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8 国民待遇 (第2/3页)
的苗头,尤以鲜卑后裔党项人为首,然而更为彪悍的匈奴铁骑把他们踩了个遍,接着定朝大军过境当了英雄,流官驻军,通商移民,把他们牢牢控制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体系里。济朝的疆域收缩也没有斩断这条黄金通道,只是让各处古城重镇形成实质上的自治而已。即便游牧民族凭借军事力量不停侵扰,甚至有某些部落出现了杰出人物一统某区域,比如畏兀儿、叶尔羌、月即别等,但在重要地区掌握经济命脉的还是亲中原文化之人,或根本就是汉族后裔。他们像不倒翁一样,在政权势力更迭中屹立不败,庇护着西域的异族平民。虽然客观上也让西域各国力量壮大许多,但他们所代表的汉文化影响力和包容力也得到西域民众的认可,汉商向来是首选的交易对象,中原王朝也永远是他们遭遇强大敌人时第一时间求援的救世主。因先帝暮年对匈奴在国境之外的动作采取绥靖政策,不论是畏兀儿、哈萨克还是叶尔羌,被匈奴占了都未发兵相助,当时还是太子的袁懿力争之下,派出斥候打听消息,救助汉人,联合反抗匈奴的残部,没有太多实际行动。因此,党项人所控制的敦煌受到威胁,除了向大虞求助,还打算北上越过金微山,联系蒙兀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乞雅惕部。 东北的渤海国曾在唐罗战争后分崩离析,其贵族有遁留东瀛不归者,也有南投高丽反新罗者,高丽的陕溪太氏也是渤海国后裔之一。后来定朝趁虚而入,连东北带高丽一起拿下,整改为东丹道,统辖辽东,渤海王室迁入齐安城,采取同化政策,使渤海文明得到保护,也让道佛教得以扎根,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少数不愿归附的渤海国掌兵者一部分西逃到达赉呼伦湖成为羯夷八部中的郁伏都部,还有一些北退回更荒凉寒冷的伯力一带,称为黑水靺鞨。他们腾出来的这一大片冻土不好开垦,定朝没有大举移民戍边,原来在鲜卑荒野上生活的鄂部才有机会南下。在济朝的无为之治下,郁部伙同其他羯夷部落在边境打草谷很活跃,伯力一带的靺鞨忙于扫荡附近小部落搞统一。等大虞把羯夷狠狠收拾干净后,暂时只推进了一部分边界线,余下的广漠给了蒙兀人壮大的机会,被袁懿标注为库伦城的地方已经发现他们的踪影了。 这些年鄂部与虞朝互通,不但经济上依赖汉人,连治病救人更见效的道佛教都发展了大批信徒,尤其明显的是娶了汉人女子的几个头人实力发展迅猛,族人的生活比其他人好很多,招致保守人士的妒忌和中伤。保守派不甘没落,以‘光复’萨满教为纽带,想联合渤海国搞分立。江格应该没什么能力压制保守派的躁动,因为他自己的五个妻子中,有两人属于保守派。 针对以上情况,枢密院既定的战略是联合敦煌等重城的汉人和叶畏残部,争取与党项人合作,守住河西走廊一线,警惕乞部的来意;此外在稳固六诏的情况下,利用宗教矛盾分化吐蕃,争取在冬季前能遏制住吐蕃和匈奴东征的脚步,让西域有喘息的机会;派人试探性地接触一下月即别有没有合作可能。 目前争论的焦点在于,第一,是否将兴庆和西宁的防线推进到河西走廊最东端的武威,以发挥火炮的防守优势;第二,是否让镇北军西移,和靖西军一起应对乞部的侵略性,这样的话,刚复立的渤海国泰半要靠鄂部去应付,是不是心有点大? 幸好南方和海上传来的消息还不错,安东海军足以应付。与流鬼国通航后,皇家盐厂已经派人去考察在那儿开展盐业、渔业和皮毛养殖业的可行性,应该能很快开始互贸,他们本身也有一些与汉族相同的文化,如‘死解封树,哭之三年’,‘弓箭与中国同’值得拿下。苦兀岛和虾夷岛的地理位置对于大虞解决渤海国问题很有帮助,准备即刻驻军,直面伯力。 虞船的第一炮在对马岛打响,直接炸碎了红毛夷的基地和两条船,只余一条船放了七八人去奄美岛报讯,余下俘虏等着从西贡的红毛夷人手中换赎金。济州岛的波秋歌军与虞军顺利交接,退往先岛等待下一次换防。明都跟李氏军合兵,率军南下,越过汉江直*小新罗占领的伽倻地区和金州城,与上岸的安东海军合围,拿下小新罗。其他继续出发的安东海军先下奄美岛,红毛夷人不敢再抵抗,交钱赎了几人,一溜烟逃了。收复琉球的虞军向东瀛出发,在鹿儿岛、冲岛、中京递交国书,拿回大隅岛,立碑据点,安抚汉商和见过琉球国王察度之后,在先岛和澎湖与波军换防,全面接管东海海域。再前进到崇明岛时,伊比利亚军与先遣到达的波军爆发冲突,虞军打出第二炮,也给伊军留一条船,占领崇明岛。下一步就是解决西贡的红毛夷,再北上支援安南李部。 安南的陈日礼和他的前任一样,是个不理政事、成天享乐的昏庸君主,失去支持他的大将陈吾琅后,面对百官和陈姓宗室的压力,设伏尽诛陈族人,毒杀王太后时失了手,被其逃脱。王太后死前揭露他的身世,实乃一杨姓优伶之子,其母孕时遇王叔恭肃王陈元昱,‘悦其艳色而纳之,及生,以为己子’,于是‘杨日礼’姓了陈,被恭肃王当亲儿子来养。彼时的陈朝国君是恭肃王之同母弟弟陈裕宗,无子而逝。脑积水的王太后认为恭肃王作为嫡长子本该身负历史重任,却悲催的成了一个不能继位的酱油龙套,让小儿子当上了皇帝,再把王位送回大儿子家也是应有之意。偏偏王太后的两个儿子都没有亲生的孩子,为了让皇位保持在自己家里,选择性忽略陈日礼的血统问题,支持他为王。现在养虎为患,陈日礼几乎杀光陈族人,自以为大权在握,强硬地要改回杨姓。在大虞的影响下,群臣不打算从所剩无几的陈族人里再选个新帝出来当摆设,纷纷归附李族,一路为南军北上大开方便之门,安南一统指日可待。 眼下虞军与红毛夷在西贡对峙,安南百姓被当作人质。波军退至柔佛,等待虞军和三佛齐、柔佛商议驻守龙牙门的结果,再确定自己在南亚的据点。有消息说波军与伊军展开谈判,准备借虞朝之手打跑红毛夷,联合波罗,跟大食人争夺朱罗的港口。 *********************** 这些情况让顾辞忧心忡忡,送袁懿去和枢密院开会后,自己在小书房冥思苦想。 党项、靺鞨和乞部是不是西夏、辽金、蒙古的前身?他们的崛起会不会重蹈另一个时空的屈辱历史,开启汉人被奴役的篇章?即便有明一朝的灿烂也挡不住狭隘封闭的满人毁掉华夏文明的根基,被西方列强远远抛在身后! 一定要加重外族人对华夏的认同感,消弭内部民族对立情绪,把农耕民族和这些野蛮的游牧民族割裂开来,遇到入侵时,能尽可能的团结和激发反抗力量。政治是掌权者的博弈,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