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9 荣耀之始 (第4/4页)
着的右手扶她坐下,耐心地一一回答,好半天她才收了泪,父子俩不由得大松一口气。 萧律这才上前探了顾翀的脉,“不错,虽然有些小伤,不过处理及时,没有太大后患,若可以,多饮些虎骨酒或擦在伤处,以后阴雨天不会难受。” 顾辞一听就知道有风湿的可能,立刻吩咐四春酒庄以后一半的虎骨酒都送去北关,“三嫂怎么样了?她怀相好不好?” 毓仪嗔了女儿一眼,“好啦,别cao这么多心,让翀哥儿把那个野人送走,今天在东宫好好陪你半天行不行?” 顾辞嗫嚅一下,还是提出抗议,“娘亲不能这么称呼他们,毕竟是来和谈,我们也要尊重人家的习惯。说不定人家看我们用马拉车,还觉得暴殄天物呢。” 毓仪愣了一下,点她脑袋说,“行行,那你说怎么称呼他们?” “他们可有建国?或一族统称?”顾辞问顾翀。 “这倒没有,我提议礼部称其旧名‘肃慎’,江格觉得也不错。” “这个江格能明白此名字的由来?” “当然,他学语言非常快,已经能聊天了。” “哦。”顾辞本想问他们和高丽那边是什么情况,想到袁懿的交代,还是忍住了。 顾翀没呆多久,和萧律一起先出去解决江格,毓仪抱着六六去慈宁宫给太后报信,顾辞重新洗漱一番,好好地安排了一顿午膳。 *********************** 是夜,顾翀和萧律在东宫书房里,看着一幅新舆图目瞪口呆。这是袁懿根据顾辞所画的欧亚大陆版图自己重新绘制的,标注得很详细,但今天和他俩谈的重点是如何遏制罗刹人,并稳固整个北方广漠的冻原。 顾翀本来想的只是余下几十年和妻子一起戍边,或在鄂部彻底不成为威胁后,去南方尝试林海游击,哪怕安东水战亦可,却不想太子的胸襟已超过世人许多,激昂万分地细细看起舆图来。 萧律神色复杂地看一眼这两个意气风发的男子,他向来不喜穷兵黩武,阿鸾更是个柔弱性子,但太子依然把此事提出来,倒是不知有何理由。 袁懿歉意地看向萧律,开始娓娓而谈,给他们说了罗刹公国和西突厥鄂图曼的情况。罗刹各公国尚未统一为顾辞说的斡罗斯帝国,鄂图曼即为奥斯曼帝国,只是目前都尚未壮大。 “都说天下之大,可地就这些,我们少一块地,别人就能多一块地,不能不占。唐灭突厥之后不曾移民实边,终养大蛮族,引来羯夷之祸。”然后静待两人的反应。 “鲜卑荒野太大了,即便能打下来,补给和垦荒都做不到。”顾翀消化完他说的情况,严肃地应答。鲜卑荒野就是西伯利亚。 萧律点头,补充道,“罗刹国为何要往东扩?他们的防线重点应该在南或西。我们这就开始御敌于外,虽有占先机的便宜,但会否过于激进?” 这些自然也是袁懿的顾虑,不过他对于小丫头的话更为信服,这几天一直在根据前人的经验研究和完善这份舆图,已经有了眉目。 “我们的防线确实没必要如此铺开,以目前的军备,踏平鲜卑荒野只是时间问题。但为了遏制罗刹国东进的可能,防线也必不可少,位置可以选在这儿。” 袁懿拿笔点上朱砂,在横亘山,现代的乌拉尔山,画了一道,“只要能扼守横亘山的主要关隘,不需太多兵力即可守住以东的鲜卑荒野直至海边。” 顾翀的眼光更为明亮,“从此处往南得打下月即别,驻军西域,与大食隔着红沙漠与卓章海相对,再守住葱岭,此线以东都是大虞疆域!”卓章海即为里海。不得不说,如果真能做成此事,大虞未来两百年内不会再有西线战事。 萧律提醒一句,“然补给和粮草仍是最大问题。” 这么广袤的疆土要打过去,粮草可没办法运这么远。即使托了水运的福,眼下的北关也只能从抚顺城调粮,长江最后一个码头在乐陵城,之后直至入了吐蕃都没有合适的地方,黄江在靖西城拐往西北的河套地区而去,这些都极大的限制了军队继续推进的能力。 “这是后话,即便我做不成,也会让后人知道其重要性。但目前来看,罗刹国这个威胁何时扩大到横亘山,我们尚未可知,是否有必要派人去探一探?” 袁懿跟他们说这些不是为了纠结粮草,这些问题会用南线的作战来解决。他只是有一点始终想不通,为什么罗刹国会这样扩张。顾辞不明白,现在邀这两人集思广益一下,能不能看出原因何在。但这话要怎么说,才能让人不关注在他如何知道‘罗刹国会这样扩张’这一点上呢? 还是老谋深算的萧律先反应过来,“罗刹周边地区,例如大秦(意大利)佛郎机红毛夷等都是近海国家,他们的航线发达,财富皆从海上而来。罗刹国却是完全的内陆国家,想来国势一盛,必定会抢占出海口。最近的是北部瓦兰海,然冰冻期长,并非良港。西南本都海次之,有拂菻国扼守入海口。往南须跨过整个月即别地区,战线太长。若几处均不可控制,只怕会往东而来。确实有必要去查探一番。” “北边如此宽阔的海岸线无可用之处?”顾翀好奇地问。 萧家毕竟经营海军已久,这些信息萧家人皆知,“北边一线海域皆为冻海浮冰,行船不易。如果罗刹国穿越鲜卑荒野至海参崴,即可得一不冻港。” “海贸利润之大,阿鸾也有心重启。”袁懿相当信服萧律的判断,考虑到顾辞心心念念的造海船,不由失笑。 “不急,慢慢来,国力不盛则海运风险太大,何况海船不易造。”顾辞的标准可高得很,萧律想到安东工巧阁的海船师傅们现在还纠结着各种钢材和造型试验数据,也跟着笑了。 “即便有了海运,也解决不了粮草问题啊!”顾翀念念不忘拿下辽阔西域和整个北疆的宏图。 “我朝粮草确实不足以支持大军远征,原因之一自然是运力,而根本原因是产粮地不足和产量不高。但在柳陵城以南,皆是盛产米粮之地,”袁懿点着地图南边的几处正色道,“交趾(越南)暹罗(泰国)骠国(缅甸)真腊(老挝)高棉(柬埔寨),若是拿下一两处,百年内虞朝都不会缺粮。” 萧律叹慰一句,“后生可畏啊!” 顾翀目光灼灼地看着整个中南半岛,“池伯父和段将军定愿为皇上开疆辟土!” 袁懿笑着说,“这边不同,边境本就只有小打小闹,而且大多数人对大虞观感极好,向往中原文化,即便打也只针对某个不服的部族,而非一定要灭国。西运河一旦贯通,阿鸾就准备入驻柳陵城,先开始边贸。” 顾翀与有荣焉,“meimei真厉害!那会老二也回来了吧?” “快了,今年过年回来,应该就不会走了。” 萧律问,“你准备让谁去柳陵城?让阿鸾派柏舟也一起去。” 袁懿沉思一会,“这事我需要再考虑一下,不一定让顾家人去。”他想派一个身份上能压住段昂,却又不会对战事指手画脚的人。顾家携北关大胜之威,如果西线顾尧再拿下,哪怕放个最没出息的顾家人去南边,也会让段昂和皇帝不安。 萧律挑了白眉一哂,“那我就直接跟阿鸾说。” 顾翀倒是无所谓,meimei已经是太子妃了,虽然皇帝还是很喜欢阿鸾,太子也志向宏远,但顾家也一定要防着功高震主,能不争的功劳就不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