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文化 (第2/2页)
条件之下,整个国社党政府统治区域内的报纸数量没有像北京上海那么夸张,随便一个人,只要找几个有点名气的文人就可以办一份报纸。不过国社党地盘上的经济发展不错,限租令等保障基层民生的政策实行下来也使得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报纸的销量都要比北方好很多。 报纸的生存环境不错,所以国社党地盘的报纸数量还是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这些存活下来的报纸都有自己的特色,信息质量也有所保证。周泽端在这些报纸上就发现了一些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消息。 比如现在的一些报纸,依然采用的是语言更加简练但是理解起来较难的古文形式,而另外一些报纸则是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来进行表达。两者看起来好像只是代表了不同的写作习惯,但是在现在可是代表着不同的思想方向。 在这些报纸上周泽端发现了一个自己都要忘掉的事情,那就是新文化运动。 这个运动的发起人主要是胡适、李大钊等人,所提倡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两种思潮,而最为结合现实的,就是提倡用白话文进行写作。来自后世的周泽端自然能够理解白话文写作的好处,那就是能够让文章更加通俗易懂,降低了文化普及难度。 但是这个年代的很多人并不赞同这个思想,在他们看来文化这种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所拥有的,让他们像平时说话那样写作,岂不是把他们拉到了跟那些凡夫俗子一样的程度了吗。 作为对抗,这一排不仅宣扬古文写作,同时宣传尊孔复古,大力倡导古礼,同时继续把孔子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子之上。而这股力量的代表人物,就是周泽端的便宜老丈人老袁。 老袁推行尊孔复古,完全是出自他那不可告人的私心,他想要在世人心中树立古礼不可动摇的地位,从而让人们接受他登上皇帝宝座。同时北洋的力量大多来自前清官僚,在这些人眼中孔子还是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老袁如此作为也是为了在北洋内部寻求最广泛的支持。 看到文化界的这种对立,周泽端沉思了起来。文化从来就不是独立的事物,它跟经济和政治等都息息相关。作为思想的外在表现,文化在一个政党的政治生活当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之前周泽端是没有注意到这种文化界的冲突,说起来还是他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经济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方面,但是现在既然发现了这方面的缺陷,那么就要及时改正,避免国社党内部出现混乱。 在跟一些国社党高层交流过之后,周泽端与11月下旬正式召开了国社党内部大会,讨论国社党在文化方面的工作方向。 首先,周泽端肯定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德先生和赛先生是需要被肯定的,是能够给中国带来前进动力的。同时用白话文书写的习惯也应该提倡,但是提倡白话文也不代表就要消灭古文,作为我们的文化传统,古文也应该被我们发扬光大。 会议最后,国社党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方案。首先,从明年也就是1918年开始,国社党范围内公开发行的所有报纸都必须采用白话文表达,同时正式以政府政令的方式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 同时提倡的,还有思想上的解放,比如提倡婚姻自由,提倡唯物主义,提出一个优秀的现代人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反对包办婚姻,反对封建迷信,反对一切把个人意志强加给他人的行为。 当然,提倡新文化也不代表着全盘否定旧文化,在传统文化当中的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友善他人,邻里和睦,助人为乐等优良传统同时也出现在国社党命令提倡的范围之中。 国社党的宣传机构可不是一般的强大,不仅有着自己旗下的各种报纸,同时还有着无线广播,把这些提倡传播到国社党统治下的各个角落。通过这次的行动,国社党开始在文化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整个华夏又一次见识到了国社党的力量。 不过对于国社党方面的重视,北洋方面就要显得冷落的多了,整个北洋在黎元洪下台,冯国璋继任大总统之后,又一次开始了内部的争斗,而且还是两个北洋大佬之间的直接争斗,根本没有时间去理会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只有一班穷酸腐儒和山东孔家那帮人在北方一阵狂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