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满地_【红花满地】第十一章【81部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花满地】第十一章【81部分】 (第4/4页)

另行购物。当天牛rou每斤,260文铜板】

    中等尺寸,礼品竹篮:

    【2个银元,每篮。江岸大城生产,外邦字包装糖果,花花绿绿。还若干零食,糕点。红色布条扎提手,打蝴蝶结。21世纪逢年过节,果篮,就那感觉】

    桂花茶饼:

    【7角5,每斤。老板介绍:家乡特产,老朽亲自动手。民国6年,外邦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探望汇先生的老师:

    【也是亲戚,汇夫人的大伯父。众人送尊称,阡陌宗师。还个常用尊称,显夫子。亲戚家有点路程,普通马车】

    早见过华廷玺车马,汇夫人很喜欢:

    【仅眼角余光,故作若无其事状。细微闪过一刹那,逃不过樾姀眼睛。私下聊天,跟女眷提起。跟汇先生夫妻,巧迦仅仅客气。若论交情,谈不上。父亲朋友的面子,很重要】

    放下绵雨斋,再看明夯渡:

    【街边摊位,自制盐焗鸡。摊主,来自南部沿海。生意相当火爆,没工夫搭讪。小点,6角1。肥的,7角】

    旁边rou摊:

    【坐老者,50大几。面色红润,皱纹不明显。没围裙,免袖套,深色长袖对襟很干净。一眼打量,心态很好。好大竹质旱烟杆,美滋滋。前清辫子盘额头,保守老人方如此(已经民国9年)】

    长年货场,用心学:

    【打量形容举止,再决定。气场到,商家自然招揽主顾。不问价格,无形暗示:大家懂行情,看着办】

    1个银元,炒来吃:

    【忙不迭招呼,满面殷勤,大家笑哈哈】

    街面一溜摊位,五花八门:

    【某个杂货铺,门前好大个长方体石臼,近60厘米高。臼面掏空如海碗,木柄石锤凿辣椒碎。地面好大个竹笸箩,满满干红辣椒。伙计自编山歌,生意噱头】

    整干椒,92文铜板:

    【不喜辣椒碎,相告整的。外祖母慌了神,赶忙阻止。为啥?按粮价考虑】

    伙计站了等,外孙要面子:

    【函篱坡给意见:姥姥,咱炒菜。家做饭,哪麽比馆子合适。咱场里,嘛料都有。好吃,对麽(嘛料:口语,任何调料。场里:朔氏货场)】

    伙计眼尖,早见1个银元买rou:

    【心明眼亮,小百姓哪里舍得?净有要几两,甚至1两,下刀都难。唯恐跑了生意,赶忙哄老人:阿婆啊,您家少爷体面,孝顺呀。我隔壁邻居,不要说辣椒,最好娘老子不要吃饭】

    不说笑,当时生活水平低:

    【有些人想不开,刻薄家中老人吃饭】

    外祖母穷惯了,也想不开:

    【嘴巴叽里咕噜,问可否便宜?伙计难做,打量扶岸,开口平和:阿婆啊,再便宜,生意不好做呀】

    外孙很要面子,直让抓了带走:

    【不到2斤,只有外祖母最心痛。外孙开口安慰:小事情,外边不要这样,好勿啦(好勿啦:好不好,可不可以?方言)】

    外祖母穿着寒酸,晚辈极度心痛:

    【过2间铺面,日用品,兼卖平常衣物。老人家真慌,死活不肯进。直说买布来做,也比这便宜】

    站了街面,拉拉扯扯不好看:

    【外孙真着急,绝不肯让穿这样。函篱坡忙给意见:姥姥,咱去江岸,公司好些人。您这打扮,人寻思不孝顺。栽岸哥(栽岸哥:让扶岸丢面子)】

    外孙直白:

    【您是我老人。邻居看到,要讲话的】

    外祖母实言:

    【有像样衣服,舍不得。水洗又晒】

    2位后生,真心无语:

    【外孙直白:回家换衣裳,每天带您上街,吃好的】

    外祖母泪如泉涌,说不出:

    【自幼寒门,贫穷限制想象力。亲外孙如此底气,做梦都不敢想。半辈子,从不敢奢望好日子】

    本来高兴,都不开心:

    【直让陪住老人,自行采买。问家里是否蔬菜,回答野菜居多。闻听此言,外孙心如刀绞,默默闭眼。没废话,买】

    函篱坡笑不出来,极沉重:

    【老家乡里,何尝不是?穷惯了,哪怕馊饭,都舍不得扔,很可能腹泻不停。1920年穷苦人,哪管这些】

    问洗碗,冷水:

    【年幼曾如此生活,没选择。朔氏货场久了,无论四季,必须热水碱粉洗餐具,很看重卫生。不犹豫,买(碱粉:食用碱)】

    老人奇怪,蒸馒头:

    【相告洗碗,真吓一大跳。赶忙阻拦,却哪里可能。外祖母心痛不已,叽里咕噜:馒头不一定要碱,酸的也蛮好呀,菜咸一点】

    2位后生,差点崩溃:

    【生平头回听说,故意吃酸的?如何咽得下】

    甭问,家里肯定缺粮

    【粮铺相告,上等干面条,不好拿回退钱。就爱听这个,扶岸笑笑。1个字:拿】

    不让老人进店,唯恐阻拦:

    【函篱坡门口陪着。老人耳朵尖,听着好面条,头部轻微发抖。啥呀?21世纪,小麦粉挂面】

    粮铺当天,3种挂面:

    【用料,新鲜程度,宽细,皆不同。最好的每斤,123文铜板。一般,78文铜板。最便宜,65文铜板】

    伙计大实话:

    【客官孝子,一分钱一分货…看您哪能想】

    出来走,无须说透:

    【相告:最好的,拿】

    伙计识做,知道主顾:

    【12斤多,大家笑哈哈】

    外祖母,无法淡定:

    【幸亏函篱坡搀扶,脑子一阵阵发懵】

    兹让等等,再回rou摊:

    【2个银元,您安排。那叫相当高兴。一般零售,245文铜板。揽人心,主动235。函篱坡笑笑,递颗烟】

    外祖母嘴巴,叨咕不停:

    【嚼糠咽菜久了,骨髓麻木。21世纪眼光,灵魂贫穷】

    聊天得知,还有毛驴:

    【扶岸不由吃惊,有这闲钱?顾不上细问,估摸饿了半死,必须给些粮(粮:杂粮&豆饼,作饲料,唯恐毛驴太虚弱。当时宝贵家畜,若怎样,损失太大。扶岸看问题深远,不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