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_吴起传 第二十三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起传 第二十三回 (第1/2页)

    第二十三回:十年勤修“魏武卒”,一朝建功扫河西

    此战过后,吴起开始转职做体能教练。

    虽然他自认为有通天的本事,但毕竟秦、魏两国在河西地区的实力差距太大,如果每仗都像之前那么打,想不累死都难。吴起决定在有优秀将领(他自己)的基础上,再为魏国训练出一支优秀的军队出来——他要麾下的军队能够百战百胜,以一当十。

    想的是很不错,但是,士兵究竟该怎么练?难道你给他们贴个“猛”,“勇”的标签,他们就能够成为虎狼之师吗?

    吴起绝对是一个军事奇才。这一点,不只体现在他的军事指挥艺术上;同样体现在他的练兵思路上。

    首先,要想练兵就必须让士兵们愿意无条件服从。这一点上,孙武讲究的是树立威信,严格治军;而吴起则追求与士兵同甘共苦,从而换取士兵的信任。两者殊归同途:正如足球比赛中的防守反击和短传配合战术,只要运用得当,都能够得到士兵们的信服。

    当然,吴起也绝对不是“好好先生”,他虽然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但对于不听话的士兵,他惩罚起来也绝对是不留情面。

    其次,吴起认识到:秦军的战斗力确实非同小可,魏军如果想百战百胜,光靠让士兵们服从你还远远不够。之前那一战,他下出了“擅自撤退,杀无赦”的严格军令,可依然有很多士兵因为畏惧而逃散。虽然他事后追究了这些当事者的责任,但是如果全军将士都被击溃的话,你还能把他们全部都杀了不成?

    必须要让属下将士们从内而外的武装起来,成为一个个真正的斗士!

    就此,怀着这个目的,吴起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练兵工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魏武卒养成计划”。

    下面,我们再大致看下“魏武卒”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第一,优胜劣汰机制。他下令将所有老弱病残的士兵都遣送回乡,另请魏文侯向河西地区迁徙来大量的人口,从中挑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纳入军中。数量不要多,还是七万就行,但是一定要精——不是“铁柱”、“大虎”的不要。

    第二,铁人训练模式。他见河西兵的换血工作业已完成,便宣布:从今往后,每月都在河西地区举行一次“铁人运动会”。如果有士兵能够完成以下壮举,将全部颁发荣誉勋章:“魏武卒”。这些条件包括:穿着厚厚的盔甲,背着满满的弓箭,扛着重重的长矛,腰中别着短刀,背上扛着三天的口粮,然后在这样的条件下,必须半天内跑完五十公里(百里)。

    看到了吧,这样残酷的要求,就算是今天的“铁人三项”也远远不及。

    士兵们又不傻,累死累活才挣到这么一个精神奖励,谁愿意卖力?好在,一旦有士兵真的能够达到以上要求,除了颁发荣誉勋章外,吴将军这里还有更大的惊喜,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福利。

    1:免除该士兵全家的徭役和赋税。战国时期的赋税普遍很重,一个普通的家庭就算碰到好年成,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这样一来,可以说真正的做到了一人当兵,全家光荣。

    2:该士兵的寝食标准按将军同例。那时候,“保家卫国”这种话,一般都是将军们喊喊的;普通的小兵们,当兵其实就是为了吃饭。而且这口饭的质量也奇差:大多士兵每天都只能连喝三顿米粥,偶尔开个洋荤,无非也就是搞点咸菜就着馒头啃啃。另外,每当士兵们有馒头啃的时候,他们不但不兴奋反而一片哀恸——因为肯定要打仗了。吴起这时下令,只要能够当选“魏武卒”的,全部跟将军一样,不仅有米饭吃,而且还能喝酒吃rou!联系到之前士兵们的艰苦待遇,可以想象他们听说这个消息时的激动心情了吧。另外,不但吃得好,睡得也要好:夏天发席子,冬天发棉被,真的把他们当成大爷供起来了。

    当士兵们看到以上两点时,那叫个心潮澎湃!于是个个都开始自发地锻炼身体。虽说“铁人训练”是很残酷,但在那个还没有和尚的年代,又有谁真不想吃rou?

    在“我要吃rou!”这种念头的极大鼓舞下,吴起帐下编入“魏武卒”的军士越来越多。但吴起仍不满足,他依然定期举办这种运动会,希望所有的“河西兵”都能够成功吃上rou。

    新的问题这时出现了:要知道,吴起自己并不擅长养猪,这么多人都要吃好穿好,单靠河西地区的那点荒地已经支持不住。如果对士兵们的承诺无法兑现,那他的空头支票开的再好也是白搭。

    没办法,只能期待老大的补助了。

    他对魏文侯上书,阐述了自己的练兵思路,希望主公能提供物资上的支持。而除了要吃的、要穿的,在这份请愿书中,吴起另外还提出了一个相当过分的要求:他请求魏文侯委任自己在河西地区的自治权——河西就是我吴起家的自留地了,我爱咋整就咋整。主公,您看行吗?

    魏文侯面对吴起的请求,毫不犹豫的签字:同意!(惟起所欲)

    我魏国经济发达,物产丰饶,猪啊羊啊有的就是。只要你吴起帮我守住河西,区区几万人,我还是养得起的!至于你要的自治权嘛……反正现在就那巴掌大的一块地,就由你先整整看再说吧!

    在领导的支持下,吴起的练兵工作卓有成效,编入“魏武卒”队伍的人数渐渐的竟然有数万之众。而对于那些不上进的家伙,吴起大笔一挥,统统赶去当炊事兵。这下炊事兵就可怜了:每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