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花满地】第十一章【38部分】 (第1/2页)
表过题外话,再看弓州: 【电报局。清德宗光绪6年,1880年】 离开寺院,跟了前辈8年 【听过。最早前清老城,大概其方位】 后来业务繁忙,搬去外邦租界: 【战争时期,曾丢失。1902年,又搬回租界旧址。方向西北】 一核计,肯定还在: 【谁没事儿,总搬家】 别费时辰,四下里一打量: 【外邦花园外,停辆西洋厢型4轮马车。黑色车厢,玻璃窗。门窗一体,套2匹马。驾车位置,左右共2盏煤油灯】 车夫中国人,树荫下歇息: 【戴草帽,挽袖子。坯布长袖对襟。黑布裤子扎裤脚,光脚套布鞋。正摇蒲扇,举个旱烟袋。40多岁】 永廷臣过去说话,封戍边一如平常: 【形容平淡,静静站一旁。位置跟兄弟对脸】 车夫抑扬顿挫,大剌剌坐定: 【手摇蒲扇,俨然评书:衙门车,没事儿歇着。有想法儿,好说。道儿不远(有想法儿:儿化韵,方言。指有念头,某种需求。这种口吻,不大客气。相对,把自己放在较高位置。道儿不远:儿化韵,方言。路程不远)】 提电报局,车夫相告: 【老楼,早卖洋人。还跟洋地界儿,租房弄电报。有盖洋花园儿的,磨磨蹭蹭(意思是:附近建造花园,工程进度缓慢。洋地界儿:儿化韵,方言。外邦租界)】 车内木质座位,面对面共2排: 【包黑色真皮,柔软填充物。深色地毯。多钱?银元1块5角。1920年,按里程不便宜。当时普通百姓,不会开口询问(车夫以为2名乘客。若3名,可能有改动。钱多少,在车夫)】 租界衙门养车马,雇中国车夫: 【车多,相对轻松。必须空闲时段,车夫直觉认可。临时跑短途,挣钱归自己】 最后一刻,封戍边改变主意: 【给个眼神,永廷臣相当配合。假装嫌贵,自行离去。车夫纹丝不动,没任何招呼。再看那边,桥姨妈独自店铺门口。闲打量】 封戍边想法: 【过来弓州,越朴素越好。珺忻表妹孝顺,不想驳她面子】 之前街面行走,外邦衙役扶盔檐致敬: 【桥姨妈有派头,方如此。封戍边转脑子,想很多】 西洋马车,非常用交通工具: 【整件事,涉及岛府。电报局在租界】 打扮时髦,譬如桥姨妈: 【当作有钱。穿好点,戴些首饰,在弓州常见。银元1块5角,很多人给得起。但是西洋4轮厢型,类似21世纪,开辆昂贵轿车。视觉冲击】 租界地,岛府人也要电报: 【谁知普通百姓?若岛府特工,鬼灵精。长期争斗,封戍边很谨慎。头先跟车夫说话,特意请桥姨妈回避。全靠最后一刻直觉,可能反悔。女人家爱时髦,很可能坐上去】 桥姨妈鞋跟高度,不至影响行路: 【封戍边解释,大家认同。3人匀速,走过去】 桥姨妈,曾经生活很不错: 【知道如何摆谱。从未考虑特意隐藏,譬如装乞丐】 接触此类理念,很新鲜: 【听说小丫头化妆侦察,简直目瞪口呆。人的潜能,被逼到那一步。忠诚和信念。桥姨妈感慨唏嘘,双眼发红】 第一反应: 【回去卸首饰,换通常衣服】 走着商量,3人有决断: 【1920年弓州,马车租赁。中国车夫】 通常情况,1匹马: 【有个拱形遮阳篷。最常见,框架绷布蒙了。棉布,刷2遍熟桐油。同样手工,做雨伞。中国古典造木船,必须桐油。油布防水,易燃】 藤泡桐油,再编篷子: 【防腐增加韧性,麻烦。相对少】 繁琐木质篷子,镂空窗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