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花满地】第十一章【56部分】 (第1/2页)
说到此间,带出一段尘封往事: 【清德宗光绪26年。农历庚子年五月,1900年6月】 中国华北平原北部,沿海港口重地: 【海岸炮台附近,集结大量外邦国军舰。没啥理由,摆明来杀中国人。敌军指挥发最后通牒:投降,交出炮台】 炮台若丢失,京师危在旦夕: 【驻守炮台的中国军队,现场最高军衔‘总兵’。一位高龄老将军,镇守国门。总兵毫无惧色,就一句:三万六千里海疆,我中华故土。记住喽!明年今天,有人给老子上坟】 侵略军队使者,恼羞成怒: 【威胁许多狠话,类似把炮台碾成粉末之类。翻译面如土色,只能如实相告】 总兵大人笑笑,给一句: 【告洋人,中国有个典故。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典故源头,2000多年前。公元前225年,中国战国时期,一位知识分子。孤身赴会,视死如归。去之前,就没打算活着回家。史书称:唐雎不辱使命)】 翻译实无奈,详细解释给对方: 【侵略军使者愣愣发呆,咬牙切齿。递过所谓书面通牒,命令翻译警告:最后一回仁慈,可以留你们的命。否则,一个不留。别冲动,仔细考虑我们的友谊】 总兵大人一把夺过,撕个稀烂: 【双手一抖,碎纸片散花般飞去。请翻译告对方:废话太多!碰,就碰你这样儿的(当地方言。意思是:你喜欢欺负弱势群体,就跟你过不去。打就打,甭废话。用最朴素的方言,表达对侵略者的极度愤慨。同时表达,中国军人血战到底的决心。休想欺我中华】 翻译无奈,如实相告: 【外邦使者瞪大眼珠子,面皮涨了通红。抓狂不已,当场语无伦次。总兵根本不在乎,自家坐定吃茶。外邦使者,迅速撤退(总兵的老家,中国中南部。弓州,华北平原北部沿海重镇,方言不同。总兵大人,跟所有部下亲如家人。包括日常口语会话,地方习俗】 没更多时间,立即战前动员: 【海风呼啸而过,旌旗忽剌剌】 站定木箱,总兵大人泪眼婆娑: 【披肝沥胆,痛斥侵略者。一片丹心,满场哭声震天】 老将军捶胸顿足,高声断喝: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洸洸:guāng,1声。第1种涵义:水面荡漾,闪闪发光。第2种涵义:威武雄壮之气,譬如军队】 总兵大人,优秀爱国将领: 【熟读中国古代典籍,拳拳赤子之心。此处4句,中国《诗经》中一篇。叫做《大雅·江汉》。形容中华勇士的场景,大气磅礴。大概意境:长江汉水浩荡奔腾,书写我华夏大地史书。即将出征的勇士们,威武毫无惧色。我们走遍六合八方,一定尽全力履行职责。直待平定海内,第一时间上表天子】 话音未落,总兵挥刀刺肩: 【歃血为誓,振臂高呼:今天,就是报国的日子】 现场哭声震天,山呼海啸一般: 【直上九霄云庭,泪洒河山】 有年龄小的军人,甚至不足15岁: 【各地方言相混,异口同声高呼:誓死相随大人≈≈誓死相随大人≈≈誓死相随大人≈≈誓死相随大人】 战事异常惨烈,我们中国人拼死抵抗: 【外邦舰队吨位最大那艘,被我方炮台命中。舰载炮弹连锁爆炸,甲板都飞了。最终沉没。整场战役,击沉击伤外邦军舰,共6艘】 北岸西北方向,我方守军弹药库: 【被敌方军舰开炮击中,漫天大火。敌国海军陆战队,趁机登陆。北岸全体将士,拼死抵抗。直到最惨烈白刃战,管带冲在最前方。挥刀杀敌】 5名中国军人,手抓手: 【身体挂满小陶罐、葫芦、超大号炮仗,脖子也挂陶罐。后背布口袋,甚至苇编篓子。啥呀?油和火药。从隐藏处,直扑敌国海军陆战队。轰天巨响,硝烟滚滚。四下里烧成一片】 北岸守军,我们的同胞: 【抵抗之顽强,超乎人类想象力。37名中国军人,自发组建‘敢死卫’。全背负大量火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