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鸳鸯拆散_第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节 (第2/3页)

低,只能嫁入差不多的人家里,也不知是那家有福得了去。

    二丫此时也放了心,她除了刘夫人所忧心的原因之外,则是因为自己最近的表现有些过于诡异,虽是借着道人之说搪塞过去,然有心人仔细琢磨之下,说不定就会露出破绽。谎言就是谎言,总有它的不圆满之处。况且自己的经历太过荒诞,一个不小心泄露给外人,等待自己的便是驱魔降妖死无葬身之地。

    李县令果然在陪同刘大人勘探现场时,趁着只他二人在场时,也将瞒下二丫之事提了出来,刘大人自是心中愉悦痛快地答应下来。

    李县令晚上回到内衙,便将此事与二丫碰了一下头,如此倒是放了心。闺阁女子有那些个名声并不见得是幸事,李县令还是希望女儿低调寻常一些的好。

    杨虎也趁着这个空来禀报李县令,这几日查访真的是未发现那程公子有什么异常。李县令也觉得或许是二丫多心的了,再说铁矿已是找到,等明日巡抚大人派了铁官了,其他山的情况也能确认下来,就算程公子真有什么想头也是无力回天不足为患了,于是便令杨虎不必再继续查访了。

    不过第二日那程公子倒是来找李县令,想要退出这租山的名单中。原来他在此处的生意都是亏了钱的,不过他家资颇丰倒也没在意,前段时间又给家中要钱时,他父母却未给他分文只勒令他尽快回去温习文章,好参加下届的会试,不许再在外面瞎混。他最近做生意吃了苦头才深知父母的不易,便想到“父母在不远游”,更兼父母断了他的银钱,于是想要回家好好读书孝敬父母。

    说这些话时,程公子一脸的尴尬,不复前段时日的洒脱不羁。李县令作为文人倒是对他的心情能了解一二,便宽慰了他几句好好读书将来做官的话后,痛快地将其名单抽出,况且李县令经此一事,已是打算其他几座山若是出租便只租给祖籍本地的人氏。

    二丫在后院听说后,心中冷笑,只怕是他已得到风声,见无利可图便及时抽身而去,只不知这书琴何时会主动离去。只可惜虽是心中怀疑,却无证据拿他,且父亲也道便是查出他们是北蛮细作又能如何,现在两国休战和平贸易,没捉着他们做恶的现行,那便他们都是良民,至少此时他们在此想要图谋铁矿不过是暗地的勾当,并无什么把柄来证实他们是细作。当然也当中也有二丫的私心,事情眼看就要解决,那程公子也会离开,何必多此一事呢。

    几日后就有省府的官员到了尉县,刘大人亲自带人去看了那铁矿,经证实果是一处极大极好的铁矿场。刘大人心中得意,忙写花团锦簇的折子递于上京,那省府的人也带了铁矿石回去复命。

    -------------

    本周一日双更,压力还是蛮大的所以决定下周暂时一日一更,看情况加更另外,下周会上女生网九大分类小封推,还请多支持,多多点击投票收藏小女子先在此谢过

    第五十章心愿落空

    第五十章心愿落空

    巡抚大人接过回报,又让人验实了,便不敢怠慢,急忙一面写了折子上奏,一面派了人守护那铁矿场。

    李县令当然也不能光呆呆等着赏赐,仍是如常主持县务。经那省府的人鉴定出其他的荒山并无铁矿,于是出租荒山的事情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过了些日子终是确定好了承租其它荒山的人选,仍是由刘大人来此亲自订立契约。

    李县令得了银子便由刘大人牵线找了挖井修渠的能手,又将本地各镇子村庄的壮丁们都派了服役,一切就绪后大家便热火朝天地干起活来。因这是关于自家口粮问题,百姓们也不偷jianian耍滑,个个轮圆了膀子毫不吝惜那把子力气,心中都在暗叹终于来了个好官,以后也能多收几斗粮食裹腹了。

    此事一解决,二丫便也放了心,每日里不是读书描花,便是到花园亲自侍弄那些花木菜蔬。偶或去泽州陪刘夫人几日,经此一事,刘夫人待二丫更是不同。闲极无聊时,二丫也会掐指计算那朝中圣旨得多早晚才到,本以为得差不多过个五六个月才能等来朝廷的旨意。没想到不过三个多月圣旨就到了,想来这铁矿之事的确是事关重大。

    李县令忙在二堂设了香案,将官服穿戴整齐跪下听旨,就见传旨官打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李县令听着旨意宣读,本来满心的喜悦渐渐化为失落,最终咬牙强笑着谢恩接了旨,又派人好生在驿馆安顿传旨官。传旨官笑着贺道:“恭喜”一面随人去了。

    李县令捧着圣旨,慢慢向后宅走去,孙师爷忙招呼其他人等,他也早就在旨意宣读中有了片刻的愕然,不过马上就恢复正常,圣上心意岂是可让人随意揣度的,李县令一向做事稳重,倒也不怕他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举止,现见他往内宅而去,便忙暗让王桐跟着护送李县令回去。

    二丫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也不顾什么规矩,便带着小梅等人等在内宅门前。看到父亲走来,二丫急忙迎上去,待要相问时却觉得父亲神情不对,忙上前搀了父亲,眼睛却询问地看向王桐,王桐只得摇摇头。这时李县令勉强对女儿笑道:“回家再说话”

    二丫情知事情有异,也不再多说,小心搀扶着父亲进了院子,到了李县令的房前时,二丫挥退众人,只与父亲两人进了房间。二丫斟了碗茶捧给父亲,李县令接过茶,顺手也将圣旨递给了二丫。

    二丫急忙打开来看,内容虽啰嗦大意却也明了,先是赞扬李县令为官勤勉,又立此大功,让人心慰,特授于文林郞之称,并调入京城任翰林院秘书郞,待这边事情了了后,即日上任。

    并没有敕封祖母的旨意,二丫知道父亲的心愿,但仅仅这样并不能使他如此的伤心落魄,二丫看了父亲一眼有些疑惑,又仔细看圣旨,这般之下,二丫也不由的心中一阵气苦:秘书郞,好一个秘书郞

    尚未任满一年的县令,被授于文林郞,这是对父亲政绩是很好的奖励,仅一年就让圣上由外官调入京中,也算是殊荣,且秘书郞也是个正七品的官,如此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