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梦_第九十一章 新态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新态势 (第2/2页)

后达到的成绩。其中两广的涨势最为惊人,分别达到了1500万和1600万,比起民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可以说接近增长了一倍。

      在交通建设方面整个1916年西南七省也是成果颇丰,在周泽端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七省会议建成了南宁通往昆明和贵阳的公路,昆明通往贵阳的公路,成都通往昆明和贵阳的公路也修了一小半,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简易的公路,就连后世国道的标准都达不到。但是就是这些简易的公路,也能够承载柳州汽车厂出产的泰山牌卡车在上面畅快的通行了,极大的提升了几省之间的物流速度。

      不过这个年代的公路货运还比较欠缺,而且以中国广阔的领土范围,铁路运输更为重要一些,所以国社党对于铁路的修建一直都是不遗余力的投入着。截至1916年年底,国社党地盘上通车的铁路一共有南宁到广州,南宁到贵阳,广州到韶关以及南宁到百色的铁路。

      在年底,了解了西南七省铁路修建情况之后,周泽端跟多为铁路专家商议之后制定了一个西南铁路五年规划,计划到1922年完成西南各省省会城市之间的铁路连通工作。其中南宁到广州的已经完成,长沙到南面两个省会的也完成了一半左右。

      为此,在接下来五年之内,周泽端计划完成原粤汉铁路,川汉铁路以及滇桂跌路的修建,至于成昆铁路,这条铁路的施工难度较大,周泽端打算放到占领全国之后再集全国之力来完成。不过成都到南宁的铁路大致线路还是被规划了出来,先走成渝线,然后走贵阳到重庆的铁路,再南下通过贵阳到南宁的铁路,这样的话虽然不能每个省会城市之间都直达,但是也基本实现了铁路的全覆盖。

      只不过要想完成如此众多的铁路修建计划,经济上的压力那是非常巨大,现在国社党修建铁路的成本因为材料和人工全部都能够自给自足的缘故,降到了每公里1.8万元左右,而单是一条川汉铁路就达到了2000公里以上,也就是说单单一条川汉铁路就需要投资超过3600万元,而且因为川汉铁路中间地形复杂,估计成本还要比这个更高一些。

      根据南宁大学经济方面的专家估计,明年因为社会的稳定和国社党政策的促进,整个西南七省经济会取得20%以上的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将会达到一亿元左右、但是就算完成一亿元的收入目标,到时候国社党的开销也变得更为惊人。

      现在的国防军陆军拥有21万左右的正规军,每个士兵的军饷一年在七八十元左右,再加上生活物资和武器装备的投入,明年的陆军军费开支至少就要2500万左右,而海军明年计划建造2艘珠江级战列舰,2艘钦江级巡洋舰,这里又是三四百万元的开支,这还是现在的钦州从钢板到锅炉到火炮全都能够低价自产的缘故。

      也就是说明年国社党单单军费上面的开支至少要3000万以上,但是开支除了军费还有政府雇员工资和教育支出这两个大头。现在西南七省没有包括川边地区,但是也有着700多个县,这700多个县里面每个县至少要有100名政府雇员,其中两广地区甚至每个县的政府雇员达到了四五百人。这样一算下来,七省联合会议至少要供养接近10万名政府雇员,以每位雇员平均100元的年薪计算,这又是一千多万的开支。

      上面的政府雇员里面是没有包含老师,而包括教师工资在内,明年西南七省的教育投入至少需要1500万元,再加上一些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明年能够留给铁路修建的预算不会超过2000万元。2000万元这个数字看起来不低了,但是周泽端所规划的铁路可不仅仅是这么一条。

      除了铁路之外,公路运输也需要加强,因为在推出了台山牌载重卡车之后,柳州汽车厂终于推出了自己的中型客车,这种客车使用柴油机为动力,作为公交车使用的话能够容纳三十人左右,在市区能够跑出二三十公里的时速。

      自从这种卡车推出之后,周泽端率先在南宁和广州成立了公交公司,并分别在两个城市开设了几条公交线路,使得两座城市的市民体验到了公交车这种新生事物的魅力。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因为老式街道比较狭窄,所以很多地方公交车不得不选择绕行,考虑到以后汽车会越来越多,国社党的政府官员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城市改造的事情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