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红花满地】第十一章【68部分】 (第1/2页)
平日粮食,九宝粮路批发: 【若前往,势必绕路。码头并无多少储存,除非货场。与其麻烦,宗骁卫另备钱。交待封戍边:咱花钱,千万不让忻姐破费(忻姐:珺忻)】 码头出发,方向西南: 【马匹极配合,尽全力赶路。晚些时候,隽隼丘。找个粮铺,封戍边过去。2位女眷都要给钱,个汉子如实回禀:卫哥备了,不让jiejie、嫂子受累。您坐着,去去就来(jiejie:珺忻。嫂子:久存花)】 珺忻很不好意思,直给客气: 【卫哥太周全,让人…都不知道讲甚麽】 久存花笑道: 【自家人,还这样讲?阿卫是这样(阿卫:宗骁卫)】 进铺子,作揖东家: 【直言相告:整石要,麻烦派车跟随(石:老年间计量单位,粮食。发音,dàn,4声)】 就爱听这话,瞬间来精神: 【老板伙计,没闲着。批发零售,价格不同】 1石小米,1石1等米: 【小米,64≈≈65文。1等米,132≈≈133文。整石购买,平均每斤。当天价格(斤:民国时期单位,不同21世纪)】 大环境所致,各种因素: 【便宜贵,店铺也没办法。1920年,江岸大城粮食‘石’,重量大。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循序渐进,改分量轻的‘市石’。至于全国各省情况,不敢说绝对统一。您想想,连货币都能随意发行。还甚麽不可以】 各店实际情况,再考虑行情: 【如此这般买法,并非时时有。早让伙计奉茶,您请坐等】 宗骁卫所给,不规则银锞子: 【形状各异,过秤。走额外费用(锞:小块银或金,不是大元宝。音Kè,4声)】 谢过茶,立即返身出门: 【守护2位女眷,不在话下】 封戍边不由感慨: 【一直笑脸相迎,还给让茶。直说以后常往来,相互关照】 正说话,见个老妇人: 【衣着寒简,50大几。瞧着还算硬朗,却能肯定吃不饱。攥个打补丁口袋,形容卑微。站定粮铺门前,一直跟伙计商量:再拿掉些,吃不掉】 当然懂,伙计给句直白: 【阿婆啊,再少,粥也吃不饱。饿肚皮,哪能做事情…对哇】 买啥呀,要3斤黍子面: 【改来改去,最多还剩一半。实在没办法】 老妇人哀叹一声,道实情: 【我们外乡的,活了太艰难。老伴身体差,不好做事情。孩子脾气犟,不肯奉迎人家喜怒。今天有赚,明天闲着。后天又不知为啥,做半个时辰回家。三句话就吵架,说不听】 伙计实不忍,发自内心给一句: 【咱们有陈粮,便宜些给您。好不好】 所谓陈粮,时间太久: 【阿婆面露喜色,默许。能吃麽?1920年,没更多选择。低收入劳动者】 闻听此言,2位女眷面面相觑: 【那光景,便以为自家长辈苦难。不由心生恻隐,交待封戍边】 得令立动,个汉子直告伙计: 【受累拿口袋,黄面子。算咱的(黄面子:黍子面,封戍边口语。可做馒头饼,年糕点心)】 钱没问题,万事好说: 【另个伙计识做,立去后屋找口袋。不大不小,说得过去】 阿婆愣愣发呆,半个字说不出: 【上下打量条汉子,泪眼凝望。一众人,感慨唏嘘不已】 工夫不大,一切妥当: 【店铺表示:立即找个伙计,帮阿婆送回粮食】 正当口,久存花给意见: 【三两句商议,伙计有推荐:整石珍珠米,非常合适。别人家,不敢这样价钱(珍珠米:玉米粒,或整个玉米。江岸当地方言)】 当天按石算,41≈≈42文: 【玉米粒,每斤。品相很不错,促销?不清楚。自己加工玉米面,咋吃都成。很实际,皆赞同】 天还热,绿豆汤祛暑: 【久存花意见:那好些人,应该要的】 当天整石,65≈≈66文铜板: 【1920年,并非家家舍得绿豆。不说笑】 迅速决议案: 【半石绿豆、1石大米、1石玉米粒、1石黍子面,1石半小米。粮铺有1头驴、1匹马。老板心疼家畜,唯恐天热累出毛病。开口跟街坊:再借1头驴、1头骡子。凑2辆板车】 东西不少,2位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