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七十一章 归得京师福熙憾,重兵相迎传国玺(中) (第4/5页)
朕是知道的!” 弘治皇帝顿了顿,道:“朕亦知晓你的心思,只是痴虎儿……” 且尔娘之!朕的公主去的早啊! 便是弘治皇帝也忍不住在心里骂了这么一句,多好的乘龙快婿啊! 怎么朕的女儿,就这么没福气呢! “老臣亦知晓,老臣这孙儿……” 虎头老国公提起这孙儿也是满嘴苦涩,心里那不得劲儿啊! 人家都盼着孙儿有出息,可孙儿太有出息也麻烦啊! 比如他这孙儿,如今他娶谁是好?! 除了皇家的女子,他娶谁都不是。 可偏偏弘治皇帝只有一个儿子,这就很蛋疼了。 若张小公爷没如此本事只是一介普通勋贵子,那他娶谁也就看个门户而已。 都是勋贵之家,大家相差别太大就成了。 可他太有本事了,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 谁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但谁家的女儿都不可能轻易嫁给他。 张小公爷的婚姻大事成为了一个大难题,到底谁嫁给他合适啊! 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思考,但谁都没有答案。 看起来扶桑公主是最为合适的,然而她毕竟是扶桑国的公主啊。 难道婚配之后,足利鹤小jiejie来做正房么?! 其他勋贵们哪里接受的了?! “是以,朕决定敕懋公为‘定兴王’!痴虎儿,则是继英国公之位!” 唔……这算是把张小公爷的功绩,给算到了他大父头上去了。 其实想想这也合理,老国公成为了王爷还得活出去二十来年呢。 到会儿老王爷驾鹤西游了,张小国公可不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小王爷了么?! 这也算是弘治皇帝别出心裁的一种酬谢,毕竟大明之后异性封王几乎再没有了。 滇南的黔国公府虽然号为“沐王府”,可到底也就是挂着“黔国公府”的招牌嘛。 “痴虎儿,此番你回来的正好!京师,要迁出去了。” 弘治皇帝突然在这个时候提起了这个话题,让张小公爷不由得一愣。 眼见弘治皇帝笑了笑,道:“其实朕也早盼着搬出去了。” 这是他的心里话,自从见识了火炮的威力之后他就夜不能寐啊! 生怕哪天一堆的罗刹红毛番鬼从津门登陆,直扑京师而来。 每每想到此,弘治皇帝就半夜直接惊醒。 随后一身冷汗,再也难以入睡。 熊孩子筹建新京师,弘治皇帝也是对此默许的。 原因很简单,他也希望有一个安全系数更高的都城作为容身之所。 现在的京师从前看来非常不错,现在就完全不够看了。 思虑再三之下,弘治皇帝还是默许了熊孩子的胡闹。 “呃……陛下,现在新京师已经建好了么?!” 张小公爷回来沿途都没有仔细瞧,他没有想到居然会那么快。 “哈哈哈……倒是痴虎儿你出力颇多啊!”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头。 确实出力颇多了,主要是抓了不少苦力回来。 冀北、豫南的流民大量的涌入,这些人看着有银子挣根本就不在乎吃苦。 而且这一日三餐还有rou吃,哪儿找这么好的差事啊! 靠着人多及军械营造司不断的更新器械,新京师的建设可谓是一日千里。 作为整个新京师的核心建筑主体——皇城,早已经修造完毕。 弘治皇帝这次直接力排众议,他要的就是坚固、坚固、再坚固! 你特么跟我说逾制?!且尔娘之!不逾制如何抵挡火炮?! 弘治皇帝红了眼珠子,礼部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屁话了。 于是这影响到的是,周边的建筑更讲究实用性、美观性。 逾制只要不是太过分,礼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陛下,入夏以来干旱多日!恐怕,还是得您亲往求雨一番啊!” 谢迁有些忧心忡忡,说到这里还不忘了对张小公爷拱手。 “痴虎儿早前修造的水坝此番起了大作用,若非是有水坝在恐怕京师早已缺水的厉害了。” 张小公爷听得这话先是笑了笑,但似乎脑海里闪过什么东西。 只是一闪过儿,他想要抓住的时候却又想不起来是什么。 “如此干旱下去,恐怕京师的庄稼就先撑不住了……” 刘健也是忧心忡忡,垂头叹气道:“若是此季失收,怕是又得出粮赈济了。” 李西涯沉吟了会儿,呼出一口气。 “好在这几年粮库充盈,且有安南、西南等地缴获之存粮。应付到明年,应该是无碍的。” 提到这个,三大学士不由得望向了张小公爷。 这些粮食可都是有赖他出击两地,这才最终缴获回来的。 否则的话他们三个现在就得琢磨从哪儿弄来粮食,应付干旱后可能发生的饥荒了。 “潮白河的水坝还有多少储水?!能用多是时日?!” 弘治皇帝提到了这个问题,也一脸肃然。 他很清楚一旦京师这里旱情严重,最终导致绝收的话会发生什么。 当然,现在他手上有粮食、有国防军。 所以他倒是不担心会出现什么变故,只是如果国库的粮食减少了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儿。 应付到明年,可如果中间又生出什么变化怎么办?! “陛下!大旱之后必然大涝,臣是建议尽快的疏通河道以保将来!” 张小公爷所想到的与他们不一样,大旱之后必然大雨倾盆。 到时候一旦发生了洪涝,那将是极为可怕的事情。 “陛下!老臣建议,此事可调回东山公及廷仪公二人负责!” 刘健毕竟是老成持重,他很快的想到了治理水患最有经验的两个人。 刘大夏、白昂! 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如今整个大明国朝中,对付水患最有经验的。 “善!” 弘治皇帝对此倒是没有异议,沉吟了会儿道:“吩咐礼部准备一番,朕……亲自去求雨!” 李东阳、谢迁听得这话,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他们就怕弘治皇帝不同意,毕竟他现在声望是如日中天啊! 又新取回了传国玉玺,这事儿公布出去的话毫无疑问弘治皇帝可以达到封禅泰山的级别了。 毕竟开国洪武陛下、强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