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战斗总结(下) (第1/2页)
“呵呵,谢谢弟兄们!到时候孩子生下来,我再请你们喝酒!”老钱一扫刚才的尴尬,兴高采烈地说道。 “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先总结一下吧。老李,你先说。” “说实在的,这一次,比我想象中容易,因为我们并没有遭遇到匈奴人无休无止地攻击,汉军那边更没有为难我们,而是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帮助。就连以冷酷和多疑而著称的汉武大帝这次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 “老李总结的很好,这一次任务确实比我们预想中的要顺利,大家能说明为什么这么顺利的原因吗?” “因为我们救下了大勇,还帮助他报仇,后来又帮助他当上了村长。于是我们拥有了小黄村这么一个根据地。”志刚同志答道。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老钱得到了李广将军的赏识,而因为李广将军的推荐,皇上认识了我们,并给了我们许多的兵。”这是徐强的看法。 “我对老李的话有补充的地方,我们能得到小黄村,并掌控他们,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个黄世仁残酷剥削和压迫村民,所以我们除掉了那个恶霸后,能得到村民们的拥护。但是如果我们不善待那些村民,他们也就不会那么支持我们,也许我们的下场会和那个黄世仁一样。”赵虎对李志刚的话进行了补充。 “我的看法就是我们请来的那些工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小小的村子,如何抵挡凶猛的匈奴人的攻击坚固的公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那些工匠的指导,就凭我们这些二把刀,和那些村民,很难修建起那么坚固的公事。”陆虎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那个问题。 “大家说的都对,但是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我们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众人愣了一下,但是很快都表示同意。 老钱接着说道:“其实接受别人的帮助也是一种美德。大家不要因此而觉得这样降低了自己,也不要觉得就是欠别人什么的。实际上互帮互助是团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下面要谈的是如何更多的获得别人的帮助。能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会有些关键原因,我总结了几条: 1、礼貌 求人帮忙,姿态要低,这是肯定的。所以我写邮件,通常很有礼貌,“拜托”、“可否”、“诚请”都是常用词,末尾,通常是“顺颂春祺”(按季节替换),落款秋水上。对方懂不懂这种古式礼仪可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感觉到我的诚恳态度。 礼貌出于真诚,礼仪重在细节。有人请我帮忙时叫我“肖老师”,我虽然本姓不是萧,但无论如何给人改姓是个不够专业的表现。有人直接称呼我“萧秋水”,然后附上问题,我通常也不搭理。请求帮助的人这么多,时间这么紧张,没什么要照顾没礼貌的人? 不管别人是否帮了忙,我都会道谢,这也是个礼貌问题。没有谁贪图那声谢,但这代表了一个人的素质。 2、专业 前述的改姓是其一,如果求助的内容写得就语焉不详,既让别人觉得无从下手,也让别人觉得,此人做事不专业,不可靠——虽然,不成熟才会导致需要很多帮忙,但是帮人,是要看专业与否的,因为这样的人有可能越帮越砸,最终,把帮忙的人也给陷进去。而且,由于不专业,很多时候,这样的人会有依赖性,比如给个简历你看看,你给了意见,最终,他可能让你直接给改。你提议做个PPT进行说明,他做不出来,最终,他希望你来做。而且他还理直气壮,我们觉得,不会就学,他觉得,我关注了你,你就有责任帮忙。 谁都不希望帮忙是个惹火上身的事。 要请别人帮忙,用简短清晰的语句,描述是什么事,为什么需要帮忙,需要别人怎么帮忙,最好把准备工作都做到位,这样别人可以在短时间内衡量要不要帮,而不是别人需要查大量资料才能够确定,很多人根本不会愿意去查资料。尤其是有些背景,自己清楚,别人不清楚,而你不能要求别人象你一样清楚。 3、时间管理 其实,在帮忙中的时间管理和礼貌、专业都分不开。 约好了人,但自己晚到甚至不到,这都很失礼。我遇到过朋友十万火急地请我帮忙介绍人,我也很上心,早早约好了时间,自己先到了,约的介绍的朋友去了,唯独发起人没有到,电话打过去问,说是一早感冒了,出不来了。这事让人没办法不恼火,一早感冒,可以一早电话取消,等人都到了,再道歉也晚了。那件事情,我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