之后成立了一所广州公立大学,只不过这所学校的师资要比南宁大学差上不少,除了少量居住在广州的大师教授之外,就是从往届南宁大学优秀毕业生当中挑选了十来名担任助教。

      基础教育方面同样成绩斐然,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接近8成,只不过这个数字再要往上推进就很难了,毕竟现在国社党的财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而一到了中学阶段,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就陡然降到了两成左右,主要还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父母严重已经是大半个劳动力了,家庭里很多生机都需要他们来承担。要想提高这个年龄段的入学率,不是单单依靠多办学校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当然这些数据主要还是在广西,广东的人口统计尚未完成,所以无法得出合适的数字,只是广东的底子比较好,所以今年国社党也只是普及完成了县城以及小学和中学的建设工作,剩下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和缓慢的发展。

      不过这个数字在整个中国都是非常惊人的了。其他地方在军阀的统治之下,基本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教育投入,毕竟在这些军阀看来,最为重要的还是如何保证自己的枪杆子。以北洋的袁大总统为例,虽然看上去那十几个师的部队看上去很威风,但是维护他们所需要的花费只有袁大总统心里才清楚。

      以北洋占据北方富饶之地也方能承担十几个师的部队编制,国社党能够在承担八万人左右正规军的同时还能搞基础建设,还能发展教育,周泽端有些想不通,难道北方的袁大总统就这么挫么,在他统治北方期间治下的工业和教育交通等基本没多少发展,少量的发展也是民间资金自发投入的。

      不过在得到北方的情报之后,周泽端算是稍微了解了一下袁大总统的包袱有多大。首先,在清帝退位的时候,袁大总统是给隆裕太后承诺了一份每年400万银元的优待政策的,也就是说每年北洋政府都要拿出400万来供养皇室,单单是这400万在周泽端这里就可以编练出两个15000人左右的师了。

      除此之外,更为大头的是满清政府跟国外签订的那一系列的赔款。从1840年开始,到1895年这段时间,满清在对外战争当中一败再败,那是签下了无数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除了划分租界,开放通商口岸之外,还伴随着大量的战争赔款,其中庚子年的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和甲午的两亿两白银至今尚未还清,北洋政府为了获得列强的承认,那是对这些不平等条约全盘接受,所以北洋政府每年的收入当中一大半可能都要用在清偿外债上面,也难怪整个民国前期国内重工业甚至在倒退着发展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