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的世界_论《史记》中的知耻后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论《史记》中的知耻后勇 (第1/2页)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在谈“《史记》的人生智慧”,看了一会,感觉还不错。但有些东西,别人间接传授的再多,不如自己亲自去试一次,小马过河说的就是如此。

      先说说司马迁本人吧,关于他的遭遇,应该和他的《史记》一样,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我觉得拿四个字来形容特别适合,那就是“知耻后勇”,对,就是“知耻后勇”,这简直是为司马先生量身打造的。

      关于司马先生的遭遇,也是他“知识分子硬骨头”宁折不弯的性格造成的,李陵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李广利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两人同去打匈奴,一为DPS,一为辅助,当然一个是“关系户”一个是有真功夫,有真功夫的辅助当然也想做DPS了,只是貌似运气不太好,在吃了所谓的“败仗”之后,“关系户”一点事都没有,“真功夫”却满门抄斩。作为现代人,我们都知道,关系户只要后台够硬,不管犯什么错,最终怎么都会没事的,而我们的司马先生作为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硬骨头”忍不住站出来为“真功夫”说句话,结果惹得大boss龙颜大怒,引火焚身。

      当然,也是司马先生太穷了,不然花了钱,也就能继续做正常的第一类人了;当然,也是司马先生的朋友们太识时务了,不然稍微施以援手借点钱给这个囚犯,这个囚犯也就能继续做第一类人了,幸好,历史让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不然我们去哪里找我们如此辉煌的《史记》呢?

      其实,关于司马先生的遭遇,他在《报任安书》中已经说得清楚明白了(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而不是所谓的死刑然后自求宫刑以苟活,所谓“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他做到了,他当之无愧的。说到《报任安书》下面这段话,不知道你还能否熟背呢?

      “古之富贵而名摩灭者,不可胜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sao》;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再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高中年代,貌似很多次写语文作文的时候,这一段都被我拿来凑字数,不得不说,装逼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有人说了,司马先生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著书了,不错,但如果没有这个“耻”,他哪来源源不绝的动力呢?他完全可以当一个头头,领一群小弟来干,留名的事情当然还是他的;或者,他可以先写很大一部分,然后留一小部分给后来人,让后来人给他完成,这种情况,青史留名的还是他。比如二十五史里的《晋书》(房玄龄为首),《梁书》(两姚父子合编,且只有五十几年),同样都是一个人,干嘛那么拼命呢?你说是吧?

      哎,我们的司马先生就是这种知识分子硬骨头中的硬骨头,没办法啊,也幸好如此,才有如此精彩的《史记》。(说到知识分子硬骨头,在近代中国的某个十年里好像涌出的特别多,比如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中的陆焉识。)也就是这种知识分子硬骨头在有了“奇耻大辱”之后,其整个人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有了比小强还要顽强N倍的生命力,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在时空的作用下浇灌出了最美丽最迷人的“曼陀罗之花”,知耻后勇当若此。

      其实,如果司马先生生在现代,估计《史记》也会无影无踪了,因为某国技术发达,第三类人早已遍地走了,身体少了某一部分,已经不再是奇耻大辱了,反而可能会以此为美,活的更开心自在了。你说呢?

      说到知耻后勇,司马老先生的《史记》里还是有很多与他同类之人的。当然,最出名的当属那个越王勾践了吧。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蒲松龄老先生的对子,高中的时候也是被我用的滚瓜烂熟啊。关于勾践的“知耻后勇”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个情节是杀父之仇,勾践的老爸叫允常,允常的越国与阖闾的吴国是邻居,自然而然允常与阖闾就是老对手了,他们俩经常互相掐架,当然这是老一辈的恩怨,与小辈没多大关系的,但后面就不同了。有一天允常挂了,阖闾觉得以大欺小机会来了,于是就带着一群小弟杀上门来,没想到允常的儿子勾践更狠,搞了一堆不要命的,一排一排的自杀在阖闾面前,当场就把阖闾震住了,然后勾践趁其不备,射了阖闾一箭,阖闾灰头土脸,额不对,应该是奄奄一息的回到了吴国,下面就是安排后事了,把儿子夫差叫到床前:

      阖闾:夫差,我的儿啊,为父就要去了,只是放心不下这吴国大好江山还有你啊

      夫差:老爸,都别说了,我懂,我会为你报仇雪恨的,勾践那个小贱人,我要让他死的找不到北

      阖闾:儿啊,记得越国给你你老爸的耻辱,这也是你的耻辱啊,我是不能雪耻了,但我会在上面看着你雪耻的

      夫差:老爸放心,把你埋了我这就去练兵。

      阖闾:恩,朕心甚慰。

      (看到这里,是不是想到一千多年后有一个相同的情节呢?不错,就是三箭之仇,李存勖。)

      阖闾去了之后,替他报一箭之仇的重任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夫差的身上。夫差废寝忘食,日夜练兵自不在话下。

      第二个情节是会稽之辱,勾践当然不是善人,隔壁邻居整天在磨刀霍霍,他看不到的话,他才是傻子呢。或许是被夫差充满杀气的眼神吓住了,于是先下手为强,奈何技不如人,成了瓮中之鳖。于是,范蠡策划,文种签订,勾践实施的“卧薪尝胆”项目就这样与公众见面了。当然,夫差那边也是有能人的,一个是伍子胥,另一个是太宰嚭。

      此时此刻,夫差的心情是好的不能再好了,正如天上的满月,圆的不能再圆了。杀父仇人在给我当小弟,端屎端尿,牵马执鞭,杀父仇人的老婆,也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