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八章 会议筹谋 (第2/2页)
是一群软蛋…… 但他还是得等,毕竟,太过急躁,肯定会被人所害。 他需要尽收人心。 只是在此之前,先做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上朝不脱鞋、带把剑,倒是不错的选择。 他想到了,也就这么做了。 然后一切四平八稳地朝着他想的方向上发展了。 他甚至住进了皇宫,灵帝留下的数千女子、西园财宝,也都变成了他的。 只是,很多此前他提拔的年轻俊杰、忠义之士开始看不过眼,在雒阳里串通一气、闹腾不止,待得器重的曹cao刺杀他未遂逃跑之后,董卓心有余悸,自然打算未雨绸缪。 初平二年正月中旬,董卓召集李儒、刘备二人商议此事,待得三人商讨一番之后,次日一早,两道圣旨朝着幽州过去。 而几天之后,刘备效仿曹cao,刺杀董卓未遂,随后携带一把中兴剑朝着冀州渤海太守袁绍处逃之夭夭。 尽管凛冬已过,万木回春,随着董卓屡次被背叛刺杀、开始震怒、甚至杀了几个大臣之后,朝堂之上依旧如同陷入严冬。 好在,山东一片,随着讨伐董卓的三公檄文的传开,“匡扶汉室、诛杀董贼”的情绪高涨到了极点。 而在三月十三这天,刘正突然迎来了一道圣旨,得知被任命为相府曹属,兼虎贲中郎将之后,九个多月没得到任职的刘正倒像是枯木逢春一般。 在立刻收了圣旨,贿赂天使,得知天使携带着另一道圣旨还要往北以后,刘正送别了天使,急忙召集众人过来庄府一叙。 “朝廷……嗯,就是董卓了,要我过去相府任职,兼任虎贲中郎将……还夸了我一通。” 此时庄府里杨柳繁茂,莺飞草长,还有阵阵读书声自后院传来,别院书房内,刘正等人围着一张特长的木桌坐着。 刘正将圣旨和几封书信郑重其事地放在桌子上给众人传阅,随后靠在椅背上,搓了搓下巴上已经续得有些长的胡子,表情透出几分玩味,笑道:“董卓、刘幽州、伯珪兄、孟德兄和文台兄……你们说我该去哪里?” 这声刘幽州,喊的自然是刘虞。 说起来,自从去年五月至年关,刘正一直以为自己能够在刘虞身边谋求个一官半职,只是没想到他主动拜帖暗示,甚至让卢植、荀爽举荐之后,刘虞仍旧对他置之不理。 而且,纵使他主动向新任涿县令求个乡啬夫这种最低端的官职,都被涿县令拒绝掉了。 涿县令用的倒是大材小用的借口,只是刘正通过当时涿县令的脸色,与众人一商量,倒也判断出了大概的始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初中兴剑一事终究是让刘正变得不同寻常起来。 而伴随着那大半年左右的朝堂局势不断变化,身负中兴剑的刘正俨然成了一个敏感的存在。 中兴剑原本就有中兴汉室的寓意,当初刘宏托孤用了三把中兴剑,更是给中兴剑赋予了非凡的意义。 如今第四把既然在刘正手中,刘正倒也没有这么大能量让人在意,但如果刘虞接触刘正,那就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了。 毕竟那段时期朝堂权力纷争尚未落幕,反倒是刘虞本身,在朝堂忙于内斗,对外控制力降低到最弱的时候,被很多人怂恿着称制。 在这种时候,刘虞就算只是单纯的接近刘正,在别人看来,未必没有想要凭借中兴剑做点什么的意思,于是,刘正对于没什么野心,遵守礼法的刘虞来说根本就是一个麻烦,刘虞便是连一点任用的想法都没有。 其中倒是听说昔日刘宏评价刘正“诗好”时,就是当时担任宗正的刘虞亲自在宗谱上写上的,刘虞也知道刘宏终身不起用刘正的打算,于是打算尊重先帝遗命,对刘正永不录用。 只是等到跨过年关,伴随着张纯、张举的人头被乌桓人送到蓟县,善待乌桓人的刘虞与想要荡平蛮夷的公孙瓒之间矛盾开始激化,刘虞便也自打脸面,想要邀请刘正前往蓟县当他的属官,也好缓和他与公孙瓒之间的关系。 这件事情,刘虞事实上对卢植也在做,对于刘正,他更多的打算也是如果公孙瓒不顾卢植刘正的颜面,就凭借刘正的武力来抵挡公孙瓒。 但公孙瓒也听说了这个消息,便也书信给公孙越,让公孙越带着刘正加入到他的军队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