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一十章 星星之火 (第1/2页)
封丘李家‘开平’粮行。 张旭风风火火的闯入掌柜房间。 “什么事,慌张作甚,稳重,稳重” 看着闯入的张旭,掌柜看似在问责,言语中其实充满了喜。 赈灾前后张旭表现突出,已经列为李家未来的掌柜之一被重点培养,而粮行掌柜也是倾其所有的传授。 “赈灾点……” “慢慢说,慢慢来”掌柜示意张旭平复气息。 长吁口气,张旭说道:“赈灾点传来信息,有一种叫红薯的食品被熬粥发放,据说是自南方栽培后引进,能大面积种植,能抗旱,可以充饥还能养胃” “胡说八道,那岂不是成了贡品”掌柜皱眉。 对于素来冷静思考问题,周全又心细如发的张旭眼前表现,掌柜颇为不满。 “绝无虚言,小人是到了赈灾点亲自查看,还有,粮市也已经有红薯在出售,价格低廉” 言落张旭从手中布袋掏出一个油布包裹的物件,打开。 里面是红薯,油布包裹保持了温度。 “就是这个,红薯,烧烤的,商市也有,您尝尝”,言落张旭剥掉一溜皮。 香气瞬间弥漫而出。 掌柜先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张旭变戏法似的打开油布拿出红薯,然后娴熟的剥皮将香气四溢的红薯呈送到眼前。 “怎么感觉像便便”掌柜没说,心里却如此嘀咕。 香气让掌柜放弃了进一步低俗思考的可能,拿在手中,左看右看,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软、黏、滑、甜” 再咬一口,舌尖被炸开的感觉更甚,口腔内还有灼感。 然后再吃; 食用一半的时候掌柜看着目瞪口呆的张旭说道:“商市是在大量出手?多少银两?” “按照一石换算,折银三两” “赈灾点已经熬粥救济,能大面积播种,可以抗旱?”掌柜问。 “是的”张旭点头。 愣了愣,意识到了什么的掌柜急促说道; “到赈灾点,到商市,快,快” 口中催促中,掌柜已经疾步出屋。 张旭紧随了上去。 封丘; 祁远山神暗淡的走向商市; 寒风从街道卷了过来,祁富贵感觉呼出的、吸进来的气息都是冷的,如同这个冷了一季的冬。 灾没有蔓延扩大之前,祁远山家庭尚算富裕,自己教书,比不得物资丰盈的大户,但同那些丢失了土地,无法生计的民众而言,已经算是幸福。 至少,家是完整的。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天翻地覆的改变,粮价一路抬升,教书所得已经无法维持常的生活开销。 家里娘子建议可以到赈灾点领粥,缓解生活压力。 祁远山没有责骂家里的女人,耐着子讲解了什么是气节。 贫寒可惧,但气节不能丢,否则自己又如何向学生言传教。 一月前,学堂关闭,祁远山失去了任何的生活开支。学堂关闭是因为大量的民众流离失所,人口减少 。 但即便这样,祁远山依旧没有去赈灾点接受救济。 节临近,写了一手好字的祁远山书写门联换取钱财,家里的女人一对手镯拿出去典当。 凑了三两白银,希望能有点生机的度过这个节,家中孩童因饥饿已经在喝水充饥。 走向商市的时候祁远山内心沉重如山。 三两纹银,往年是能支撑家庭生活很长时间,如今,能做什么呢? 进入商市的时候祁远山看到前方水泄不通的人群,似乎有人在吆喝着什么。 祁远山靠了上去。 “各位乡亲,此物叫红薯,南方栽培而成,可以替代粮食使用,蒸煮适宜,养胃且能充饥,而且抗旱,物美价廉,治署如今在大力推广红薯的消费和播种,今年节怎么过,蒸红薯,红红火火” “先尝试,后购买,李家村赈灾点已经在熬红薯粥” 香气从人群中飘散了过来,祁远山听到自己肚子在咕噜噜作响,随后的时间,祁远山拿到了一小块红薯。 带着神农尝百草的心态,祁远山将红薯放入口中。 口齿生香,滑腻甜糯。 等了解到价格时祁远山已经看到排起长队购买红薯的民众,没有任何犹豫,祁远山加入了进去。 午间时分,祁远山扛着一袋子红薯出现在自家的宅园。 不大的宅院被女人收拾的干干净净,三个年纪不一的孩子望眼穿等待着。 女人迎了上来,看着肩扛的袋子:“是……米?” “红薯” “能吃不?” “能,蒸着吃” 两个人忙碌了起来,宅院中自灾产生以来第一次午间时分冒出了炊烟。 红薯蒸熟,三名儿子吹着气狼吞虎咽的时候家里的女人偷偷摸了一把眼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