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慧眼如炬闻焕章,大义凛然宗汝霖【5k大章,求订阅】 (第2/2页)
萤虫比皓月,差的远了。再是惊怒气愤也无计可施。“只可怜那无辜的百姓,万千条‘性’命要与贼寇一起化作粉齑。” 简单的一句话,现如今的梁山泊在东京城的大佬们眼中,已经化为一只垃圾桶。什么样的垃圾都可以尽情的扫进去,反正不日朝廷大军就将压到,那一切皆会化为粉齑。而扫除了垃圾之后,那齐鲁膏腴之地,干净整洁的地面,岂不是由得他们来勾画? 如此,那数万个甚至更多的寒冬腊月里逃到水泊边吃粥的百姓,在他们眼中怕就都是那不值一钱的‘垃圾’。 徐京不蠢。他领会到了闻焕章话中更深刻的一层寓意。心中怒不可遏,面上满是黯然。 当今天子‘性’情轻佻,自继位以来,奢华无度,挥霍巨大,好声‘色’、爱狗马、土木、祷祠、甲兵、‘花’石靡费之外,且岁赂北虏银绢以百万计,国库钱粮早无先帝在时的丰厚。常年秉国的蔡京,专权怙宠,蠹财害民,坏法败国,奢侈过制,赇贿不法者,而至今活的滋润无比,盖因为他赚钱有方。而蔡京想要一如既往的得天子重任,这钱财上便必须禁得住天子的开销。此乃前提也。 括田所乃是撷取钱粮的利器。然其危害之大,世人皆知。杨戬明白,蔡京亦是心知肚明,不然他便不会只择富庶之地施行此法了。 可如此恶法施展于民间,时日一久,官民矛盾必然尖锐。怨气充塞,上干‘阴’阳,盗贼滋生,人心携贰,天下便就要多事矣。故那‘怨气’总是需要一个释放的。就如老赵家过去百年里所面临的百多次农民起义一样。 北宋时代的儒家还没‘堕落’到明儒的地步。还做不出义正言辞的说要百姓‘安安饿殍’的脑残之言来。不管是蔡京一流,还是内廷的杨戬、梁师成,人人都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的道理。 “效尤奋臂螳螂”才是百姓们在走投无路时候爆发出的必然反抗。 那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后,社会大变革就必然会发生。这放到古典封建社会,那就是农民起义;放到封建社会末期,那就是资产革命;有矛盾就要释放,提前释放总比积累最后,来个‘玉’石俱焚要强。 赵宋立国来的百多次农民起义,叛逆总数额大的惊人,但他们分成了百多次来爆发,而非一次暴起,那结果就是癣疥之疾,无伤国本了。 这个道理,北宋朝堂一干大佬们未尝总结的到位,可却都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中国可是世界上史书传承最详尽的国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李二的这句话半点不假。 而能在老赵家的朝堂上‘混’的风生水起,除了高二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幸进之辈,蔡京、郑居中、刘正夫、邓洵武,乃至内廷的杨戬、梁师成等,哪一个不是聪明绝顶之人? 脓疮是早点挑破的好。 如此在朝堂各方势力的默契配合下,共同使力,方才有了现下梁山泊外的这一幕。 那效果便是,伴随着年末的临近,梁山泊外汇聚的难民不见半分的减少,反而是源源不绝到来,竟然有越聚越多之势。 山寨每日用以熬粥的粮米开销已经增至千石,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虽说对于梁山大寨里的储备而言是不值一提。但却叫大寨里的摩尼教一干人看的目瞪口呆。 梁山泊的富裕他们人人尽知,却总没有亲眼看到来的感触深刻。 上千石粮米啊,还有柴薪、煤炭、衣被,甚至是相配的‘药’材。‘花’钱如流水,是方天定一伙儿,近日中对梁山泊记忆最深刻的一个印象。 上一区里,宗泽住处。 学堂早已经放假,宗家父子在忙过期末考试的成绩评核后,迎来了一段难得的休息时间。以至于家中这用餐的时间都有了改动。 午时末刻,也就是临近下午一点的时候。刚要用饭的宗泽听到外头有人叫喊,宗颖放下碗筷,忙奔出去相迎。却见是他家的老熟人——梁山泊专管上一区一应人等吃穿用度发配的张力,领着一陌生的壮实军士,在‘门’外恭候着。 自从宗家父子都在学堂任职后,宗泽一家在上一区的地位是日益高涨。但凡被梁山泊人撞上,都要问候一声先生。那在学堂任教的好处不仅只是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加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