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一十章 星星之火 (第2/2页)
。 这个节,至少不会死气沉沉。 相同的时间,城内三三两两的宅院中先后有炊烟冒出。 下午,宅院门被敲开。 一名慈眉善目的琮记站点人员出现在祁远山面前。 站点人员问祁远山,北方提供一份教书的工作,是否有意向。 待遇是祁远山在县城教书的五倍。 祁远山问是北方何处?教什么书。 站点的琮记人员回复是北上灾民聚集点,负责北上灾民工作的人就在李家村开设了赈灾点并运转到至今,红薯也是这个人从南方栽培后引进出售,不仅仅在黄河两岸,在北方也会大规模的种植。 祁远山想了想,问站点人员能不能节之后北上。 站点人员答应; 不久之后又有人给祁远山送来了半石米以及。 宅院中吃饱的孩童玩耍着,县城内有烟花升空的音响,祁远山坐在木凳上,视线看着向北的天空。 天空之下,仿若还看到了巍峨的远山和百万北上的民众。 封丘商市; “开平”粮行掌柜目瞪口呆的看着排着长队购买红薯的民众,不远处的一处粮行门庭冷落。 掌柜和张旭先是到赈灾点喝 粥,遂即马不停蹄的到商市查看。 商市大大小小的建立了六处出售红薯的商行,每一处都是人头攒动,出售的时候伙计还在不遗余力讲解着如何食用。 看着因为震惊而久久不能回神的掌柜,张旭说道:“如此看来,红薯是能替代米面,南方在大规模种植且会推广到豫州及其更多的地方,粮价岂不是要暴跌。” 一语惊醒梦中人! “购买烧烤的红薯,快,马上去见老爷!” 掌柜急促的交待,张旭购买红薯,两人直奔如今早就是封丘首善的李家向家主李济敬汇报况。 冬太阳投下的光线没有任何度,但急行的马车内封丘县丞范存晖却内心如火。 封丘县前任县丞刘见深因勾结地方大户截留、吨粮被朱由检查办后斩杀,范存晖调任。 上任期间,朱由检先后在开封、怀庆府等区域问斩官员、地方大户上百人以儆效尤,这就如同在范存晖头顶悬了一把剑。 范存晖兢兢业业,不敢怠慢 但即便如此,区域内因为灾民的不断增加所产生的治安问题依旧在加剧,民众生活贫困,粮价居高不下。 想着政绩考核时自己多半会被问责,范存晖心急如焚。 上午的时候忙碌着说服地方大户放粮的范存晖招待了朝廷调遣自商丘而来的布政司官员。 官员先是询问了封丘可开垦荒田的数目,最后传达了指令,朝廷将推广一种名为红薯的农作物。 抗旱、高产量,可以作为主类食物。 布政司官员折返,范存晖直奔商市实地了解。 封丘李家; 李济敬先是品尝了红薯,随后了解商市眼下流通进入的红薯大致数量规模。 无暇顾忌红薯口齿生香的味道,让李济敬煎熬的是掌柜提供的信息,如果红薯真的会源源不断至始至终在商市出售,以表现出来的功能和主食作用,粮价下跌这是必然趋势。 李家是封丘首善,赈灾点始终在运转,但李济敬知道自己各地产业下还存储了上万石的粮食。 抛售还是静观其变,李济敬犹豫不决。 “备轿,到县衙”最终李济敬想到了向县丞范存晖打探消息的主意。 申时,李济敬同范存晖处在了一起。 烧着炭火的房间内范存晖原原本本的道出了商丘布政司来人及其询问封丘荒田大致数目状况。 范存晖言落时李济敬已经是冷汗涔涔。 “大人所见,会有多少红薯流通进入商市” 范存晖沉吟后说道:“红薯是从南方栽培后引进,布政司人员透露的信息是南方早就大面积种植,秋季上市,沿途输送,抵达豫州恰好就是这个时间段,从这个规律分析,应该不会间断。红薯是能救活不少人” 言落想了想,范存晖又说道:“李公乃封丘首善,本官上任,李公就联手封丘大户开仓事件中功居首位,所以本官也是坦诚 相见,红薯价廉能充当主食,大量进入,粮价必然暴跌,现在抛投出去,还有高利,时间退后一,利润变薄一分,等过了节,之前高价收入的粮食再要出手,就要赔本” 范存晖如此说来,李济敬那里还有犹豫; “大人透露玄机,感激不尽,时间紧迫,这就安排,他登门拜谢”李济敬施礼! “好说,好说”范存晖答复。 酉时,李济敬折返李家宅院,下达了抛售所有先前高价收购粮食的指令,同时命令购进红薯。 逐一安排,李济敬赏赐张旭纹银五十两。 不久之后,李家分布各处的粮行开始大规模抛售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