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渺倾城_第四百三十一章:缇娜探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一章:缇娜探监 (第1/2页)

    飘渺倾城正文卷第四百三十一章:缇娜探监第431章:缇娜探监

    因了老祖宗薨殁辍朝五日,五日后朝廷也恢复正常早朝。顶点小说X23UOM

    当然,君臣的衣饰还是以素淡为主。

    崔浩被灭五族,大臣相当谨慎,怕一个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便步崔浩的后尘。

    皇帝在大殿上,力数崔浩贪墨受贿,老年丧德败行,更兼国史之误,不仅导致民怨沸腾,还是导致老祖宗吐血的罪魁祸首。

    “所以,即便是三朝元老,也不能姑息,罪不容诛!”

    皇帝在总结的时候,也显得痛心疾首。

    当然,群臣也是附议,拓跋是扳倒崔浩的鲜卑老臣,异口同声的齐赞陛下英明。

    拓跋收复广陵回来,恰逢老祖宗薨殁,还未真正在朝堂褒奖呢。

    一复正常朝会,皇帝便对拓跋好一番夸赞。

    “高阳王飞鹰大将军,开疆拓土,保家卫国,勇冠三军,所向披靡,战神之名,实至名归。

    刘骏与殷孝祖那等宵小之辈,妄图抓住安平郡主而加害高阳王。

    十万大军,高阳王毫不胆怯,孤身入阵救人,并重创敌匪,想谋害高阳王之人,也遭了天谴。

    此番高阳王收复广陵,不仅厥功至伟,战后处理广陵政务,收复人心,开拓商务,缜密周至,独当一面,将广陵整治得有条不紊。

    还滴水不漏,就揪出隐藏在大魏多年的jianian细李峻,让将士们心服口服。

    比起故太子当年,毫不逊色,青出于蓝。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群臣们自然也跟着一番交口称赞。

    拓跋却出班拱手,谦逊道:

    “皇爷爷过誉。道德天尊满腹经纶,其中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儿一直奉为圭臬。

    昔日儿只懂征战沙场,朝政之事,一直有皇爷爷处理,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大魏刚刚收复广陵,远在江南,皇爷爷一时未能顾及,儿越俎代庖,处理广陵日常政务,才知道一点都不比战场轻松。

    可想而知,皇爷爷平日里,为政之不易。还真是创业难,守成更难!”

    皇帝更加欣慰,频频颔首,捋须道:

    “所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大魏有此皇孙,相信故太子也走得心安。”

    皇帝稍顿,又道:

    “此番高阳王为收复广陵,几乎九死一生。其他将士皆已封赏,朕想将广陵赐予高阳王,作为封邑,以示嘉奖。不知高阳王意下如何?”

    拓跋有些意外,却想也不想,直接拒绝了皇爷爷的好意:

    “多谢皇爷爷厚赏。儿身为皇长嫡孙,为大魏开疆拓土,保家卫国,责无旁贷。

    此番能成功收复广陵,并非儿一人功劳,乃将士们浴血奋战,还有皇爷爷在后指挥得当。能为皇爷爷分忧,儿于愿足矣。

    广陵乃商贾云集,铸钱煮盐,点铁成金的富庶之地,正好,可以充盈国库,不该被儿一人窃据。皇爷爷美意,儿心领了!”

    “好好好。”皇帝更加欣赏,“高阳王能文能武,不居功自傲,更不为一城一池之利益所惑。处事越来越沉稳,此乃贤德之举,列位臣工,皆共勉之啊!”

    群臣见皇帝如此盛赞高阳王,对他期望如此之高,立其为皇储几乎昭然若揭,自然也是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恭喜陛下有此世嫡皇长孙……”

    “高阳王真是越来越长进了啊……”

    恭维溢美之词,赞口不绝。

    拓跋余退朝后,脸上却更加的阴霾。

    侍卫马云看着拓跋余忧形于色:

    “从前只知道高阳王不仅骁勇,还处事狠戾,没想到经历广陵一战,做事更加稳重,心思缜密了。殿下不得不防啊!”

    拓跋余脸色阴霾冷厉:“不窃城池,志在窃国,其心当诛!”

    而他心里还有话:更窃皇婶,罪当凌迟!

    而常山王贺兰九真与大司空独孤忠诚在一起,却更加的提防拓跋起来。

    独孤忠诚恼道:“世人都道皇帝重长子,百姓重幺儿,是一点都不错啊!咱们的陛下不仅重长子,还重长孙呢!”

    常山王也恼道:“本以为本王与他是亲戚,能亲近些,谁知道他却油盐不进!”

    回到常山王府,贺兰九真见贺兰明月竟然开心的哼着小曲,在绣腰带。

    遂俯身过去,好奇的问:“月儿,你从不碰针黹,不喜女红,这是在绣什么呀?”

    “月儿在绣腰带啊。”

    贺兰明月春风得意。

    常山王眼前一亮,又凑近些看花样:

    “给父王绣的?”

    “才不是呢……”贺兰明月撇撇嘴,“自然是给表哥殿下绣的。”

    “哼,给你表哥殿下绣的,有什么稀罕!”

    常山王微微拂袖。

    “怎么不稀罕了?李双儿那小狐狸,与我争表哥殿下十几年了,如今她遭天谴,九族当诛,我终于赢了她,少了个劲敌,心里可不知有多痛快,哪怕睡着,都笑醒呢!”

    贺兰明月这边厢美滋滋的一边绣腰带一边道。

    那便厢常山王发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