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震撼 (第2/2页)
。多年来,他利用怀柔政策与周边各族交好,甚至利用朝廷的优惠政策,来做自己的人情。 所以,不管是哪一族,包括当地势力最大的乌兹别克人,蒙元人,波斯人这三大势力,都与郑家交好。 郑宏被软禁,还是被自己的儿子软禁,在第二天就让当地各族心生他意。 而丰城侯李家,西宁侯宋家的两位家主,却是后悔不已,因为他们将郑宏的yin威下太过于谨慎,失去了一举搬掉郑家的机会。 如今郑家自己肃清了有造反之意的郑宏,而且郑芳和郑薄雷霆出击,将郑家一些跟郑宏心思相近的族人也都软禁了起来。 还没有等到其他两家反应过来,他们已经跟京城联络上,并且在第二天,就将郑宏,包括两位族叔,三个族兄弟送上了前往应天府的火车。 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除了要求铁路局沿途保护,还抽调了两百边军随车前往应天府。 李家与宋家虽然跟郑家也是姻亲关系,但是郑家一直压在他们的头上,如果有机会,他们两家绝对不介意落井下石。 可是,郑芳与郑薄根本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但是,总督意图谋逆,还是给军队带来了一些影响,如今不少士兵人心惶惶,不知道该听谁的。 郑芳为了表示诚意,自愿收缩军权,让胡顺这个参谋安抚全军。 他不敢将军权交到其他两家姻亲的手里,要是他们现在随便弄出一些动作,板子还是要打在郑家身上。 而胡顺虽然一直与郑宏不合,却代表的是国防部的监察部门,在紧急时刻,有拨乱反正之权。 撒马尔罕的风波也直接影响到了西域的各军,包括驻扎在唐林三城的两万军队,现在也不敢随便出兵。 这让唐林城他们的压力登时大了许多…… 幸亏这几日又下了一场暴雪,而白人联军驻扎在伏尔加河西岸,也不敢出兵。 三日之后,国防部的电文传到了唐林城,北地总兵成安伯郭昂这才放下心来,率领大军顶替下了唐林城驻军,让他们进行休整。 郭昂祖父郭亮是靖难名将,死后被追封兴国公,但是家族只是世袭伯爵。 其父郭晟粗鲁,文墨不通,不得朱瞻基喜爱,一直在京城长陵卫任职。 长陵卫是为先皇守墓的军卫,向来都是发配之地,许多虚衔也都挂在长陵卫。 郭晟去世之后,郭昂承爵成安伯。他幼年在羽林卫学进学,成绩优异。进入幼军以后,也受到了朱瞻基的重视,在正统十六年,将他调到西域军。 但是这个时候,郭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南洲的封地。郭昂虽然是家主,独自领军却晚,家中精锐全部去了南洲,他自己反倒没有多少臂助。 他是那种直肠子之人,一直不得西域河中军的几位主帅的喜欢,一直到正统三十六年,因为白人有了火枪,战争局势逆转,他才得到了机会,率领两万军队拱卫北地三城。 这几年来,白人人多势众,他虽然才能不凡,也无法朱爱军反攻,不过他跟唐赛儿配合还算默契,在战场上一直没有吃过亏。 郑宏的倒台,他是最高兴的,因为以前他屡屡请战,得罪了这位主帅。 如今接到了国防部的命令,没有了后顾之忧,事情牵连不到他的身上,又没有那座大山,他似乎能看到自己的光明未来。 “三姐,废话我也不想多说,这三万支连发枪,无论如何要分我五千支,大不了,今后换装的时候,我再给你们补回来。” “五千支太多,最多三千支,何况,就是给了连发枪,你也不会用啊!” 郭昂立即一拍桌子,不屑道:“某见到连发枪的时候,连极西候都还没有出生呢!当初你们前往唐林城建城,某就在羽林卫学进学。那一日陛下,……当初还是殿下到羽林卫学试枪,某就在一旁。 虽然当初殿下没有换装连发枪,但是当初我们那一届,谁没有仔细研究过连发枪的新战术!只是没有想到,这一等,就等了四十多年。” 郭昂虽然只是个伯爷,但是年龄大,资格老,除了唐赛儿,连极西候林楚都不好拿身份压他。 至于林汉伦这个孙子辈,就更别提了。不过,见他扯到自己父亲身上,自己的父亲又不好反驳,他只能为父亲出头了。“老伯爷……” “老子还没有你祖母大,称什么老伯爷!今日这五千支连发枪,三十万子弹,你们给了。某就一定帮你们守住阵线三个月,让你们有充足的时间来练兵。要不然,敌人上了五十万,我手底下就这两万人,拿什么对付对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