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画尘烬 (第1/1页)
八月二十日,城外不在响起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虽然没有了硝烟可幽州城这日的天依旧是黑色的。坐在门前择菜的老妪,被这闷热的天捂出了满头大汗,她从袖子里拿出一块洗黄的旧帕子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液。虽说才过了巳时,可这天被这大片的乌云压着像快入夜一样,时而会传来几声闷雷。老妪抬头看了看天,说道:“要下雨了。” 孩子伸出手来接着雨,一滴雨落在他的手心,可把孩子高兴坏了,转头对着身后的阿娘喊道:“阿娘,下雨了。地上的雨水弄湿了他的裤脚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心情。 平王站在城楼上看着城中的人们,雨打在油纸伞沿着伞骨滴落在青石板上,雨慢慢变小了起来,天上的云层就像蜕皮的手掌一样,乌云之下露出天空原本的颜色。暖黄阳光伴随这雨露照耀在城墙的东南角上,城墙因常年分吹雨打间隙之中爬满了青苔。阳光虽把城墙照的如此庄严宏伟,却也显露出它的阴暗以及陈腐。 今日他系了一条猩红色的缎带,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没有精细绣花,只有一个光板的缎面,只不过是多了一条装饰的穗子。腰间挂着这一块色泽透亮的玉牌,旁边还挂着一个绣着竹兰双清的荷包,他的手指相互的在绣花摩挲。冯溪走到平王的身旁附耳说道:“殿下,沙陀的议和使臣已经到了。” 平王点了点头,说道:“终于可以回去了。” 暮色来临,雨雾散去,露出了星光和明月。在这静寂无人的鹤州府衙,只有被风经过铁马在响动。 屋子里的开着窗,随意的让风翻页着案上的书籍,放在一旁的茶水早已凉透了,屋子里并没有点灯,但也没有那么黑。乔严静静端坐在椅子上,脸上却十分的平和。枯黄的梧桐叶一片一片被风摘落下来,漂浮在水洼中。 乔严起身,端起案上的那盏饮了一口。他笑了,神情里透露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慢慢走到屋外,轻轻合上了门,拾起院中被雨打落的菊花嘴里念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太阳依旧是挂在天上,散发着温暖的阳光替人驱赶着邪祟。阳光趴在金丝楠木做的窗子上透过窗花后的琉璃,映射在皇宫内殿的地砖上。 江晏从殿外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禀告道:“陛下,中书令董仲平求见。” 皇帝停下手中的朱笔抬起头,说道:“允。” “宣,中书令董仲平觐见。” 董仲平见到皇帝立即行了叩拜之礼说道:“官家,安康。” 皇帝看了董仲平说道:“江晏,赐座。” “诺。” 董仲平并没有座了下来,只是上前一步,背略微弯着,说道:“前线来报,平王与沙陀签订议和条约,和平王一同回京的沁阳公主。” 皇帝停下手中的朱笔说道:“我也数十年没有见到沁阳姑姑了。” 董仲平继续说道:“官家,乔严自缢了。” 桌案上的放着一个黄花梨做的托子,把手刻着两条栩栩如生的龙,龙口里还含着一颗可以活动的龙珠。托子上摆满着大大小小的印章,随意拿出一个的料子皆是玉中上品。皇帝的手指在印章上来来回回摩挲着,一面漫不经心的说道:“乔爱卿这次西北战事也出了不少力气,让礼部拟个谥号,封为紫金光禄大夫。”他随意从托子里抽出一个双鱼镂空雕花印章,轻轻朝着章底吹了一口气。一旁的伺候的江晏从屉子取出印泥盒子,递上前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