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老将挂帅  (第1/2页)
    两个月后夏侯称的大军抵达邺城,在邺城整军,石苞和陈泰已经在邺城外立好了营寨。    夏侯称点齐了兵马,将这些冀州兵重新拆分。    塞了不少人去丁奉的步兵营,石苞带来的凌烈,也被塞了进去任副将。    在邺城修整了半个月后,大军继续向辽东出发。    攫欝攫欝。一个月后抵达了辽西郡临渝县,此时已经是八月中旬。    此时洛阳城大将军府中,周彻给夏侯称生了一个闺女。    按照先前取好的名字,女儿就叫夏侯娥英。    这是夏侯称从这个时代常用名中,选出来最霸气的名字。    娥皇、女英放在一起,才是我夏侯称的女儿!    夏侯称让大军在临渝县停留修整,因为接下来只要穿越昌黎郡,便抵达辽东。    连日的行军让夏侯称感到很烦闷,毕竟这是第一次跑这么远来打仗。    于是夏侯称带着石苞和陈泰在临渝走一圈散散心。    石苞从游击营中调了五十骑跟随,一行人往城西南而去。    大约走了二十五里的样子,这里的山脉由东转西,直入大海。    陈泰显得格外高兴,他下了马走到众人面前,用马鞭指着山脉说道。    “妇翁请看,此处山川由东转西,插入海中,横压水面,远望形如卧蚕,入海一里,四面皆水。这里想必便是太史公所记载的碣石。”    夏侯称有一种后世参加旅游团的感觉,心情顿时开朗起来,对陈泰说道。    “那就让玄伯说说这碣石的故事。”    巘戅阅笔趣巘戅。说完夏侯称一行人下马,骑士们开始在周围警戒起来。    陈泰向夏侯称拱手一礼,随后带着两人走到了岸边,这里正好有一块石碑。    石碑上以小篆刻写,陈泰指着石碑说道。    “当年始皇为求长生,亲巡北边在此地刻碣石,派遣方士韩终、侯公、石生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唯独燕人卢生出海后,从大海之后返回。”    “卢生数次出海毫无所获,唯独一次从卢生从海外回来,带回一本,称这是一本谶书,谶书上预测了将来要发生事的书,书上说:“灭秦者,胡也”。”    “始皇本就时常梦见北方匈奴犯境,此时看见这深以为然。于是下令大将蒙恬带领30万大军北击匈奴,因地形,筑长城。这长城便是如今从右北平直到代郡的长城。”    石苞听的一脸震惊,这种玄妙的故事是他所没有听过的。    石苞急忙询问。    “这如今安在?”    陈泰摇摇头说道。    “早已随秦而不知所踪。”    夏侯称摸了摸胡须想到了后世网上的解释,于是对二人说道。    “其实这是解谶有误,亡秦者胡也,其实说的并不是胡人。”    陈泰和石苞疑惑的看着夏侯称,夏侯称见吊足了二人胃口,于是说道。    “亡秦者胡也,指的是二世胡亥。”    陈泰思索了一会拱手一礼。    “受教了。”    随后陈泰指着那座小岛说道。    “始皇曾多次去往青州与此地远眺,希望能见到徐市出海归来。”    这次轮到夏侯称疑惑了。    “徐市是何人?”    “徐巿上书言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    “不是徐福吗?”    陈泰答道。    “太史公记载了两个名字,最早见于秦始皇本纪中的徐市,后又在淮南衡山列传中记载为徐福。”    厺厽 阅笔趣 yuebiqu.com 厺厽。这时候石苞兴奋的开口道。    “在下家乡流传过徐福的故事,相传徐福出海后来到了东边的一处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    东边?说的就是小日子过的挺好的菊花国呗。    不过后世的日本确实很多徐福庙,谁又能说的清呢?    在这里听了故事,欣赏了美景,夏侯称便离开了此处。    夏侯称去了东面的燕山查看地形,这里便是昌黎郡和辽西郡的交界。    这里北倚燕山,南连大海,这里的大海便是后世的渤海。    石苞刚到这里,便大加赞同连呼三声“彩!”    “大将军!此处北倚燕山,南面入大。乃不可多得的要地,若在此处筑关。纵有千军万马,也无可奈何。”    夏侯称满意点了点头,石苞的军事眼光确实不错。    这地理位置,又是燕山又是渤海的,很明显这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山海关”    这里还出了一个华夏逆子,害了大家两百年。    夏侯称点完头说道。    “好是好,可是筑关防谁呢?北边是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