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零二章 群英(jianian)会 (第1/2页)
一秒记住【】,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杨信坐在自己的玻璃暖阁里,悠然地看着那些被震撼了的客人。 玻璃而已。 大明都造了两百多年了。 颜神镇或者说博山孙家世代为宫廷制造玻璃。 不过大明的玻璃发展走了条岔路,不是发展透明玻璃,而是走专门的艺术品路线,不但不喜欢造透明的,相反还故意往里面胡乱加材料,以便使玻璃保持浑浊和各种颜色,使其更加向玉石化发展。 不是不会造透明的。 颜神镇玻璃工艺品的底料都是透明的,但他们在这个透明底料上故意加乱七八糟。 而杨信只是造正常玻璃而已,至于平板更不值一提,早期平板玻璃价格昂贵只是因为不会铸造,所以造平板都是吹成管子趁热割开,这样就很难保证玻璃的均匀,而且想造大几乎不可能。但后来法国人也就是在这个世纪,研究出了玻璃铸造技术,从此平板玻璃和镜子廉价化。 他这些就是铸造的。 往铁板上浇铸就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法国人所谓的发明,就是往一个铁桌子上浇。 “诸位。” 他端着茶杯说道。 正在欣赏反季节蔬菜的客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他。 今天受到杨都督邀请的肯定不是普通人,实际上堪称大明未来二十年的群英会…… 当然,也包括jianian。 “杨都督这间暖阁可是价值连城啊!” 刑部主事洪承畴笑着说道。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邀请。 “那边工厂里一天造好几十块这样的玻璃!” 杨信指了指远处一个十几米高的大烟囱说道。 洪承畴倒吸一口冷气。 “那西洋镜岂不是也能造出?” 他愕然道。 “很快就可以了!” 杨信说道。 “那杨都督可就财源滚滚了!” 陈奇瑜笑着说道。 他已经自认为是杨都督亲信了。 惠世扬升任都给事中后,他跨过程注直接升左给事中。 “发财什么的我已经不是很在意了,你们也知道我其实不缺银子,我的银子是花不完的。” 杨信说道。 “杨都督倒是坦诚。” 张国维鄙视地说道。 他旁边一个举子则拿着纸和笔,自顾自地画棱堡的图。 这是茅元仪,《武备志》的作者,同样也是世家子,他家是江南有数的几个藏书世家,原本这一科并没考中,之后也没有,但这次因为算术考核第一实际上已经把三甲收入囊中,他和宋应星是这一科主要惊喜,宋应星原本这一科同样落第的。 由此可见明朝科举还是很公平。 这些喜欢杂学,因为杂学而分神的人真考不过钻研八股文的。 “我知道你们仇视我,这样我真的很伤心。” 杨信说道。 一边欣赏一棵小黄瓜的孙传庭忍不住一笑。 “伯雅兄有什么意见吗?” 杨信说道。 孙传庭赶紧示意他继续表演。 “我之前的确做了很多让你们不满的事情,比如我喜欢抄家,我喜欢栽赃陷害,还喜欢拿大炮轰士子,甚至还喜欢敲诈勒索,总之有时候想想这些我都悚然一惊,原来我已经坏到这种地步了,完全十恶不赦啊!” 杨信说道。 “杨都督真有自知之明。” 黄道周说道。 “今日既然是欢宴,咱们何必纠缠这些往事。” 户部主事杨嗣昌笑着说道。 他和洪承畴一样,对于自己的受邀请也很莫名其妙,不过他是朝廷里面的中立派,虽然因为六艺考核对杨信同样不满,但因为跟户部尚书亓诗教关系密切所以也不会站在杨信对立面。 毕竟真算起来杨信又没祸害过湖广。 他爹杨鹤在都察院也是中立派。 杨信摆了摆手。 杨嗣昌只好略带尴尬地闭嘴。 “但是,如果再重来一次,我还是会这样让自己十恶不赦。” 杨信说道。 “因为我的十恶不赦,换来的是国家的安宁。 我的确喜欢抄家,但我抄家的银子变成了辽东的军费,让朝廷的二十万大军可以吃饱饭,能为朝廷守住辽东保护大明万万百姓的安宁。我的确喜欢敲诈勒索,可我敲诈勒索那些豪门世家的银子让陛下免了辽饷,老百姓能多吃几顿饱饭了。当然,我自己的确也多多少少捞了一些,可我用银子把江西的棚民吸引出来安居乐业,从此江西不用再担心棚民作乱。 我还用这些银子把这片盐碱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 最少五十万亩。 每年最少可以向京城供应一百万石米。 江南可以少向北方送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