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九六章 私谈 (第2/2页)
火把与火盆,有炊烟燃烧起来,紧跟着一声鹰啸,有鹰从营地里飞上高空,迎风展翅。刘正也是这两天才知道,轲比能让手下养了一只猎鹰,很是强健。 他仰头望着那鹰盘旋在空中、飞向北方,余光望着大半个身子已经沉入西山的太阳,推算着时间,语调微沉道:“大人要是想要,我以后还有。”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了,轲比能有些意外。 这两天刘正一直避重就轻,说自己不懂生意,轲比能自然不信,也知道刘正身为主公,到了最后还是要定夺的,只是刘正避而不谈,他也无从下手,本来还想着让苴罗侯留在这里谈话,他带人先走一步,但此后蹋顿过来,他也不想让人觉得怕了蹋顿,于是滞留在此,想着待上几天还是没问题的。 原本倒也有感觉,觉得刘正留在此地似乎是在尝试着了解自己这些人的品性和实力,如今这句话当然也猜不到更多的意味,但至少也是一种认可。 只是刘正说话的口气俨然有些严肃,轲比能也微微敛容,说道:“那就多谢刘公子了。” “谢字就不必了。我既然涉及了商贾的事情,自然也喜欢有来有往,互通有无。大人不会以为我一时失心疯,真做了那为了钱财可以厚颜无耻,通过壮大异族从而在两族之间左右逢源的商贾了?” 这已经是很露骨地在表明立场了,轲比能不由肃容,“刘公子要什么?矿采、皮毛、还是……人?” 南方其实近来随着刘正的人来来往往,也有消息在不断传过来,流言蜚语的也不知真假,倒是说冀州渤海太守袁绍已经向河内出兵,准备与王匡汇合,鲜于辅也已经到了冀州地界,由新任不久的冀州牧韩馥派人接待,青州刺史焦和针对讨伐董卓一事上摇摆不定,据说黄巾复起,疲于应对。 并州那边,自前两年南匈奴造反、贼寇作乱,刺史张懿被杀后,就乱成一团了,董卓虽然派了部下管理,依旧乱得一塌糊涂。 其中倒也有两人异军突起。如今随着南匈奴分裂,被赶出故地的单于于夫罗带着族人在上党、河内一带作乱,此前丁原部下、行军司马张杨倒是在上党平贼,但手下不过几千人马,势单力薄,只能维持一隅之地的安宁,听说似乎与于夫罗有了来往,还安抚了于夫罗,传言中两人也有响应抗击董卓的想法。 幽州地处偏僻,能知道消息的倒也只有附近的这几个州,其他什么徐州、兖州的具体的也不知情,再加上幽州之内公孙度还在辽东作威作福,少部分鲜卑乌桓人也不安分,还有贼寇作乱,总的来说,大汉的局势真的不容乐观,随着战事开起,只怕接下来就更加不容乐观了。 轲比能大概也听过了这些事情,见刘正如此,便也直言不讳地加了人作为交易的筹码。 矿采、皮毛,这些终究助力不大,他也敢断定,刘正其实最需要的就是人。 “都要,而且我还要你一个承诺。” 轲比能愣了愣,忍不住望向刘正的侧脸。 那张脸此时披着昏暗的橙黄光晕,棱角分明,带着点少有的正经,看起来倒也有些这个年龄的稳重成熟,只是那眼眸一直望着北方…… 轲比能觉得刘正似乎是透过远山原野,望到了北方的鲜卑领地,也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承诺?” “对,你我联盟。你帮我稳住其他部落,保卫幽州,帮助刘使君稳住幽州局势。我还是像之前说的那样,跟你互通有无,给你装备,让你的人学习我大汉传承千年的文化与技术,甚至于必要时候,出兵帮你一起攻打其他鲜卑两部。” 轲比能眼眸精芒一闪。他亲善汉民,学习大汉知识,就是想着让部落繁荣富强,刘正直截了当的几句话算是击中了他的野望,顿时让他心潮澎湃。 如果是一般人,对他说出这番话来,他还可能不屑一顾,但刘正明摆着有底气,手下的人马也堪称精锐,此时在轲比能看来,或许眼前的实力与技术就是刘正显露的冰山一角,所以轲比能也不敢轻慢了刘正这番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