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之梦_第199章 成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 成长 (第2/2页)

不过周泽端对铁道部的队伍非常有信心,毕竟后世中国在落后那么多的情况下都能够搞出世界瞩目的高铁工程,而现在列强都刚刚开始起步,中国已经有了迎头赶上的资格,相信有着他的帮助,铁路的提速工程技术储备将很快完成。到时候整个中国的铁路运行速度提升一倍的情况下,整个国家的人员物资往来将会更加频繁,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将更加充满火力。

      而除了工业方面,到今年中国的农业也取得了非常巨大的发展。虽然农业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已经从国社党立国之初的70%下降到了40%左右,但是农业经济的绝对数值却在这些年当中稳步提升。

      最为关键的粮食产量上面,1925年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2亿多吨,比1921年多了5000多万吨,增幅达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能够取得这样的增长幅度一方面是因为良种和肥料开始慢慢从南方推广到北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正在逐渐开发出来,而且目前只开发出三分之一不到。

      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之下,国社党政府终于敢大声宣告中国政府已经基本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在口粮上面再也不会出现以前那样的窘迫局面了。而在前清时期,整个中国9成左右的人可是都有过挨饿的经历,进入民国这种局面也没有多大的改善。但是从国社党解放全国到现在不过七年时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已经翻了一倍左右。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年的口粮从以前的平均不到300公斤变成了现在的接近400公斤。而因为分配比例的极大改变,农民从土地中获得的收入从以前的四五成增加到了现在的七成左右,可以说普通农民实际收入的提高幅度还要大于粮食产量的增加幅度。

      而根据周泽端的估计,中国的粮食产量的增加在不出现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还会持续大幅增长个十来年左右,一直到这个数字增加到3亿吨左右,一直到杂交水稻的出现才有可能打破这个数字。不过在全国稳定之后,中国却是迎来了一阵人口出生的高峰,而一旦人口的增长率超过了粮食增产幅度的话,人均口粮就将下降,所以周泽端对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人口增长也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不过总的来说,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因为良种和肥料的普及缘故,超过8成的农民都基本脱离了贫困线。这些农民家里开始有了余粮的出现,甚至绝大部分农民都可以把每年的收成卖掉一小半,然后用来购买一些生活所需的其他物资。

      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开始发生改变,种粮不再是农民的唯一选择,一些交通比较方便的农民开始种植水果蔬菜等价格更高一些的农作物,同时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养起了三两头猪,一群鸡鸭,用以改善自家的生活水平。

      当然,农村发展的推动力之一来源于愈加稳定的化肥供应,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花费产量达到了180多万吨每年,其中主要以氮肥为主,磷肥和钾肥产量较少。不过目前的产量还是太少,毕竟全国十几亿亩耕地,这180多万吨的化肥产量平均在每亩地上面也就是个一两公斤左右,远远不够满足全国的农业需求。

      总的来看,经过了一五计划之后,全国上下的工业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中国建立起了绝大部分的工业门类,工农业产值也达到了世界前列的水平,仅次于英美两国。只是因为人口较多的缘故,所以在人均收入上面刚刚处在列强各国的尾巴上面。

      其中钢铁产业和机械加工产业上,中国已经处在了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在这些产业上中国已经可以说不输于任何国家了。同时原本薄弱的化工产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一批基础的酸碱工厂和化肥工厂等纷纷投产,填补了国内化工市场的空白。

      而在原本就基础不错的轻工业上面,中国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全国轻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2倍左右,产值增加了3倍左右,新增就业人口上千万人,有力的推动了全国工农业产值对比的变化。

      但是,仅仅是一个五年计划还是不够,国内有很多行业还在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不足与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国社党政府来说,下一个更加深入的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势在必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