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殿下在长安,长安就热闹 (第1/4页)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 事情在第二天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这种泼天的大事,府衙也不敢瞒着,只能层层上报。 这个什么《长安日报》胆子可太大了! 居然公然谈论朝廷吏治,认为现在冗员过多,很多尸位素餐的人,在其位不谋其政,吏部应该组织一场大改革。 同时启用前隋的科举选材制,让天下才子,都有为朝廷效力的机会。 甚至还对大唐的邦交指手画脚! 这幕后之人,到底想搞什么事情? 李世民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手上正拿着一份《长安日报》,时而看得津津有味,时而看得眉头紧皱。 良久,他终于放下手中的报纸。 然后询问众臣: “众爱卿,这份《长安日报》是昨日出现在京城的,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的吧?” “朕可是听说,长安城里的各大酒楼、沿街商铺都有这份报纸。” “里面的内容嘛,五花八门,众爱卿都谈谈吧!” 李世民没有表态。 众人都摸不准,陛下这是认可这些内容,还是想要打压? 揣摩生意,是大部分臣子的工作。 当然,这个大部分不包括魏征。 只见魏征抬起头,看了看当朝的几位大员,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都如渊似海,并没有启奏的意思。 魏征便出班道: “陛下,臣今日一早,也阅览过这个《长安日报》。” “老实说,除了那些市井小文,胡说八道之外。其余关于朝政的议论,却是良策。无论是指出吏治的问题,还是朝廷选材之举,都切中要害,针砭时弊。” “臣若有幸能结识这幕后之人,一定要与他好好论上一论。” 李世民心里其实隐隐有一个猜测。 满长安,不,满大唐,能够搞出这种事情来的人,不会超过一掌之数。 而这其中,自己的儿子李奇则是最有嫌疑的。 别的人,怎么敢如此胆大妄为? 妄议朝政,一旦查明,那就是流放三千里的大罪! 不过此刻,李世民却不动声色,继续问道: “其他人呢?” 得,这是要点名了。 想躲是躲不过去了,长孙无忌出列,抱拳作揖道: “回陛下,臣也有几句话,想和诸公一起讨论讨论。” “诚然,正如魏大人所说,这份《长安日报》有他的价值所在。不过,臣隐有担忧。如果此头一开,天下人妄议朝政,随意指责朝廷命官,恐怕有损朝廷威仪。” “到时候,官将不官,民将不民,国将不国。” 这个帽子就很大了。 如果长孙无忌知道这事是李奇干的,一定会马上闭上自己的嘴。 并把刚刚说出去的话,全部捡回来。 啊,都没听到啊,我什么都没说啊,真不是我说的。 不过,长孙无忌显然不知道这一点。 这一下,就把这件事的利弊两面给对立了起来。 有利,有价值所在。 但是价值是什么,长孙无忌没说。 有弊,国将不国啊!多么严重的后果。 这一点长孙无忌倒是说的很清楚。 所以,在他心中,利弊的天平究竟是怎么倾斜的,大家都是狐狸一般精明的人,自然心里面跟明镜似的。 这一下,文武百官就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方面,是坚定的站在长孙无忌这一边的,认为这个东西危险性太大,必须要扼杀。另一方面,则是以魏征为首的,觉得这份报纸的作用大过威胁。 以魏征对李世民的了解,李世民应该是有容人之雅量的。 所以,李世民在历史上曾经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仍然不下判断,而是继续道: “玄龄、克明,你们也都议一议,难得长安城出现这么一宗事情,都议上一议。” 房玄龄一直在想长孙无忌和魏征的话。 他觉得,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 但是这个时候,明显不是和稀泥的时候,陛下是想听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大意了。 早知道,自己一开始就先说,这样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此刻,房玄龄只好硬着头皮道: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论利弊,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幕后之人的意图。” “若是此人有意搅乱我朝朝政,说不定是他国细作。若是只是我大唐的学子,倒也可以考虑引为官职。” “他不是大谈吏治改革吗?” “先放到吏部去,让大伙儿看看,这人是有真才实学的,还是空有一副嘴皮子。” 房玄龄关注的重点在幕后之人。 这倒是两边都不得罪。 杜如晦默默的看了房玄龄一眼: 老房,你把我要说的话说完了,我咋办? 陛下可等着我呢! “克明,你呢?” 杜如晦忙应道: “陛下,其实长孙大人和魏大人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所言皆有一定的道理。房大人说的对,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出这个幕后之人。” 得,和稀泥这个工作还是我老杜来。 你们一个个精得和猴似的。 李世民听完,点点头。 然后才道: “一份这样的文字小报,里面的内容显然是精心设计过的,这说明,在我们看到这个东西之前,背后之人就已经在准备了。” “各位都说说,长安城,谁有如此通天的本领,谁又有如此通天的胆子?” 工部段纶站在殿上,一言不发。 要说知道内情,没人比自己更知道内情了。 只是段纶也不曾想到,这玩意居然能引发这么大的轰动和讨论。 居然把陛下都给惊动了! 殿下毕竟是殿下,这一出手,长安城立马就热闹起来了。 见众人都不说话,李世民把目光投向大理寺卿,段纶见状,连忙道: “陛下,臣有本奏!” “段卿?” 李世民犹疑的看着段纶:“你有何事,尽速说完!” 段纶弯腰作揖: “回陛下,微臣知道这份《长安日报》的幕后之人是谁。” 众臣皆是一惊。 好家伙,老段你可以啊,不声不响搞出这么大一个炸弹! 李世民也惊讶的问道: “你知道是何人?” 段纶微微点头,然后回道: “是,陛下。这份《长安日报》就是经由微臣的手,印刷出来的。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