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3章 番外一 (第4/4页)
啊 就连太子都这么认为的。他是储君。贵妃娘娘地位再高,也不过是庶妃。在这样的情况下,贵妃和太子在路上碰着了,贵妃是要向太子行礼的。太子一直受之无愧。但这些日子,许是觉得贵妃已经彻底站在了自己这边,太子对着贵妃娘娘忽然亲热起来了,时不时就会上敬一些新奇玩意儿,对母妃尽一尽孝心。 皇帝也对贵妃更为满意,觉得这女人果然是一心一意爱着自己的,没有别的心思。 既然已经赐婚了,哪怕因为明珠郡主年纪还小,婚期被安排在几年后,她也不能继续住在宫里了。贵妃娘娘就让人把她送回了昌宁侯府,省的这个冒牌货天天出现自己眼前,让自己膈应不已。 知道真相的沈旭辰和程以华都觉得贵妃这一手“废物利用”使得不错。 趁着贵妃娘娘慢慢布置着虐渣,夫夫俩终于把自己的事情搞定了,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产。京城是天下脚下,房价自然很贵,这不管搁在哪个年代都是一样的,而且房产紧俏。于是,夫夫俩买到的房子并不大,只是胜在独门独户,布置雅致,院子里的花草又长得繁茂,看着颇为生意盎然。 有了自己的房子,夫夫俩做很多事情时都觉得方便了很多。比如说,他们可以兑换一些高科技太阳能的东西,拿出来用了。还有,就算不是高科技,只是普通的生活物品,他们也想用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就拿洗漱来说吧,一直用牙膏牙刷的他们也不习惯用这个年代的牙盐啊。 对了,他们并没有雇佣仆人。哪怕这年代烧火用的是土灶,没有天然气,程以华依然决定自己撸起袖子亲自上阵。 安顿下来以后,他们就把贵妃虐渣的过程当成电视剧来看,也算给自己找点乐子。 因为纪氏的死亡,昌宁侯对着贵妃娘娘是有心结的,哪怕这些年,贵妃娘娘一直算得上是他的靠山。现在,女儿被赐婚给太子了,昌宁侯顿时觉得腰杆更直了,他可以正大光明站到太子那边去了。不管怎么说,太子牢牢占据嫡长大义,只怕贵妃都是不敢和他作对的,否则贵妃的养子怎么会为了避嫌远走西北这么一想,昌宁侯甚至觉得,过几年以后,女儿嫁给太子受了宠,说不定连贵妃都要看自己脸色了。 昌宁侯心中得意了,行事也就没有以往那么谨慎了。 沈旭辰和程以华冷眼看着他最后的自我膨胀。 “我有个想法,不如我们把前世那些有名的诗词全部写出来,做旧了,弄成古籍的样子,再散出去”沈旭辰灵机一动,对程以华说。 程以华眼睛一亮:“弄成古董的样子这主意不错,刚刚试试我的手艺”他是个好奇心非常旺盛的人,所以一直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当然,他学的很多知识其实是没什么用的,比如说伪造古董。程以华要是敢在现代伪造古董,程文化非拿皮带抽他不可。不过,现在倒是有个机会让程以华尽情展露一下另类的才华。 沈旭辰点点头:“那我们开始吧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华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只要挑一些经典地写出来,注上原作者的名字,还要加上原作者的简介,只不过要模糊一下人生经历。哪怕这个时空的人永远没法认识原作者了,也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文人是真实存在过的。然后,我们把整本书弄成古籍的样子哪怕有些文体在这个时空中完全不流行,但我相信,既然大家说的是一样的语言,那么具有感染力的文字一定还会让人产生共鸣的说不定能引起轰动呢。” 有了想做的事情,日子过起来就变得很快了。 等夫夫俩终于把凝结了前世多少文人心血的书做出来,时间已经入冬了。如果他们不曾出现,在这个时间点,何明就要被人弄死了。不过,有了夫夫俩的参与,好人总不会无缘无故就死了。 这一日,京城的老百姓忽然听到一声巨响。那响声自京郊的一处山上发出。这声音实在是太大了,太让人觉得震撼了,以至于宫里的贵人都被惊动了。响声过后,有些人大着胆子,想去山里看个究竟。待他们上了山,却发现半山腰上忽然多了一个石碑。这石碑一半露在外面,一半藏在土里。这是上天预警还是天降祥瑞 很快,官府的人就来了。 众人小心翼翼地把石碑挖出来。这石碑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非常沉重。等到石碑彻底被挖了出来,它忽然就碎成了粉末。一阵风吹过,石碑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然后在原本放着石碑的地方,出现了一本旧书。这本书的封皮上没有写任何字。各位官差面面相觑,最后不知是谁灵机一动,说:“这是天书啊” 天子脚下出现了稀奇事儿,这本书第一时间出现在了龙案上。 大太监小心翼翼地把天书翻开了一页,第一页就写着一篇骈文,大概意思是:皇帝啊,你有福了,天上的星君文曲星下凡,为要辅佐你们这个国家呢。为了迎接文曲星,就送你们一本书吧。这本书中的不少内容是上古文人写的,你们把这本书推广出去,用于教化文人百姓,这就是功德了啊皇帝啊,加油干吧,众位星君看好你哦 皇帝带着自家的心腹开了会。 心腹嘛,不说别的本事如何,给皇帝顺毛的本事一定是棒棒哒。这个说,皇帝啊,这可是功德啊那个说,皇帝啊,这本书不愧是天书啊,啊呀啊呀,写得真是太好了这个说,皇帝啊,你就是千古第一君啊,之前那么多皇帝,怎么就没有遇到这样的祥瑞呢。那个说,皇帝啊,你真是圣明啊,正因为你这么圣明,才能引来文曲星啊。然后一群人跪着喊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通体舒爽,一挥手,印书 不过,不能直接把天书拿去印,天书可是要放在皇帝面前,随时供皇帝感悟仙气的。于是,皇帝特意招了翰林院那帮饱学之士过来,让他们抄书。抄着抄着,有几个人傻了眼。他们互相看了几眼。 这首江城子看着真眼熟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