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爵位 (第1/2页)
如果不是因为在克里特岛接到外交部的任务,蒙特绝对不会冒险进入神圣罗马王国的腹地。收藏本站 而且在此之前,大明帝国也有这方面的规定,严禁万吨货轮进入欧罗巴内河。 因为这不仅仅是贸易的垄断问题,更有技术封锁的原因。 欧洲目前最大的货船才五百吨,而大明已经可以制造万吨巨轮。 当大明的万吨巨轮已经能够抵御大西洋的风浪的时候,他们还在解决几百吨的货船进入大西洋后就会被风浪解体的威胁。 大明的海船最多有十二根主桅杆,而他们直到近年,才从单桅杆向多桅杆过渡。 蒸汽机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欧洲人船只的发展节奏,他们学着大明将蒸汽机搬到了船只上面,但是因为联动结构的落后,他们的船只依旧解决不了航速过慢的问题。 在大明的船只已经发展到蒸汽轮机,螺旋桨的时候,他们依旧还解决不了滚轮的吃水问题。 欧洲相对大明的落后,是全方位的断代,所以为了保持这种领先,先进的大明舰船,基本上不允许进入欧洲腹地。 蒙特在米兰接到了无数的邀请,汉萨同盟的不少商人甚至愿意加价两成,只要蒙特愿意把货物直接送到科隆去。 蒙特在“犹豫”了十天之后,终于抵抗不了这种暴利的诱惑,愿意冒险前往科隆。 在直布罗陀,他跟直布罗陀的舰队总兵杨致和,还有外交部的人员进行了一番长谈,确定下来进入欧洲腹地之后的所有步骤,才外松内紧地绕过了法国,从鹿特丹进入了莱茵河。 而船上的水手,不仅增加了许多,除了一些苦力,大部分普通水手也换成了直布罗陀的海军士兵。 杨致和是东洲海军总督杨道的长子,今年四十三岁。 杨道是如今整个大明权力最大的将领之一,身为海军副总督的他,管辖着超过二十万帝国海军和整个东洲的防护。 因为东洲是大明皇室嫡系封地,而杨道得到了陛下的授权,掌管陛下御赐金鞭,上打皇子,下打百官,所以在权势上来说,整个帝国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 杨致和出身显赫,却并不娇纵,在大明进学期间,屡次斩获学业头名。毕业之后,直接进入了海军第一舰队,成为陛下海军亲卫统领。 正统二十五年到正统三十三年,朱瞻基屡次下南洋,赴南洲,西洲,东洲,杨致和在随驾的过程中,行止规范,不曾出过半点差错,深得朱瞻基喜爱。 正统三十四年,其母解祯芳在东洲总督府病逝,朱瞻基特赐杨致和丁忧,让他在东洲陪了老父杨道一年。 正统三十五年,三十八岁的杨致和被朱瞻基擢升为直布罗陀总兵,与督管东洲的其父杨道一起,封锁大西洋。 父子同时分别领兵,并且互为臂助,这在整个大明,也是独一份,由此可见朱瞻基对他们父子的恩宠。 再加上目前大明的议长是杨致和的亲舅舅解祯期,杨家的威势,没有几个勋贵世家能比。 身为直布罗陀总兵官,杨致和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职责。 克里特岛的总兵官,职责是为了大明拓展商业贸易,利用商业影响欧洲各国的发展。 而直布罗陀总兵官,则是利用武力遏制欧洲各国的海军发展。 这些年来,欧洲的发展受到了大明的直接影响,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 但是杨致和早就发现了其中的危险兆头。 欧洲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南欧的经济受益于地中海的贸易,这些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北欧的经济却举步维艰。 北欧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他们的矿产资源被大明利用贸易剥削,能够发挥的经济带动作用,并没有显现出来。 北欧的百姓生活困苦,一直不平于这种被剥削,所以近些年来,汉莎联盟的发展十分迅速。 而且,欧洲的北方人口众多,他们的野蛮性格造成了武力要比南方更强。 特别是当火枪在欧洲出现以后,北欧人的武力越发强盛,但是在经济上,他们受制于南方。 这种不平等造成了北欧对于大明人,有一种天然的敌对。 如今欧洲组成的联军,主要就是以北部的欧洲人为主。他们联合起来,跟大明作对,目的不是为了跟大明争雄,只是为了掠取更多的资源。 欧洲实在太穷了,他们在大明的经济掠夺式的贸易过程当中,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