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奇葩军官奇葩事 (第2/2页)
皇帝挂球了,太尉杨骏为了让朝野知道他对武帝的爱,下令举国哀悼三个月,军队也要举办悼念仪式,免战三个月。张一良向阎缵提出了各营要戴孝巡视边防的建议,阎缵却说北方胡人知道武帝驾崩,出于礼节,不会侵扰的。 礼节?可笑,一群羊和狼群谈礼节?张一良想。 果不其然,武帝驾崩后第二天夜里就出大事了。鲜卑一个叫兀鲁的部族在年轻兀鲁王的带领下,集结八千余人长驱直入,屠戮了十几个村镇,并在一个叫平阳的小镇掳走了前来吊丧的南匈奴使团,夺走了用于祭祀的一切物品。 是可忍孰不可忍。 阎缵进京找杨骏和太子商量,决定出兵剿灭这支鲜卑兀鲁军。根据计划,阎缵将北大营队伍分成三部分,一万人留守大本营,其余两万人分左右两路往北寻找敌人,全歼敌人。左路军由阎缵的副将赵弥率领,张一良所在的弓骑兵被分到了赵弥的左路军。右路军由阎缵亲自带领,以重骑兵为主。 左路军沿正北方向出虎牢关,沿着匈奴和晋朝边界向北追击。右路军则沿鲜卑兀鲁军偷袭的路线反方向追击。此时没有人知道鲜卑兀鲁部族那八千多人到底往哪个方向去。不过,兀鲁部老巢在右北平以西的乐陵一带,阎缵中头彩的几率更大些。 行前,阎缵叮嘱赵弥,张一良不可单独出任务,必须留在账前听令。队伍行了数十里,张一良请求带领一个小分队先行查探情报,那赵弥自然是不允许的。 左路军急行军百余里,过了晋朝与匈奴的交界,进入匈奴疆域和鲜卑疆域的缓冲地带。赵弥下令扎营休息。 一万人的骑步杂牌军在毫无屏障的草地上扎营?张一良很不解,多次去找赵弥,陈述厉害。这支部队骑兵不到两千人,多数是晋朝传统的步兵,在这草地之上,人家两三千骑兵来突袭就得完蛋。赵弥不以为然。 张一良又三番五次去劝他赶紧离开,弄得赵弥很烦恼。最后张一良向他求一支三十人的队伍,负责到大营外巡逻放风。赵弥行军几天,已是疲惫不堪,张一良又跟只乌鸦似得在他耳边吵,为了图个清静,便让他挑了三十个弓骑兵,任由他去。 张一良挑选的三十个骑兵中,有那些曾被牛臂糟蹋过,后来表现突出之人。这些人遭过羞辱,知耻而后勇,他们满腔仇恨正好可以释放。当然,也挑选了一批好马精兵,擅长奔袭砍杀的精壮之士十来人。一行三十一人,悄悄往西北方向去了。 士兵们不解,左路军本来就没有什么杀敌的希望,如果此时朝东北找,还有可能抢得一杯羹,往西北是几个意思呢?张一良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这个方向极有可能遇上敌人,原因很简单:西北是匈奴和鲜卑的交界,老鼠都喜欢沿着墙角走,因为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走大路。鲜卑部族繁多,相互攻伐严重,鲜卑兀鲁部抢得那么多财物,自然是要避开人多眼杂的鲜卑腹地。 张一良并不知道,他的小分队离开大部队后,鲜卑另一个强大的部族噶鹘部听闻晋军入境,也不管是来报仇的还是来旅游,集结了一万多鲜卑骑兵,悄悄向那片草地围过去了。 这支侦察小分队沿着匈奴和鲜卑交界狂奔了数十里,看到眼前一条小河,天已是黑压压一片,只看到河面泛着光芒,队伍沿着河流继续往北寻找。在大草地和大沙漠,看到河流或小湖泊,就看到希望…… 部队再往前十几里,小河流向一处低洼之地,远远看去,张一良模模糊糊看到了一些帐篷,便停下了脚步,差两人去查探情况。他带领队伍绕开帐篷群躲在一处小丘上,抚慰战马,全军静默。只要确认是鲜卑人,居高而下杀过去。 不多久,探查的人来报,这就是鲜卑人临时搭建的帐篷,财物很多。不过驻扎之敌有三五百人之多。 鲜卑人是否已经安睡?张一良问道。 他们还在喝酒烤羊rou,好像接待贵宾。 天助我也。招呼所有人,就地休息两个时辰,丑时发起攻击。张一良传令道。 我们就三十人,如何攻击?一个士兵问。 先把守卫的鲜卑兵射死,然后冲过去见人就杀。张一良说着便闭目养身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