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鸳鸯拆散_第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节 (第3/3页)

调入京倒也足见上面对父亲的重视,毕竟一般入京是要掉级任职的。

    表面看来是一切都是那么的称心如意,可是这秘书郞不过是个校对图书的闲职,大多由些世家子弟萌恩不科考,初入仕时任职,不过两三年,有了好缺就调走了,正经科考中了进士的若是做了此官,就等于是被打入冷宫,没门路就一直呆在那里,直等到上司告老还乡才有机会升迁。也是因此,那秘书一职作用不大,故本朝虽将它并入翰林院中,却最是让人瞧不眼。

    难怪父亲脸色不好,这是明升暗降,以后熬上几年敕封应还是能得到的,但是官途却是可能由此便止步不前。自家又在京中没有得罪人,按说应不会是小人下拌子的,那又怎么会如此呢

    二丫不由皱眉苦苦思索,难道是那绵乡伯夫人动的手脚,然而她立马又否定了,此时绵乡伯府只怕还不知道父亲做官的消息,再说她也未必能有那么长的手脚可以影响到圣上的意思。或许只是巧合,虽说是秘书郞但总归是翰林院里的职位,以后说不得会有机遇能官运亨通。

    二丫想了想便佯作开心地对父亲笑道:“没想到父亲来此还不足一年就能进京做官,想来是皇上极重视父亲的,便是女儿也想去那京城看看呢”

    李县令此时也是已经想开了,这次没能给母亲敕封固然是有些失落,但想到在京中做个秘书郞虽说升迁极艰难,倒是这敕封的事儿,反是能因此反是易得些,便是那升迁之事,事在人为也未必不能,况且此次能进京,倒是可以将家人接去,免得骨rou分离。

    看女儿一幅要去那京城繁华地的激动期待的样子,李县令不由苦笑,但又转眼一想,女儿只怕不知道这次所授官职意味着什么,有时候不知道反是福气,便道:“傻丫头,你以为那京城的官就比下边的好,再说那里哪有这里逍遥,只怕你在那里新鲜劲一过,就会觉得苦闷了。”

    二丫顺势笑道:“在这里做官离家太远骨rou分离的,京城也不好,那父亲干脆辞官还乡吧,反正每日累死累活的,俸禄也不多。”

    李县令笑道:“你这丫头净打那退堂鼓,自古读书皆是卖于帝王家,为父不做官岂不辜负那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况且大丈夫立于天地间,总要做出些明堂才不枉这世间走了这一遭”怎么着也得给母亲挣个夫人才算了了心愿。

    二丫知道父亲已是重燃起斗志,心中这才放心下来,便与父亲商量起进京的事来。

    那接任的县令是别处调来的,可能得一个月才能到此,因此李县令便在主持日常县务中时,开始了各处的盘点以备新任县令来时好交接工作。

    二丫也开始整理行囊,因他们本身东西倒不是很多,很快便整理妥当了。倒是这小梅和书琴的去留问题,让二丫有些头疼。

    本周一日双更,压力还是蛮大的所以决定下周暂时一日一更,看情况加更另外,下周会上女生网九大分类小封推,还请多支持,多多点击投票收藏小女子先在此谢过

    第五十一章曲终人散

    第五十一章曲终人散

    小梅虽说是死契,而且自家进京后也极需人手来侍候。只是她一个小姑娘家的,随自己走了便要与家人生别,路途遥远以后还不知能不能与家人相见。二丫心中不忍,便与父亲商量着开恩放她回去,李县令自是无不同意。

    这对小梅来说真是意外之喜。自从知道老爷一家要进京后,她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反复思索。论理她自是应该跟着进京,一是当时签的死契,二来当时因小姐买了自己,家中才得了银子救了急,这冲着对自家的这份恩情,自己理应当牛做马来报答的,且来了后主人家也不作践下人,小姐待自己又好,若说不跟了去,那自己就是个没情义的人,三来虽说大人着人挖井修渠眼看着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但那赎身银子却是难以凑齐。只能狠了心,只当那卖身银子替自己尽了孝。

    二丫说道:“本来便想着你我相伴几年,等我父亲去别处时,便还了你自由身。没想到才不过半年时间就要分离了。如此便不如好聚好散,你也不必想那银子的事,就当你这些时日用心办事的赏钱吧。”

    小梅感激涕零,心中越发的不舍。反倒是二丫在旁劝解才略好些。二丫虽是有些感伤,却也认为人之聚散皆为缘分,缘来便相识相交,缘去分离则也是常态,有来有往有失有得,不过是把握好现在的生活,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等到一切都了了后,方能不心中后悔当日的所作所为。如此反倒显得二丫为人有些冷情,只是世人便是各过各的,谁又会过多在意他人情感呢。二丫因事情也都忙得差不多了,便让王桐去前面销了小梅的奴籍,放她回家。小梅却不肯马上就走,非要服侍二丫到她离去,二丫无法也得随她而去了。

    二丫倒是满心不想带着这疑似细作的书琴去京城,京城昌盛繁华,三教九流的,万一真让她得到些东西,只怕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便暗自在心中打算找个理由辞了她去,只是总没有万全的。毕竟她虽是可疑却无证据,且又是个孤女,总不将她一人丢在这里,少不得等起程后,再寻个机会才好。

    不过,瞌睡偏有人送枕头来,而且还是书琴自己送来的,反倒是解了二丫一个大难题。

    那日有个女人求见书琴,等两人见面后,他二人便抱头痛哭。众人虽不明情由,也不好看着不管,忙上前劝解。书琴此时才止了哭声,擦着眼泪对二丫说道:“小姐,书琴乍见亲人,不时失态,还请小姐不要见怪。”然后又指那女人说道:“这是我堂jiejie,我俩自小就相处极好,自去年来此处寻亲,才断了联系,今日乍见高兴之余便失了态。”

    二丫当既表示解理。便让她放下手中的活儿,放她二人进房说话。过不多时,就见那女人来找二丫,陪笑道:“没想到书琴的命竟是这般苦,幸好当时遇到了小姐,要才她一个孤身年轻女子还不定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