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月明凤凰矶_第二章 春风度阡陌,佳人初相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春风度阡陌,佳人初相识 (第2/2页)

微微凌空一指。一缕寸许粗的白色夺目光华,直直射入中毒客人心窝。重华离白衣女子本就很近,又亲眼见其施为,极其惊诧,忙转目看向一起围上来的黄,陈二人,二人竟没有丝毫觉察的样子。围观的人本来就紧挨着,但都对白衣女子这般施为,丝毫不觉。重华正风华正茂,岂能老眼昏花。见众人无动于衷,料定女子必然不凡,直舍了客人,注目着女子的一举一动。心头的惊诧化为满满的兴奋。

    那光华射入心窝片刻,中毒者面上的黑青便以rou眼能见的速度快速消退,众人啧啧称奇。掌柜的更是吐了一口长气,望向两位女子的目光,充满了千恩万谢。“掌柜。”白衣女子轻呼一声道。掌柜闻声,连忙躬身凑上前来。“姑娘吩咐。”“河南道最近有奇虫过境,但有意外死掉的公鸡,勿要再料理售卖,免得出了人命意外。”女子声音依旧是婉转空灵,不带一丝烟火气,更听不出半点的感情色彩。掌柜闻言,却是瞬间变了脸色,额头微汗。众人闻言,又看了看中毒者面前摆着的一碗鸡汤,瞬间恍然大悟,立时炸了锅。而那跟中毒者同座的几个人,全是面面相觑,间或流露着庆幸的神色。原来中毒的是一个客商,同座的是几个随从护卫。众人一番好意,给自己家老爷要了一碗鸡汤,岂料发生此事。重华闻言,眉头也多了几分怒容,jianian商无良,总是惹人厌恶!

    店里沸腾起来,众人撕扯着掌柜,把几个伙计推的远远的,全都怒气冲冲。白衣女子轻声呼起青衫女子悄然出店,青衫女子还顺手丢了些铜钱在柜上,全然不理众人。重华见此,连忙丢下饭钱,也跟了出去。黄,陈二人只顾看着众人吵闹推嚷,竟是没有觉察。

    “两位仙子,生徒张重华诚心见礼。”重华疾步追上,拦在匆忙欲行的两人马头,施施然行了一礼,稳声说道。青衫女子闻言,竟是扑哧一笑:“那个书生,哪里有什么仙子?你拦着我们究竟何事。”

    “重华亲见白衣仙子指尖射出白色光华,直入中毒那人的心间,两位定是仙子无疑。”俯身又是一礼。二人闻言,似都在马上怔了一怔,都连忙翻身下马。重华尚未反应过来,二人却都去了面纱,齐齐俯身施礼:“罗浮洞天门下弟子碧湘茹(许蔓菁)见礼前辈。”重华正自恭敬的俯身行礼,闻听此言,瞬间生出一肚子的疑惑,木然愣在了那里,暗忖失神。

    白衣女子礼毕抬起了头。便是这一抬头的惊鸿一瞥,也是惊动了重华久作修持的心神:肤当凝脂,鬓角分明,流眉如出春山色;朱唇皓齿,琼鼻生玉,清眸似作秋水横。真天人也!重华一时失神,竟然看的痴了。白衣女子碧湘茹眉头一蹙,含嗔间黯然了四边春色。青衣女子许蔓菁也抬起了头,姿容亦是姣美不俗,见重华失神直视师姐,瞬间变了怒容,连连咳了两声。重华这才回过了神来,面色俨然一红,连忙俯身道:“仙子何意,小生区区凡身俗子,万万当不得前辈之称!”垂着头是再也不敢抬起了。这下倒是轮着两位女子相顾惊愕了。

    原来道门修真之人修得神通,施动气法,都自含玄色仙华。刚才重华所见那一缕白光,正是白衣女子运动丹气打进中毒之人的心口,用来催发喂服的药力的,以期能速效救人。只是一般凡人身识尚且没有,更遑论心识未开,泥丸中没有丝毫念力,怎能窥见丹气颜色。除非观者心识高于施法之人,断然是看不出任何征状的。就是青衫女子许蔓菁也是因为神通差异,看不到自家师姐碧湘茹施法的气色和光华,只能以返气之境的身识感应到有法气流动。若说自家师姐,天资卓绝,去年末已是入了还丹一转之境,是罗浮洞天惊才绝艳的后辈。只是间接听本洞天掌派祖师及其以下数人和师尊言过:湘茹初入一转,丹气便如此光华纯白,远胜旁人,来日境界定然不凡。而这书生开口便说白色光华,让二人顿以为他是神通高深的道门前辈,只是不知因何作此打扮。这才出于尊重,去了面纱见礼,报上道门名号。但是此时,二人怔怔看着这面前身姿翩然,面颊还略带绯红的书生,竟然是如何也寻察不出一丝一毫的道门气息。碧湘茹和许蔓菁都陷入了深深得不解和疑惑。

    言及于此,且说下仙家道真修行的境界,观者承览,便知二人的疑惑。

    仙家分返气和还丹两大境界:

    返气又分为:入定,纳气,开脉,破识,通微,结丹这六重境界。

    入定,即收敛心神,能持心而定,心定则气生。

    纳气:入定之后,吐纳呼吸自然之气,引入四肢百骸,注入经脉之内,返人体内自出先天以来,后天耗损之元气。

    开脉:纳气于周身百骸,精流气布,通达大周天数之经脉循环。

    破识:因开脉通达,周身诸气周而复始,润养泥丸,泥丸则生出玄妙身识,此谓破识,是返气小成之象。

    通微:身识成熟,能内视周身,亦可外放周身。能以身识察觉诸般外力流动和侵袭。且对将至之危,极其敏感。通微之境,对万物运动之领悟,开始迥然异于常人。对周身之气驾轻就熟,如使臂用足。

    结丹:以身识驾驭周身成熟之谷气,照化关元之元精,凝于丹田处是谓结丹。初结之丹,只是后天精气所凝,由虚入实,只可作为周身诸气之司命,导引运行,以期长寿而已。

    此等返气一辈,世人称之为练气士。自黄老以来,名山大川,野村荒原,此辈为多。返气导引之术口传亲授几千载,所谓修仙一途,皆止于此处,人间从未有真仙名世,成仙之道渺矣。除非那深负元德者,为九重天收度而去,别无他途。似轩辕黄帝,道德天尊老子等,不过区区数人,皆有教世化德之功,名列信史,余者不论。直到汉初自魏晋以降,几位大德仙真接连命世,才将九转还丹之真法,悟透参全,留于人间。自此成仙有路,然而,饶是如此,成九转之数,白日飞升者,世间亦无一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