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_第140章 暗流涌动,巨大的危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暗流涌动,巨大的危机 (第1/4页)

    ,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

    长安城的风声鹤唳,完全没有影响到李奇。

    他从宫里回来后,便和孔颖达、王勃两人深刻的复盘了这一期《长安日报》创刊号。

    不得不说,很成功。

    长安百姓传阅《长安日报》,覆盖率很高。很多人第一次见到,朝政还能以这种形式流出,当然,更多的人专注点在市井小文。

    谁谁谁,跟谁谁谁通jianian了。

    某某某,原来是某某的私生子。

    这种八卦最容易成为市井的共同话题。

    不仅如此,百官乃至当今陛下都关注到这一事件,堪称长安城第一个现象级事件。

    孔颖达搓着小手手,期待的问道:

    “殿下,咱们这报纸,陛下也看了?”

    李奇点点头。

    很肯定的说道:

    “看了,不仅看了,还看得很仔细。今天父皇诏我进宫,为的就是这件事。”

    “陛下怎么说?”

    能够上达天听,对于孔颖达和王勃来说,就已经很满意了。

    就算二人为官,什么时候能进太极殿尚未可知。但是现在,他们的政论直接就呈到了老李面前,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快的捷径了吗?

    绝对没有。

    李奇笑着道:

    “你俩不用紧张,是好事。”

    “我这次进宫呢,一来是父皇觉得你们写的那个吏治改革,很有建设性,可以立马执行。二来,我也向百官邀稿,他们有什么不方便在朝堂上说的,都可以发表在《长安日报》上。”

    “这也算是减轻一点你们的负担,不用那么辛苦。”

    孔颖达和王勃连忙摇手:

    “不辛苦,不辛苦。”

    两个人都很激动。

    谁能想到,陛下居然立马就要启动吏治改革了?

    李奇想了想,道:

    “这些天,你们可以继续选题。合适的话,我们就议一议。这份报纸,我想,尽量七天印一期。”

    算是个周刊吧!

    虽然叫《长安日报》,但是真的要每天都发行一万份,绝对办不到。

    不说印刷工期,就是选题撰写,那都是个大问题。

    孔颖达和王勃干劲十足,立马就应下来了。

    李奇则把自己关在后院之中。

    捣鼓发动机的制造。

    上次抽奖获得了机械制造大全,凭借着他的身份,很多材料只需要打个招呼,自然就有人送上门来。

    他这里风平浪静,可是长安城的权贵们家里,就不得安宁了。

    程府。

    程咬金一到家,便召集全部家丁,以及自己的夫人、儿子,然后非常严肃的问道:

    “你们之中,可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的?”

    程处默有些晕。

    这是什么问题?

    谁就算做过,也不会当面承认吧?

    这个问题的问法就有问题。

    程咬金见没人应自己,又问:

    “那可有收过别人东西,或是贪了朝廷小便宜的事情?”

    “处默,说你呢?”

    程处默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

    他义愤难填的道:

    “阿爷,你是知道我的。我虽然平时贪玩,但是绝对不贪便宜。”

    程咬金点点头。

    自家儿子自己知道。

    转过头,程咬金又问起自己的夫人:

    “夫人,你呢?”

    程夫人有些心虚的看着程咬金,不确定的道:

    “老爷,这是要做什么?”

    “你甭管做什么,总之这事很严重,朝廷要进行吏治改革,会严查所有官员。上至宰相、下至一县县令,全部要查。一旦查明有贪赃枉法、欺男霸女的行径,当场发配,流放三千里。”

    这话一出,整个程府都瑟瑟发抖。

    朝廷这么狠的吗?

    程夫人弱弱的道:

    “上次,上次你说那件琉璃观音是贤王殿下送的,这个不要紧吧?”

    “琉璃观音?”

    程咬金总算想起来这事。

    他本意是想买件琉璃的,但是奈何太贵,更奈何的是,殿下居然就直接送自己了。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啊!

    程咬金想了想,道:

    “把那尊琉璃观音拿出来,我一会亲自去一趟贤王府,把这观音送回给贤王。”

    不送不行啊!

    看今天朝堂上的阵势,陛下这是下了狠心,要整顿吏治了。

    到时候,即便不会大面积波及,但是拿几个典型出来杀鸡儆猴是免不了的。

    长安城其他官员的府上,也都上演着相同的一幕。

    而宰相府中,就更是噤若寒蝉。

    所有人都感觉到老爷今日的情绪不高,甚至有些阴沉。

    裴寂没有召集下人,大张旗鼓的搞调查问卷。

    他心中明镜一样。

    陛下要搞吏治改革,盯住的无非就是自己。

    裴寂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该主动隐退?好歹落个好的下场,否则越到后面,局势对自己就越发不利了。

    也不知道太上皇怎么样了?

    “老爷,您要的茶。”

    府上的老管家,端着一杯温茶进来。

    裴寂抬抬手,眉宇间自有一股威仪。

    他看了一眼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管家,不由得道:

    “崔言,陛下要动咱了。”

    官家崔言心中一惊。

    他知道自家老爷的性子,如果事情不到万不得已、板上钉钉,是绝对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这么说来,陛下这次是铁了心的?

    可是太上皇还在啊!

    陛下就算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吧?

    崔言试着道:

    “老爷,没有挽回的法子么?”

    裴寂目光如炬,眼神一凝。

    他喃喃道:

    “陛下和贤王两个人,在朝堂上一唱一和,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本朝大小官员,都有可能涉及。”

    “原本我以为,眼下朝廷对突厥用兵,至少后方要保持安稳。”

    “没想到,我还是低估了陛下的魄力啊!”

    崔言眉毛一挑:

    “这事贤王殿下也有份?”

    “嘿嘿。”裴寂一声冷笑,然后道:“何止有份,这事的罪魁祸首可以说,就是贤王。那份《长安日报》你看了吧?”

    崔言愣了愣:

    “《长安日报》是贤王殿下的手笔?”

    这份报纸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只要不是足不出户的宅男,基本上都会知道。

    随即,崔言便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是了!那份报纸出言不逊,妄议朝廷政论。若是换做旁人,只怕早已下狱,也只有贤王殿下这等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才能做得出来。”

    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